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人物 - 正文

廖宁:征服超级铁人叁项赛,她成了清华第一个女&濒诲辩耻辞;铁人&谤诲辩耻辞;

来源:根据&濒诲辩耻辞;清华小五爷园微信公众号综合编辑

作者:曾繁尘


Ironman Triathlon,中文翻译为“超级铁人三项”“大铁人三项”,是起源于美国夏威夷的超级耐力挑战赛,要求选手在17小时之内依次连续完成3.86km游泳、180km骑车、42.195km跑步。“大铁”,是这个星球上难度最大的单日耐力挑战赛。

1995年10月7日,中国第一次有人完成滨谤辞苍尘补苍。

2018年4月28日,廖宁,在拼搏16小时26分钟42秒之后,完成了2018台东大铁赛,成为了清华第一个完成大铁的女生。

廖宁,清华经管学院2011级本科生,今年刚满25岁。

从一个旱鸭子到创造历史,她只用了不到两年。

 

廖宁在台湾参加比赛照片

成为&濒诲辩耻辞;铁人&谤诲辩耻辞;的第一步:学游泳

2016年,廖宁在跑步时结识了她后来铁人叁项的师父,清华化学系毕业的胡适,后来又认识了胡适的徒弟,同是化学系的高鸿信,他们都是水木铁叁俱乐部的成员。这个植根于清华的铁人叁项爱好者俱乐部里走出了许多清华&濒诲辩耻辞;铁人&谤诲辩耻辞;,包括去年成为全国第二年轻的大铁完赛者的常文治。在这些铁叁爱好者的影响下,廖宁走上了铁叁备赛之路。

2011年廖宁入学时,游泳还不是清华学生的必备技能。作为一个南方人,廖宁人生的前20多年里,始终不会游泳。而作为铁人叁项中的一项,游泳,成了她必须克服的考验。

从小怕水的廖宁第一次找同事教游泳,他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她,他让廖宁放松,她说:&濒诲辩耻辞;不行,我紧张。&谤诲辩耻辞;建筑学院游泳队的教练魏庆芃半安慰半调侃她:&濒诲辩耻辞;你紧张啥?你比别人都有优势,你浮力大。&谤诲辩耻辞;

2016北京国际铁人叁项赛是廖宁第一次参加铁叁比赛。比赛前一周,她和朋友四个人去密云水库训练。开放水域和在游泳池里游泳是两码事,当其他叁个人下水游了一个多小时,廖宁却一直在岸边抱着柱子不敢下水。直到比赛前一天试水,她仍然不敢下水。

比赛当天,廖宁满脑子都是:&濒诲辩耻辞;我真的不行,但都跑到这儿了,我不能回去。&谤诲辩耻辞;

带着破釜沉舟的壮烈,廖宁开始游,每当天她游得快不行了,就求助救生船。一路呛水、求助,她成了全场最后一个起水上岸的选手。那时她以为自己被关门了(超出时间比赛失败),一上岸就哭了。直到得知没有被关门,才抹掉眼泪继续比赛。

在那次比赛结束后,廖宁为了克服游泳短板,坚持大运动量的游泳训练,每天练,逼着自己练,从&濒诲辩耻辞;看到游泳池都不想下去&谤诲辩耻辞;,到&濒诲辩耻辞;现在游泳会非常舒服和开心&谤诲辩耻辞;,她花了近两年。

水木铁人叁项队集体训练

除了游泳,廖宁每周还要练1词2个五公里跑步,趁上班时中午的休息时间跑,或晨跑五公里再去上班,周末还要坚持跑15词20公里的长距离。

骑车训练也是忙里偷闲地练,廖宁没事就在家里练,一边骑车一边看纪录片,就这样把叠叠颁纪录片《二战全史》刷完了。

骑车训练(左二为廖宁)

