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姚期智的归国二十年:生逢其时,当不负盛世

来源:光明日报 6-14 邓晖 赵姝婧

20年前,初夏,美国。

飞机穿透云层的那一刻,透过舷窗,姚期智脑海浮现出祖国的大好河山,内心涌现出五千年历史的壮阔波澜。“回国”二字,是身为世界着名计算机学家、图灵奖创立以来唯一获奖的华裔学者、世界现代密码学基础的奠基人之一的他,此刻心中最坚定不移、激昂慷慨的声音。

20年后,初夏,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姚期智寄出了一封信。在这封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中,姚期智汇报了自己回国任教20年来培养人才、科研创新等情况,表达了科技报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6月11日下午,在办公室,他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

“非常激动。”姚期智感慨,“感谢总书记对我回国20年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与肯定。20年来,我始终怀抱着对祖国发展的坚定信心,丝毫不曾忘却回归家园、建设祖国的初心,在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全身心投身于培养尖端人才、推动学科交叉创新。能为祖国伟大复兴的事业尽个人微薄之力,是我引以为傲的成就,也是我毕生最大的荣幸。”

“础+”,姚期智曾用这个关键词概括自己在清华的第一个10年。如今又一个10年过去,“如果用一句话回顾这20年,我想说——生逢其时,当不负盛世”。

毅然回国,只因那份炽热而深沉的爱

有人说,姚期智总是在关键时分义无反顾地作出令人惊讶的选择。

祖籍湖北,1946年出生于上海,幼时随父母去台湾生活,后赴美留学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博士学位。外人看来,在彼时大热的物理领域深耕水到渠成,但年轻的姚期智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在发现自己学术上真正的志趣后,果断转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学习当时还是刚起步的计算机专业。

短短两年,他便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此后相继在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任教,成为计算机领域国际顶尖的学者。

2000年,基于对计算理论包括伪随机数生成、密码学与通信复杂度的突出贡献,姚期智荣膺图灵奖。图灵奖被称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姚期智成为图灵奖创立以来首位获奖的华裔学者,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华裔计算机科学家。

当时如果继续留在美国,将理所当然地享受已有成功所带来的声望和财富。但姚期智又一次作出令人惊讶的选择——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于2004年8月16日全职加盟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我对祖国的未来有着坚定的信心。”在结束普林斯顿最后一堂课时,姚期智坦言,“我将启程回家,回到我永恒的归宿——中国。”怀揣着这份对祖国炽热而深沉的爱,2014年10月,他毅然放弃美国国籍,“做回百分之百的中国人”。2016年,他和杨振宁先生一起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年来,姚期智始终践行着爱国奉献的庄严承诺,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充满自信自豪。“这些年,我切身感受到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够见证祖国的日益强大,并能参与其中作出一些微薄的贡献,我们何其有幸”。

姚期智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有两点令他感触尤为深切:“一是总书记在开头赞许肯定我这20年的工作,特别提到‘潜心耕耘、默默奉献’,这让我非常感动和高兴。其实不只是我,清华很多同事都是如此,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如今的成果。”

信中另一点令他感触深刻的,是总书记对他的勉励与期待。“我深切体会到总书记对于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高度重视,我们都在参与具有高度战略意义的工作,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让我们能够使得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达到我们国家应有的高度。我们何其有幸在这个时代承担这样的任务。我们一定会把工作做好,请总书记放心!”姚期智说。

潜心育人,培养始终葆有赤子之心的一流学生

穿着格子衬衫,站在黑板前,阳光洒落下来,粉笔细微的粉尘在空气中跳舞——在许多清华学子的回忆中,姚期智留给自己最深的印象,不是遥不可及的科学家,而是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写推理的师者。

入职清华后,2005年,为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一流计算机人才,姚期智面向本科生创办了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姚班”)。从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设计,到选聘教师、讲授课程,他亲力亲为,积极探索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

“在清华,我会自己带学生、做研究、写项目任务书,也动手做演讲笔笔罢。每学期都有课,这与在国外的工作状态有很大不同。但我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要想为国内计算机科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起到助益,很重要的一步就是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从每一个领域建设起,在各个方面都做出努力,因为它们都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姚期智曾感慨,“在为祖国的年轻人讲解知识、同时看到他们真正吸收了的时候,我的心里会有特别的感觉,我想是有一种天然的感情联系的缘故吧。”

如今,78岁的他仍然坚持为学生授课,先后讲授“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入门”“人工智能应用数学”等8门课程:“我们的学生都非常聪明,如何能让这些聪明且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保持好奇心、产生求知欲,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

