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基层一线去,走进社区,作社区工作者,倾听老百姓身边的故事……”近日,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在校博士生与研究生们组成的和义街道实践支队来到丰台区和义街道开展清华学子走进社区活动。早上9点,清华学子一行6人驱车半小时,踏进了丰台区和义街道东里第三社区,拉开了今天“社区治理 社区接诉即办工作”主题实践活动的序幕。
和义街道和义东里第叁社区,位于南苑路和义段东侧,这里是和义地区最早的居民小区,房屋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40多年过去了,已成为典型的老旧小区。较为老化的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成为社区治理的重中之重。和义东里第叁社区是街道接诉即办办件最多处理办件优质服务社区之一更是难题最多的社区之一,平均每月街道接诉即办件量30余件。
“我经常在说社区工作无论是接诉即办也好无论党建服务也好,我们就当自己是居民,首先站在居民角度思考工作,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比如刚刚接到这个件,居民家中漏雨问题,其实该栋楼几乎年年都有漏雨问题,是社区头疼的问题之一……”听着社区书记的介绍,看着厚厚的泛黄的接诉即办工作手册,公共管理学院的博士王印琪鼓起勇气,主动请缨要和社区工作者们一起去实地办件实地解决最贴近民生的问题。“书记我想投入到咱们接诉即办工作,实际办件,咱们开始吧!”
上午10点,“您好,我是咱们东里第叁社区工作者王印琪,这次您的件我为您处理,首先感谢您对工作的支持……”第一次穿社区的蓝马甲,第一次以社区工作者的身份实际参与社区治理,同学们一开始还有新鲜感。一起爬着“老破小”的居民楼,在37摄氏度的高温“加持”下,大家不一会儿衣服就被汗水浸湿。实践支队的每个人心理都在默默感受着每名社区工作者的不易,感受着最接“地气儿”的百姓生活,感受着最真实的社区工作者的日常。
“我家一直在这小区居住,我们这个楼楼龄快40年了。前年我们这个楼道就漏雨,5月份的时候我找了管楼的社区工作人员,他们已经找师傅给处理了两次了,但是没管用,漏的越来越厉害。没办法我只能打12345了!“你们摸摸看,这墙现在还是湿的呢”。
同学们你一嘴我一嘴的讨论,与社区书记一起商量着怎么给求助的居民解决这个难题。随后,几位同学迅速开展工作,现场和施工工人们讲解施工解决方案,填埋楼体缝隙,在楼顶铺设好沥青毡子,缓解目前漏雨问题。之后,他们又迅速和清华土木工程专业同学一起进行网上“云处理”,通过了解政策又联系丰台区住建部门申报危险楼体建设专项资金,申请楼体专项解决楼体漏水根本问题。最终,中午1点,问题圆满办件。
“5号楼3单元3层301、302一侧的楼道玻璃碎了,碎了两天了,一直没有维修,导致晚上进蚊子,影响了居住环境,影响我睡眠。我该找谁?谁给我立刻解决问题?”“您好,我是咱们社区工作者潘雨欣,您此次的问题,我为您处理。”此刻清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潘雨欣正在办理着和义东里第一社区的居民张先生反映的问题。
据了解,当天上午9点30分,张先生打12345热线投诉了该问题。社区将任务派发给正在参与实践的清华学子,学子们多方回访张先生,了解到由于该小区更换新物业后,居民没有物业联系方式,导致问题未得到及时反馈和解决。上午11点30分,学子们迅速制定了解决计划,及时通过社区联系到物业,又上门测量破碎玻璃尺寸提供给物业,精准高效解决了问题。
“这些清华孩子们还真挺负责的,联系物业很及时。我们属于老旧小区,前期物业撤出,现在由应急物业代管,由社区出面联系物业,物业肯定更重视一些。”居民张先生满意地说道,“孩子们思路也很清晰,到现场之前与物业联系好了,还提前测量尺寸定制合适的玻璃,甚至还去了解了玻璃的材质。当天,物业就给我们安上了合适的玻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潘雨欣表示:“很高兴来到和义街道参与到接诉即办的具体工作之中。未来我也希望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能有这样的机会多多增进对社会治理的观察、思考与理解,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据和义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街道组织清华学子们走进辖区公司、进社区,一方面,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事业之中,把在校学习到的知识理论与切实解决居民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给予广大学子们一个实践锻炼的平台。同时,街道也希望通过这一活动,让广大学子认识丰台、了解和义、未来有机会能够“留”在丰台发展,以青年的朝气锐气,在丰台区倍增追赶合作发展中,发挥自己的光与热,绽放出最美的青春。
(此外,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新闻网、央广网、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媒体亦有相关报道。)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