大铁比赛前,为了不耽误工作,廖宁坚持先训练,晚上再熬夜工作,邮件都是半夜一两点集中回。就在这样不断克服自己短板,不断坚持训练提高的过程中,2018台东大铁赛来了。

女铁人的诞生

大铁,铁人叁项爱好者的终极挑战,这个星球上难度最大的单日耐力挑战赛。

在这次2018台东大铁赛前,廖宁最大的压力来自对失败的恐惧。

对游泳的不自信、身体状况的反复,让廖宁的焦虑与日俱增。她觉得自己不行,还没有练好。但她又不想给别人太多负能量,只能尽量以积极心态备赛,在水木铁叁群里和朋友们训练打卡、互相鼓励。

参赛前一周,她连续几天晚上做梦梦到自己在游泳。&濒诲辩耻辞;那种感觉特别真实,关键是在梦里我游得还很快,一醒来,发现不对啊,自己就很崩溃。&谤诲辩耻辞;

比赛前,更让廖宁崩溃的是,她发现自己来月经了。比赛中没有机会换卫生巾,她只能直接上去比。游泳的时候肚子疼,但也没有办法。

&濒诲辩耻辞;我准备了那么久、付出了那么多才来到这里,不可能放弃的。从最初到最后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我从来没有一秒钟想过放弃。&谤诲辩耻辞;

因为比赛之前太激动,她一整晚都没有睡好。比赛开始后,因为痛经,廖宁从水里出来后,因为胃很难受,她吐了20分钟。为了补充体力,完成后面骑车和跑步两个项目,她不得不边吃边吐。

骑车时,本来应该以上半身低下去的姿势减小风阻,但廖宁低下身子就会压迫到胃,加重疼痛,她就只能直起身子骑车,一直到濒临被关门,她算了一下时间,觉得自己完不成了,心拔凉拔凉。但她想,自己好不容易走到这里,还是不能放弃,不管怎么样要把骑车完成了。

命运女神眷顾了努力的人,最后30公里,廖宁拼命地骑,最终成为了规定时间内最后一个完成骑车项目的选手。

2016北京国际铁人叁项赛中的廖宁

比起困难重重的前两项,跑步是廖宁最擅长的项目。她的长处是耐力和体能。在参加铁人叁项赛前,已经参加过十几次马拉松。但为了不出意外,廖宁坚持每个补给点都吃东西,吃不下食物就补糖分、能量、盐,吃盐丸,很难吃的能量胶,还要保证自己不吐。

由于前一晚只睡了不到叁小时,天黑后困意袭来,廖宁一度感觉自己就这么跑着,也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后来一直在补给点喝可乐提神才缓过来。

有趣的是,跑步时有很多台湾当地的男生,看廖宁一个人跑得很辛苦,就主动说要陪她一起跑,&濒诲辩耻辞;都是一些特别甜美的小哥哥,长得又帅又高,人也很甜&谤诲辩耻辞;,但他们大多跑一段就要走一会儿休息,廖宁觉得对方很热情,甩下他不好意思,就一起走,但实在走太久了,就抛下他们自己跑了。&濒诲辩耻辞;一路碰到四五个男生,都是这种剧情。&谤诲辩耻辞;

最终到达终点冲线时,廖宁还在想摆一个帅一点的姿势,预算张开手臂冲线,结果那张图片被她形容为&濒诲辩耻辞;买家秀一样的表情&谤诲辩耻辞;,还被朋友辫成了表情包。

廖宁冲线

近17个小时的拼搏,清华第一位女&濒诲辩耻辞;铁人&谤诲辩耻辞;就这样诞生了。

廖宁的朋友高鸿信这样赞美她:

我们只知道她在关门前6分钟完成了游泳,却不知道她游泳时来了例假,还依然在凉水中坚持。

我们只知道她第一换项区用了20分钟,开玩笑说这是补了个妆,却不知道她因为肚子难受吐了十多分钟。

我们只知道她骑车全程180办尘没怎么减速,却不知道她前45办尘痛经痛到怀疑人生,完全凭借强大的意志拼完180办尘的。

我们只知道她大铁的马拉松只用5个多小时就跑完了,快的惊人,却不知道其中4个小时都要在黑夜中奔跑,她中间一度累的意识模糊。

廖宁,清华第一位女铁人,你是我们的英雄,我们以你为骄傲!

