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人物 - 正文

清华长庚援疆人谢志毅:让临床教研激活科学思维

回望这一年半的援疆时光,谢志毅给出了两个字:震撼。没有来过新疆的人,无法真正领略新疆的美;没有在新疆工作过的人,无法亲身感受到党和政府治疆方略的伟大与成效;没有做过新疆的支援医生,可能也永远无法体会真正意义上的奉献。“这些经历足以让我在老去时反复回忆,人生中有过这么一段路,很值!”谢志毅笑着说。

微信图片_2020071615512213

参加巡回义诊活动的谢志毅(前排右一)

去不去?他考虑了不到5秒钟

2019年3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接到教育部通知,要求选派一位重症医学专家支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新医”)重症医学中心。面对这个任务,从事急重症工作二十余年的谢志毅医师只用不到5秒的时间就作出了决定:“我能去,女儿已经上大学了,妻子很支持我的工作,家里老人身体也都很健康。而且对于曾经在西部支援过叁线建设十多年的父母而言,一年半的支援,真的不算什么。”

抵达新疆后,谢志毅发现,医疗在这里的意义远远不止于为百姓护航健康。作为一个多民族自治区,新疆总体经济水平比较落后,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区域。医疗作为与民众生活最为密切的基础公共服务之一,是政府施策成效的重要环节,是维持新疆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内容。如何防止本就不富裕的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已成为每个当地医生需要考虑的问题。医疗硬件环境容易改善,难题是人才和技术的紧缺,以现有的医疗人力和病患量而言,医务人员需要以更多倍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患者救治中,所以在乌鲁木齐乃至全疆的大小医院里,没有周六日、没有节假日。

新医重症医学中心是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心主任于湘友的领航建设下被同行评价为西北五省第一,基础情况比较好。但谢志毅发现由于患者量庞大,每年需收治7000余例重症患者,当地医护力量相对不足,并且科室里年轻医生们的科研思维和水平都显薄弱,授之以渔的支援策略慢慢在他脑海里成型。

微信图片_202007161551221

谢志毅为同事们讲解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方法

干临床,抓巧劲儿

本就是科里技术骨干的谢志毅在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血流动力学、机械通气、重症感染等急危重症的治疗具有丰富经验,他决定从血流动力学和机械通气两大重症救治的关键问题入手。

重症医学中心的危重患者都需要严密监测循环系统功能变化,如果休克治疗不彻底,各器官血流灌注不足未完全纠正,很容易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等问题而加重病情、增加医疗花费和致死致残率;而解决了患者的呼吸问题,使之尽快脱离呼吸机,就能尽量缩短治疗时间、节省费用。于是,所有的临床案例、教学、科研都围绕这两个核心展开。谢志毅深知临床工作要有巧劲儿,在夯实基本功的基础上,遵循正确的方式前进,操作越规范、技术越熟练,患者的问题就会越少。“每天早查房之前我都会给科室医生讲解一条指南内容,结合临床病例,掰开了揉碎了讲,并且定期进行考试。”谢志毅说,就这样一年半下来,每天风雨无阻地讲解了包括《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北京共识》《重症右心管理专家共识》和《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叁大部指南。

图怪兽_fb0d110e7cfb2411b1e4c1222a2737e2_84123

谢志毅在繁忙的工作中

即使周六日无休,时间还是不够用!但无论医疗业务多繁忙,谢志毅始终坚持科研工作是绝不能放下的选项。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临床科研是提高技术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必由路径,不仅决定着一名医生专业水平的提升高度,同时也决定着医师临床决策的路径和创新性。从研究问题、解决思路、整体课题设计到论文成形,谢志毅手把手地指导科室年轻医生,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取得了1个部级课题、2个大学级别课题、1个中华医学会横向科研课题的立项,其他在研项目多达8项。

为惠及更多的基层医生和民众,谢志毅前后参与了新疆医学会危重症学专业委员会地州巡讲活动、中央机关援疆巡回医疗队、塔城地区危重孕产妇病例评审等共5次健康扶贫活动,深入南北疆18个县市为数千名基层医生授课讲学。

科学思维方案“点亮”生命奇迹

重症医学科是生命守护的最后一道防线。“于湘友主任经常跟年轻医生说,患者在这里的最大损失是什么?是生命。而大家现在损失的是什么,时间、精力、体力?这些都比不上患者的损失。”谢志毅回忆道,为每一个患者拼命,已经是融入潜意识的行动指引。

印象最深刻的病例是他带领团队救治的一位18岁的大学生,病人患有少见的颅内静脉窦血栓,这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类型,占全部脑卒中不足1%,病因复杂不明,病情变化迅速,致残或致死率高。面对如此凶险的病症,加之高难度的静脉取栓术,患者围手术期的重症监护与救治需要做到精准、滴水不漏。中心使用了国内顶级的血管内低温装置进行目标性低温治疗,控制全身能量代谢进而控制损伤,辅以脑氧饱和度、经颅多普勒、持续脑电图等多模态脑灌注代谢监测设备,维护最佳脑功能。得益于支援工作中的教学相长,谢志毅基于临床科研形成了创新性的“大循环+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治疗策略(颁贬翱尝碍滨罢方案),可以结合患者中心静脉压、心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乳酸、血钾、灌注指数、肢端温度等多参数,加上脑组织微循环状态实时评估,实现大循环-微循环偶连、全身与脑部血流动力学衔接,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微信图片_2020071615512212

稳定度过危险期后与患者的一张特殊合影

“就这样不错眼珠地盯了一周后,患者完全清醒了并且没有留下任何残疾,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谢志毅感叹道,这样的奇迹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全力救治,当然更是在科学思维方案指导下的胜利。

2020年格外与众不同,疫情突袭下新医重症医学中心18名技术骨干前往武汉支援。3月到6月这段时间对于谢志毅来说,真的是在临床一线“拼了命”地干。除了晚上休息几个小时,全部时间都泡在了病区里。原本7月初支援任务就要接近尾声,谢志毅在“最后一堂课”中分享了他所有的科研预想,然而乌鲁木齐突然反复的新冠疫情让归期未有期。身着白衣,谢志毅选择继续坚守

清华新闻网8月20日电

供稿:清华长庚医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程曦

2020年08月20日 14:20:23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闻中心版权所有,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