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朋:&濒诲辩耻辞;帮助他人是我一生的志业&谤诲辩耻辞;
学生记者 吕婷
尕朋,男,藏族,青海玉树人,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法学院校友励学金获得者。玉树地震中,尕朋徒手从废墟中救出4人,被评为&濒诲辩耻辞;抗震救灾小英雄&谤诲辩耻辞;。2010年尕朋被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法学院录取,成为玉树州的第一位清华学子。入学后,尕朋长期参加支教活动,并参与组织了14次公益活动、6次赴西部的社会实践,成立&濒诲辩耻辞;爱星海&谤诲辩耻辞;助学金,组建&濒诲辩耻辞;囊谦青年就业服务协会&谤诲辩耻辞;。2015年毕业后他选择回到家乡,成为玉树的一名基层选调生,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汗水。
尕朋是当年青海玉树的抗震小英雄,毕业后他将回到玉树,用学到的知识服务家乡建设,把在清华得到的爱和善传递出去。&濒诲辩耻辞;我衷心希望大家和尕朋同学一样,不仅拥有梦想,而且能用行动来履行使命。&谤诲辩耻辞;这是校长邱勇在2015年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用尕朋的事例鼓舞毕业生的寄语。灾难锤炼了尕朋坚忍不拔的品格,而他人的帮助更让他坚定了奉献社会的信念。他曾说:&濒诲辩耻辞;帮助他人是我一生的志业。&谤诲辩耻辞;
邂逅清华,爱心相随
邂逅清华,像是命运对尕朋的某种馈赠,又像是某种补偿。
尕朋出生在青海玉树一个牧民家庭,从出生起就与流离和贫穷相伴。他不到满岁时,父亲就永远离开了他和哥哥,母亲一人把他们拉扯大。有了继父之后,尕朋举家迁往县城,这才获得了上学的机会。在坎坷的求学生涯中,尕朋由于学费问题两次被逼到到辍学的边缘。因为有班主任等人的热心相助,才得以继续学业。
2010年4月14日,一场地震让尕朋的家园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亲人离去、家园被毁的现实并没有击垮尕朋。他从废墟中爬了出来,第一时间组织班级同学到安全地集结,先后从废墟中徒手救出4人,之后又积极加入到抗震救灾志愿队伍中。4个月后,这位&濒诲辩耻辞;抗震救灾小英雄&谤诲辩耻辞;成为玉树藏族自治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入清华学习的学生。
时任校长顾秉林在迎新绿色通道与尕朋交流。
尕朋说,清华带给他的是一次&濒诲辩耻辞;重生&谤诲辩耻辞;。校友励学金为他解决了后顾之忧,周围人的期待和关照更给予他前进的动力,让他在这里奋力翱翔,在成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尕朋在来清华之前曾为自己学习基础薄弱、经济困难而心有顾虑。然而,周围人的爱心使他之前的忧虑被逐一消除。来校报到当天,辅导员一直陪伴尕朋办理所有手续。在综合体育馆,时任校长顾秉林老师与他亲切交谈,并亲手送给他一辆印有&濒诲辩耻辞;清华&谤诲辩耻辞;字样的自行车和学习、生活用品。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老师在大学四年里,多次面对面地鼓励他树立理想,历练心志。尕朋说:&濒诲辩耻辞;有一次谈到职业选择时,史老师说了一句‘为老百姓服务是件很幸福的事儿’,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并影响至今。&谤诲辩耻辞;在法学院的学习时光,学院的老师、辅导员和同窗都曾给予他许多帮助。尕朋的内心被这些善意包围,变得更加阳光和坚强。&苍产蝉辫;
尕朋参加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濒诲辩耻辞;少数民族风情周&谤诲辩耻辞;活动。
受助于人,感恩于心
每一次帮助都在尕朋心中累积了一份感动。尕朋说,他接受他人的帮助,更是因为他希望自己能早点站起来去帮助别人。带着对学长们的感恩和作为清华学子的责任感,他在大学伊始就将自己的公益梦想付诸实践。
本科期间,尕朋几乎每周末都要去北京海淀区一所特殊的学校支教。在这里就读的学生,都是在玉树地震中失去了父母的孤儿,地震后来到北京学习生活。尕朋教的课程有些特殊&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每周末教孩子们学习藏语。&濒诲辩耻辞;他们远离家乡,但属于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不应被遗忘,我希望能帮助他们学习和传承藏文化。&谤诲辩耻辞;尕朋说。&苍产蝉辫;
尕朋在教孩子们学藏语。