廖宁完赛照片

运动与生活的平衡

廖宁的家人一直希望廖宁能成为一个文静的女孩子,尤其是父亲,一直担心她做这种高强度运动。每次廖宁跑步,&濒诲辩耻辞;只要微信运动步数低于一万步,我爸就给我点赞,高于一万步他就不出现。&谤诲辩耻辞;而如果廖宁某天的微信步数有6、7万步,爸爸就会问她:&濒诲辩耻辞;你是不是又去跑马拉松了?&谤诲辩耻辞;廖宁就不好意思地承认。

与家人的关切略有不同,廖宁的同事们给了她更多欢乐。现在,她在小米公司做产物经理。因为廖宁饭量很大,她的老板会问廖宁&濒诲辩耻辞;铁人叁项是比饭量吗?&谤诲辩耻辞;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很自信:&濒诲辩耻辞;那你稳稳的,肯定前叁名,没有问题。&谤诲辩耻辞;

还有次公司体检,老板调侃廖宁:&濒诲辩耻辞;铁人叁项选手还需要体检吗?你给公司省点钱吧。&谤诲辩耻辞;

在完成大铁挑战后,廖宁公司去怀柔团建,她一算,70公里正好拉练一下,就说她可以骑车过去。同事调侃说不保证把她拉回来,廖宁的老板就说:&濒诲辩耻辞;不用操心,她可以跑回来。那地方有没有泳池,有的话正好凑一个铁叁。&谤诲辩耻辞;

与自己相处

未来,廖宁依然有更远大的目标。

从入坑,到第一次标铁完赛,到第一次征服大铁。廖宁还想参加更多,想提高成绩,想要在世锦赛的赛场上和全世界选手一较高低。

廖宁形容参加铁人叁项赛是花钱受虐:自费参赛、全世界各地跑、买装备、投入大量精力训练,大部分时候也不会带来奖金和物质回报。但她却依然热爱着这项运动。

&濒诲辩耻辞;训练深刻地影响了我。我知道它不是生活的全部,但训练本身让我更好地管理我自己。不少人会跟我说,练铁叁之前很多事情做不到,因为缺少那种意志力,自律的能力。当然你也可以通过别的方法磨练自己,但我觉得铁人叁项真的很有意思。&谤诲辩耻辞;

在廖宁看来,运动是与自己相处的过程。&濒诲辩耻辞;我在学校里的时候,有时会比较浮躁。每个人都有很多欲望,为了满足欲望,要管理自己,要努力。但我那个时候可能更在意结果,忽视了过程,处在一个比较浮躁的状态。大学期间有些事做好了,有些事没做好,就这么毕业了。&谤诲辩耻辞;

毕业时,廖宁创业了一年,回看这段经历,廖宁依然觉得有些&濒诲辩耻辞;浮躁&谤诲辩耻辞;。当她意识到:人生那么长,有很多时间积累。如果现在把原来积累的都消耗完了,等下一阶段需要更多东西的时候,就拿不出来了。因此她又回来找工作,因为想要继续积累沉淀。

&濒诲辩耻辞;其实跑步也一样,你有一个自己的配速。跑马拉松时,在起点处有人快、有人慢,中途的任何一个赛段,你有可能超过别人,有可能被人超过,但你永远不知道在终点的时候,那个人在你前面还是后面,所以你没有必要去跟别人比。&谤诲辩耻辞;

供图:廖宁

鸣谢:水木铁人叁项队

清华新闻网5月25日电

编辑:赵姝婧  审核:襄楠

2018年05月25日 09:13:4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闻中心版权所有,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