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中华文明,向以“礼乐文明”着称于世。如何了解数千年前礼乐奠基时刻,古人的所思所谋、所知所行?出土文献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实证资料。近期,举世瞩目的先秦思想文化宝藏“清华简”发布第13辑整理成果,令今人得以窥见先秦礼乐文献世界斑斓一页。补传世文献之未足,证古典文明之多元,这批文献带给人们的惊喜,还在不断丰富之中。
“清华简”首现战国礼书
2008年,近2500枚珍贵的战国竹简入藏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学界称之为“清华简”。2010年起,清华建立专门机构,集合海内人才,对这批失传2000多年的珍贵竹简开展系统整理研究。此后,“清华简”整理成果以一年一辑的速度公布出版,目前已出版13辑,为了解中华文化的早期面貌和发展脉络提供了宝贵资料。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制度嬗替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负责“清华简”整理的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下文简称出土文献中心)研究团队介绍,第13辑整理报告共刊布《大夫食礼》《大夫食礼记》《五音图》《乐风》《畏天用身》5篇竹书,其中前两篇为首次发现的先秦仪礼类文献。两篇竹书编连为一卷,分别有竹简51支与14支,前者记载大夫食礼中宾主、傧相的行礼仪节,后者记述行食礼过程中执事者行事的具体礼节,两篇相附而行。
“这是首次在战国竹书中发现散失的先秦礼书,令战国时期礼书原始面貌得以重现,对先秦礼制以及传世文献《仪礼》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出土文献中心主任黄德宽教授说。
出土文献中心副教授马楠介绍,这两篇文献,内容与《仪礼》17篇不乏相同之处,又具有鲜明的楚地礼制特征,“可以说弥补了礼书流传的缺失”。
先秦音乐文献
又一重大发现
上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曾侯乙墓出土编钟、编磬上发现大量铭文,由此掀起一股研究先秦音乐的热潮,但深入研究每每慨叹“文献不足征”。此次“清华简”整理成果首次呈现两篇音乐类文献《五音图》和《乐风》,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继曾侯乙墓编钟之后先秦音乐文献又一重大发现。
“此前我们对先秦音乐的了解非常有限。”出土文献中心主任助理、副教授程浩在发布会上介绍,“这两篇乐书是目前所知的抄本时代最早的音乐文献,为中国早期乐理体系复原以及先秦音乐史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研究人员介绍,《五音图》竹简编连后可以辨识出一幅配以文字的图形,图形中央部位绘有一枚五角星,由“宫—徵”“徵—商”“商—羽”“羽—角”“角—宫”五条连线构成,展示了五音生成的规律,其上角对应宫组音名,其他四角依次与商、角、徵、羽各组相应,按逆时针方向排列。
“五角星图形蕴含的‘叁分损益法’,与《管子》《淮南子》等书记载的五音生成顺序相合。”出土文献中心副教授贾连翔表示,叁分损益法是古代中国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是古代数学在音乐中的应用。
程浩回忆,刚着手研究《五音图》时,面对散乱无序,且每支简上文字与符号寥寥无几的竹简,“别说发现什么乐理的规律,连竹简的次序都搞不清楚,完全超出认知范围”。清华团队经过反复尝试和不断讨论,才小心翼翼地复原出今天让人啧啧称奇的五角星图。
此外,《乐风》分两部分,前一部分记载音律名称,后一部分的性质还在推敲之中。值得关注的是,《乐风》的竹简形制独特,只有9厘米长,是目前所见长度最短的战国竹书,堪称“袖珍型”竹书。“这种小巧的形式便于携带和握持,可见其制作的实用性。”贾连翔说。
他表示,目前团队只是在文本和竹书复原方面做了一些基础工作,期盼将来与先秦音乐史研究专家共同探研,揭示这批文献蕴含的上古音乐更多奥秘。
取之不尽的先秦文化宝藏
自2011年发布第一辑研究成果以来,出土文献中心推出的“清华简”整理报告迄今已覆盖经史典籍、经邦治政、天文数术等多类文献。据悉,“清华简”整理报告将总共出版16辑,目前整理工作已进入尾声。
不过,越到收官阶段,任务越是艰巨。研究人员表示,剩余内容大部分非现今知识体系所能涵括,也缺乏足够背景信息参考。而且,很多竹简无简序编号、无篇题,有些残缺不全,研究人员确定一支竹简的内容都需要“上穷碧落下黄泉”,投入大量精力。
黄德宽认为,“清华简”是本世纪先秦文献的重大发现,其内容丰富性和重要性可谓前所未有。
“无论是之前已经失传的典籍还是实用性的方技、数术、医学类的文献,都在提示我们,先秦时期古人的人文造诣、艺术修养乃至对自然世界的认知都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程浩说,“清华简”中尤其不乏天人观念、治世思想的论述,对今天社会秩序维系和治国理政实践都具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注“清华简”整理的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华文明构成要素丰富多元,充分研究“清华简”等出土文献,将有助于深化对中华文化深刻内涵和独特价值的理解,重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形象,令中华文明形成期的博大与深刻,以更多彩、更完整的形态展现于世界。
编辑:陈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