张旭做客水木清华讲座
介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调控脑发育
清华新闻网5月28日电 5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张旭教授做客水木清华生命科学讲座,作了题为&濒诲辩耻辞;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调控脑发育&谤诲辩耻辞;的报告。
图为张旭报告。
张旭谈到,绝大多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家族成员是分泌性因子,作用于细胞膜上受体并启动信号传导,对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胚胎的早期发育。FGF13是FGF11亚家族成员,这类FGF分子因缺乏信号肽而无法分泌,只在细胞内发挥功能。大脑皮层和海马是形成学习与记忆等脑功能的关键脑区,它们发育的异常会导致智力障碍。人类X染色体的基因缺陷或变异可以导致儿童大脑发育障碍,称为X连锁智力迟滞。 FGF13基因位于X染色体,在脑发育过程中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表达FGF13,它的剪接异构体FGF13B在神经元生长锥中富集。
研究表明贵骋贵13叠是微管稳定蛋白,不仅可以与微管结合,而且可以聚合和稳定微管。贵骋贵13叠调节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发育和迁移,贵骋贵13叠缺失会阻碍神经元从多极性向双极性转化,还导致轴突或前导突起的过度分支,从而减缓神经元的迁移,造成大脑皮层和海马结构异常,学习记忆能力受到明显损害。临床病例研究发现贵骋贵13基因突变与智力迟滞密切相关。
报告结束后,张旭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据悉,来自生命学院、医学院、化学系及其他院系的众多师生现场聆听了报告。报告由生命中心沉沁主持。
人物介绍:
张旭,198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94年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神经科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感觉系统研究组组长。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理研究,重点研究慢性痛等感觉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理。在慢性痛的分子机理研究中,揭示了外周神经损伤后脊髓痛觉传导环路的基因表达改变规律;阐明了阿片受体动态分布及其参与吗啡耐受的调控机理;发现第一个神经元表达的内源性钠钾泵激动剂及其对疼痛等感觉的调节作用。在认知障碍的机理研究中,发现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作为微管稳定蛋白调控神经元发育,阐明了FGF13基因缺失造成智力迟滞的机理。在Cell、Neuron等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参编经典教科书《疼痛学》(《Textbook of Pain》)等专著;任Brain Res.、Cell Res.等期刊编委;兼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等职。
供稿:生命学院 学生编辑:长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