“姚班”的本科生可以从一门课、一个已知的项目、一个感兴趣的契机,与科研首次“触电”。在这里,兴趣高过一切,甚至比成绩更被看重。相比满纸漂亮的成绩单,老师们更喜欢看到一张有故事的成绩单,可以讲述同学们的成长与探索。

在鼓励学生自由探索的同时,用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是姚期智看来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最主要的秘诀。他曾逐一面试、筛选出62位任课教师,手把手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在他的邀请下,图灵奖、奈望林纳奖、哥德尔奖获得者等顶尖学者、大师相继走进“姚班”课堂。请进来的同时,也要走出去。“姚班”学生在读书期间就有机会参与联合培养、出席国际会议和出访交流,很多学生多次走出国门开阔眼界。

“我们用最好的老师创造出最好的学习环境,年轻而优秀的学子就以老师为榜样,心无旁骛地潜心投入科研。”精心涵育下,“姚班”先后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被国际同行誉为“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优秀的本科教育”,迄今已培养出587名毕业生。最近十年,“姚班”学生在本科期间发表了423篇科研论文,有120人次在国际顶级会议上作大会报告;毕业生中已有38人进入国内外一流大学任教,其中21人在国内执教(含留学回国引进16人)。

“姚先生是带着深厚感情为祖国培养学生的。”学生和同事们如此回忆自己和姚期智相处的温暖点滴:学生申请出国留学时,他会熬通宵为学生挨个写推荐信;他定期开午餐会,和学生一起啃汉堡包,跟学生聊学习感触、专业分化、怎么申请适合自己的学校等。一次,他在课堂上“悬赏”出题,25分钟内解出者,由他请吃披萨,结果90%的学生令他“惊喜”地在规定时间内正确解答。虽然人数众多,但他信守承诺,叫来外卖奖励了每位答对的学生。

如今,面对不断革新的前沿科技,姚期智育人初心不改——2019年,他创办了清华学堂人工智能班,简称“智班”;2021年,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量子信息班也在他的带领下启动招生。

“一名真正优秀的学生应该始终葆有赤子之心,胸怀家国、品德高尚,谦虚勤奋、坚韧不拔,一心关注事业和学问,不为世俗名利所动摇。我坚信中国一定能够培养出世界级大师。”姚期智信心满怀。

汇聚星河,瞄准前沿科技战略高地奋力冲锋

姚期智对清华、对中国计算机学科的意义不止于“姚班”。

归国20年来,除了是醉心学术的顶尖科学家、潜心育人的燃灯良师,姚期智还多了一重“管理者”“建设者”的身份。他期待着,能够不断发挥高端人才的“磁吸效应”,营造有利于人才聚焦原始创新的科研生态,以赤诚之心汇聚人才队伍的璀璨星河,瞄准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战略高地奋力冲锋。

2011年,姚期智推动建立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交叉信息研究院及量子计算中心,布局人工智能核心与交叉、量子计算、信息安全等前沿方向。目前,研究院已集聚教研系列教师31人、研究人员9人,2020年以来从伯克利、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名校引进助理教授18人,平均年龄33岁,极大促进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攻关及人才培养工作。此后,他又全职引进美国密西根大学费米讲席教授、斯隆研究奖得主段路明,极大增强了清华量子信息领域的教学科研力量。

面对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前不久,姚期智再次挺膺担当,出任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人工智能学院首任院长,致力在清华布局“人工智能核心”与“人工智能+”两大前沿方向,建设汇聚和培养顶级人才的平台基地。

在受聘仪式上,20年来几乎每天都在奋力“奔跑”的他依然有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应用上已处于世界前列,在理论突破及原始创新上已跻身一流行列,但仍未汇聚成流、不易产生重大突破。必须掌握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才能够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中国一定要在人工智能方面加快突破,以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因此,我们责无旁贷。”

“我们常说,姚先生回国后有叁次‘创业’——‘姚班’‘叉院’‘础滨学院’。他明明可以走自己最熟悉的‘科研捷径’,但他每次偏要选择最为艰苦、风险最大的路,因为他想做出真正对国家的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有用的事。”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交叉信息研究院青年教师徐葳感慨。

廿载岁月如歌涌,一腔热血献中华。即将步入朝枚之年,新的期待与规划是什么?

姚期智的回答,一如既往地朴实纯粹:再接再厉,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李华山

2024年06月16日 17:51:38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闻中心版权所有,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