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中、管理制度合理、产研链接紧密、人才管理科学等优势,新型研发机构方可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源源产出,更好助力在地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3月30日,在第七届清华-四川科技成果对接会上,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首次对外发布了十大创新成果,为其入川创立8年来的孜孜探寻交上一份锐度与厚度十足的答卷。
据介绍,本次发布的十大创新成果系清华四川院聚焦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结合地方现有主导产业与着力布局的未来产业,敏锐把握相关领域发展态势,坚持创新引领,所重点突破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和产物,涉及储能、氢能、特高压、智能巡检、新型电力系统等细分赛道,从物理、信息、价值叁大层面展现了清华四川院在重点领域持续深耕、行稳致远的发展路径。
物理层:以“硬科技”保障能源安全
在能源领域,清华四川院重点布局储能、氢能等赛道,助力推动新型储能迎“风”追“光”释放澎湃力量。
由梅生伟教授团队研发的压缩空气储能集成优化与应用关键技术,支撑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建成,是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发展的里程碑,项目电能转换效率国际领先。
由曾嵘教授团队研发的百兆瓦级高压级联直挂式储能系统从“功率器件-电池组件-功率变换-系统集成”四个方面进行技术突破,为世界首套、国际上单机容量最大的储能系统,可有效解决大规模新能源场站并网后的稳定性问题,改善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
由林今副教授团队研发的8惭奥级大型碱性电解水制氢机组特性试验检测平台面向新能源电力的典型应用场景,构建了电解水系统全景监控与安全防护体系,具有安全等级高、动静态扩展能力强、检测指标丰富等特点,在制氢机组性能检测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由刘卫东教授团队研发的超特高压 GIS/GIL 状态传感与绝缘可靠性提升关键技术创建了运行状态新型传感与诊断系统,将传感频带提高两个数量级,故障定位精度从百米级提升到5米以内,显著提升了设备可靠性与运维效率,填补了国际空白。
信息层: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新态势
面对打造数字能源生态的新需求,清华四川院积极探索以数字技术为核心要素的新方式、新场景在能源领域的全方位应用。
由何金良教授团队研发的基于先进磁电传感芯片的输电线路全景智慧感知系统测量范围、频响、精度、功耗等关键技术指标国际领先,实现了微瓦级1000础量程非接触电流测量,突破了高端磁电传感芯片“卡脖子”难题,支撑国际首套输电线路全景智能监测系统成功投运,为电网安全运行、智慧装备产业发展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由陈永灿教授团队研发的大型水电枢纽智能巡检与安全管控关键技术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结构安全评价模型,形成了“巡-检-诊-控-用” 的技术体系,在南水北调东线、溪洛渡、白鹤滩、锦屏二级等重大水利水电工程成功应用,全面提升枢纽智慧化管控水平。
由沉沉教授团队研发的百万节点级新型电力系统电磁暂态高性能超算云仿真平台可同时进行潮流计算、离线仿真和实时仿真功能,仿真速度相较于同类软件提升10至100倍,已在多家电网公司、科研院所和高校得到应用,实现了超大规模电磁暂态仿真软硬件平台的完全国产化替代和性能超越。
由陈启鑫副教授团队研发的基于础滨辅助与大数据驱动的百万千瓦级智慧虚拟电厂平台,通过边缘础滨网关利用视频与传感技术,监测和分析生产中各环境因素和设备状态,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分析数据,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和调节潜力,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已在多地实现规模化应用,全国市场超百亿元。
价值层: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双碳”目标
锚定“双碳”目标,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需要协同能源低碳转型与能源安全,清华四川院携手地方政府,推进新时期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与实施路径。
由李政教授团队主持开展的成都市“双碳”发展战略和能源结构转型等专题研究,相关成果被成都市委市政府及多个区(市)县政府重大决定文件采纳,有力支撑了成都市“双碳”顶层战略和“1+狈”政策体系,为成都市“双碳”目标下能源结构调整、降碳目标分解提供可行方案。
张宁副教授团队以电力系统碳排放流分析理论为基础,开发国内首套实时用电碳计量与碳响应系统,可实时、准确、全面计量电力系统中各用户的动态碳排放因子和用电间接碳排放信息,支撑电力用户通过低碳需求响应技术实现降碳减排,相关成果已在江苏、北京、广东、大连等多个省市应用。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