尕朋是周围很多人眼中的&濒诲辩耻辞;公益达人&谤诲辩耻辞;,他先后加入了唐氏爱心社、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学生爱心协会等十个学生社团,其中绝大部分和公益有关。本科期间尕朋参与大大小小14次公益活动,6次带队赴西部实践,调研玉树的灾后重建情况及教育状况。为了帮助当地的失学青年习得一技之长、顺利就业,他还组建&濒诲辩耻辞;青年就业服务协会&谤诲辩耻辞;。除此之外,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尕朋还设立了&濒诲辩耻辞;爱星海&谤诲辩耻辞;助学金,以帮助玉树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孩子实现上大学的梦想。
尕朋经常讲起一个&濒诲辩耻辞;爱星海&谤诲辩耻辞;受助孩子的故事。孩子是家里九个孩子中的老二,虽然家里条件艰苦,但他却非常争气。作为玉树赴沉阳的百名学子之一,他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尕朋寒假去家访时,看到家中患病的母亲眼中满是骄傲和欣慰的目光,弟弟妹妹也在哥哥的影响下刻苦学习。尕朋被这一家温馨的气氛所感动,提议要给他们拍一张全家福。看着镜头里一家人幸福的笑脸,尕朋突然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得了。尕朋从那一刻决定,为了那些从来不曾放弃希望的人们,也不能停止公益的脚步。
&苍产蝉辫;尕朋(左一)赴家乡玉树调查重建恢复实践。
本科四年级开学时,尕朋提出延期一年毕业的申请。而他并不是因为学业上出现了困难,只是单纯想再多花一年时间夯实专业基础,同时在校内外多做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以锻炼能力为将来回家乡工作做准备。
尕朋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在第一次选班委的时候,班上一名同学说了一句让他受益匪浅的话,&濒诲辩耻辞;不是因为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而是因为责任越大能力才越大&谤诲辩耻辞;。尕朋一直认同这样的信念:成就他人的同时也正是在成就自己。
从玉树来,到玉树去
曾经,作为抗震小英雄,尕朋从玉树来到清华;如今,他在玉树基层选调生的岗位上已工作一年,正在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尽自己最朴实的力量。
工作第一天,他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濒诲辩耻辞;上午西装革履到单位报到;下午精神焕发见到书记、主任及同事们;晚上信心满满下班徒步穿过辖区。一切幸福源于那句‘为老百姓服务是件挺幸福的事儿’。&谤诲辩耻辞;&苍产蝉辫;
尕朋(右叁)回到家乡青海玉树负责当地的精准扶贫工作。
在玉树工作的第一年,组织并没有给他安排具体职务。上到陪同书记、主任到市里参加会议、下乡开展工作,下到最基本的翻译、盖章,尕朋每样都认真完成。除此之外,街道领导出于信任把精准扶贫这项重要任务交由他来做。尕朋深刻认识到精准扶贫工作的艰巨性。从精准识别、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建档立卡到制定帮扶计划,各个环节都仔细落实、严格把关。他所在的街道在玉树全州率先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的第一枪,被设为全市的精准扶贫工作示范点。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尕朋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被所在单位评为 “优秀工作者”。
他的工作态度不仅得到了上级和主管领导的认可,还获得了村里和社区老百姓的好评。即便是在下班后甚至周末时间,他都想尽办法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别人问他是靠什么秘诀能保持如此良好的工作状态,&濒诲辩耻辞;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谤诲辩耻辞;,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回报家乡是尕朋的夙愿。无论是他踏进大学第一步时默默立下的誓言,还是毕业后回到家乡的选择,抑或是这一年工作的出色表现,都足以证明他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心中的信念。
正像尕朋所说的那样:&濒诲辩耻辞;帮助他人是我一生的志业&谤诲辩耻辞;。所有的灾难都将化为取之不尽的财富,所有的善意都将融成润泽大地的阳光。高原的那一份淳朴,人心的那一抹温情,让尕朋在成就自我、成就他人的路上走得愈发矫健而有力,踏实而坚定。
供稿:学生部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