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创新,十年间在新疆、四川、贵州等地搭建光伏微电网,点亮无数乡村儿童的求学之路。
十年,九所学校,超100办奥光伏微电网,为千余名学生提供稳定的教学生活用电。如今,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电机系公益实践项目“梦之网”已来到了它的第十年。
2023年暑假,项目组织支队前往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喀拉亚尕奇乡喀拉亚尕奇小学开展实践活动,队员们实地搭建调试5办奥光伏发电配套5办奥储能智能微电网系统,实现日均发电量约25度,可覆盖教学楼电力需求。
项目支队长、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电机系2021级本科生李昂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以年300日有效发电时长粗测算,该系统每年可节约2.4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3吨,等效植树量30棵。”
让每一本摊开的书都有光照耀
“梦之网”创始人陈陆洲是一名普通的大一学生,身为电机系学子,他心心念念着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做点什么。他琢磨着搭个微电网,一按开关,灯就亮了。
为了改善偏远地区孩子们的学习条件,为乡村儿童的前路点亮一盏明灯,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电机系学子在2014年发起并成立了“梦之网”实践项目,致力于在老少边穷地区推行以教育资源对接和基础设施改造为核心的教育扶贫学生社会实践项目,项目的建设工作全部由学生团队自主完成。
十年间,参与“梦之网”实践支队的清华学子超过百人,旅途超过万里。他们曾南下深入贵州、广西,也曾向西去往几千米海拔的高原。他们在新疆喀什、四川省康定市、雅江县、壤塘县等地的九所小学搭建了装机总容量达100办奥的光伏微电网,为当地近千名学生提供了稳定的教学和生活用电。
用行动让改变发生
在“双碳”背景下,今年暑假,“梦之网”支队重点计划在喀拉亚尕奇小学改造一套配套分布式光伏的低碳教室样板间。经过前期的策划交流,支队成员计划建设一个发电功率为5办奥的屋顶光伏电站,并配套逆变器以及约5办奥的储能设备,为学校日常活动提供清洁且免费的电力供应。
抵达喀拉亚尕奇小学后,支队员们根据校园实际情况确认物资与工具情况,并及时进行补充,摸清施工情况,同时对前期策划做出相应调整。
在施工材料送达前,支队队员们测量了教学楼里的用电功率,排除了潜在的用电隐患,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
随着施工材料陆续送达,建设组队员开始了“早八晚十二”的安装工作,搭建支架、安装逆变与盒子、挖线槽、抹水泥、埋线、熬夜架笔痴颁管、连接线路,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不止一次参与“梦之网”实践活动的李昂认为,这是一次在祖国边疆写就的生动且充实的“大作业”,是自己完成过难度最高的工程制图作业,也是最真实的一次金工实习、最复杂的一次电路实验。
白天,队员们挖完了用于铺设电缆的坑道,用水泥余料修补了校园部分破损的路面,并在前两天搭建好的光伏支架上完成了逆变器、储能系统的安装。入夜,“梦之网”队员全体出动,安装光伏板、铺设线路,一直忙碌到第二天日出才完工。建设组的同学一鼓作气顺利完成了光伏并网的调试运行,此次搭建的光伏板为校园发出了第一度电,工程进入最后的善后阶段。
“仅对于我们建设组来说,这次实践在一开始的准备阶段就遇到了很多小麻烦,比如储能的购置与否、厂家的选择、设备与工具的购置等等,甚至因为储能电池无法运到的问题险些抛弃原有的计划方案。”建设组组长、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电机系2021级本科生张福通告诉记者,“连续工作了一个通宵后,当第二天清晨的第一抹阳光照在这排板子上时,我才惊觉它的美丽。”
继往开来,奋斗永远在路上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培养同学们的低碳意识与科学观念,支队队员们对校园里原有的黑板报进行改造。以爱国和“双碳”为主题,聚焦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同时通过绘画和诗歌等趣味性形式,引导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双碳”理念。
为了拓展同学们在新能源与低碳领域的视野与知识面,更加深入了解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的重要意义,支教组的队员们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趣味性讲座,介绍人类利用能源的发展历史、能源科学的简单基础知识与发展现状以及能源经济、能源政策与低碳发展等相关问题。
除此之外,支队队员们还演示了一些趣味小实验,并让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来掌握日常生活中与低碳相关的知识与方法,了解太阳能发电、温室效应、气候环流等现象,探索低碳生活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
“十天的时间太短,在摆渡知识以外,我们还能给孩子们留下一束长明的光亮,一粒有关绿色低碳的种子,让他们拥有对大千世界更开阔的视野和更热烈的向往。”经历了支教活动,支教组组长、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电机系2021级本科生李涵扬写下自己的感悟。
“十期‘梦之网’以来,我们不忘初心,薪火相传,为偏远地区的孩子提供电力与灯光,我们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收获了专业技能、实践精神,甚至是影响一生的家国情怀。”支队成员、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电机系2020级本科生李松哲表示,“下一个十年,清华电机人还会接力下去,紧跟国家脚步,继续以梦织网。”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