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我何干?”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用“察势而明”“因势而谋”“乘势而上”叁个词告诉台下的学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使命与每名青年学子密切相关。
9月11日晚,清华大一新生的第一堂思政课“形势与政策”课(以下简称“形策课”)正式开讲,教室里座无虚席。开课伊始,包括众多院士、资深教授和青年教师在内的授课“天团”一亮相,学生们便报以热烈掌声,经久不息。在“云端”,全国272所高校的132万名学生同上了这堂思政课。
“2024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你们18岁左右;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你们30岁左右;2050年,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你们45岁左右。”作为形策课第一讲,邱勇寄语学生,“希望大家在迈入学校大学生活的起步阶段,意识到自身要肩负起的责任和使命,未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成为一个毫无愧色的中国人”。
记者了解到,清华自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推动形策课改革,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创新采用了“大班讲授+小班研讨”的授课方案,汇聚校内众多院士、教授和青年教师一起打造思政“金课”。新版的形策课受到全国高校的广泛关注,自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课程内容已面向全社会开放。
让学生“抬头看路”,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一年前,还是大一新生的清华行健书院学生黄锦瑞发现,当各个领域的专家教授站在讲台上,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和成果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时,“思政课没有想象的那么枯燥了,大班授课的专家们深入浅出地现身说法,让我们觉得更加有信服力”。
在清华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梁万年讲授的对于“大流行应对和公共卫生体系”课上,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黄锦瑞印象深刻。他还查阅了一些资料来了解国外的医疗制度,“我发现中国的医疗卫生制度确实有自己的特色,正在进一步健全机制持续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让医疗服务覆盖更多地方,这对于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非常了不起”。
在黄锦瑞看来,课堂上,每一位专家的授课都贴近了他们研究领域的现实问题,也凝练概括了目前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通过克服困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让我不仅个人认知上升了一个台阶,还能够一窥国家层面的现代化进程”。
清华车辆工程专业学生马星语读大一时,赶上形策课改革的第一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李克强讲授的“万物互联与智能交通”课上,她意外找到了自己科研起步的助力。
马星语坦言,“专业老师们很欢迎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但问题是,老师们的科研方向太多了,专业知识不足的我们很容易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起步”。但在李克强的课上,她了解到了车辆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和正面临的新一轮变革趋势。
“尽管过去我国在燃油车赛道上相较于欧美国家处于比较落后的态势,但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新发展浪潮中,我们有机会实现换道超车。”马星语觉得,自己的科研方向可以从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这两大方向中挑选。最终,她选择了新能源方向,还在大一时参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负责氢能燃料电池项目。
迈入大学校园,形策课作为清华大一新生的第一堂思政课,让很多学生觉得“耳目一新”。作为课程负责人,清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蕉认为,“在大一新生还没有对人生目标做出明确规划之前,我们先讲出国家目标、形势与政策。形策课是同学们在大学时期要扣好的‘第一粒扣子’,在他们进入专业学习时具有非常核心的导引性。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引领青年一代的未来发展”。
于是,这门课在邱勇的带领下,大咖云集,课程内容聚焦国家重大所需,涉及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双碳”行动、科技创新、法治中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公共卫生体系等诸多领域。
李蕉举例说,比如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学术委员会主任聂建国讲授的“土木工程的创新与实践”课上,同学们了解到土木工程在“新基建”背景下如何走向未来的智能建造,学生在这一行业变革中也可以从事法律、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工作,“很难得的是可以用思政课打造出通识的文理交叉的平台,我们不会讲到土木工程的专业细节,但是我们要把国家战略讲出来,学生需要知道国家正在做什么”。在她看来,国家战略在哪里,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人生规划就在哪里。
站上形策课的讲台,院士专家们用自己的奋斗经历、科研成果向学生们娓娓道来。同学们纷纷感慨:“这些院士专家站在那儿,就是一本‘教科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戴琼海讲的是“数字中国与科技创新”,“我想对同学们讲的是‘大我’和‘小我’的关系,祖国的发展和我们个人的发展怎么结合起来,引导同学们思考未来如何做选择”。
清华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教授彭凯平认为,在“共同富裕的大格局:高度、广度与温度”课上,“我们要讲时事、讲故事、讲案例、讲生活,讲我们时时刻刻体会到的国家的进步、发展”。
讲到“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钰认为,对于大一同学来说,既要“埋头做题”,还要“抬头看路”。
在7节大班课程中,学生需要选择1节课进行线下学习。看到众多学生选择“双碳行动中的中国与世界”这节课,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感到十分欣慰。他认为,“‘双碳’既是一个技术创新的问题,更为特别的,也是年轻一代学科交叉的问题,本科的头一年就接触这些信息是非常有益的,为我们未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和为世界作贡献打下基础”。
从大课到小课,打造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思政教育模式
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什么是“国之大者”,自2022年新版形策课开课以来,教学内容逐轮更新。每学期的大班课程都有7位专家描绘出越来越清晰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在小班研讨中,则由青年教师带领学生打通“中国式现代化”认知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了解到,小班研讨是配合大班讲授内容开设的,以研讨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程主题的理解,每学期开设十余个主题、百余班次供学生自主报名选择,以确保每一名学生参与讨论。
去年,人工智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词”,黄锦瑞对此十分感兴趣,于是在小课研讨时选择了“万物互联下的人工智能”。在这堂课上,老师带着他们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探讨了人工智能繁荣背后可能存在的危机,以及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还有哪些发展机会等。
与大班课程相比,小班研讨同样“抢手”。马星语在“中国新经济的新阶段”的研讨中认识到,“我国产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还要培植创新型产业。在创新驱动大战略复杂环境下,更需要关注公平性”。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郎昆负责“摆脱贫困:世界难题、中国实践与清华担当”主题的小班研讨。
在备课时,他收集到不少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我们已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如何防止脱贫后的返贫?”“共同富裕的标准和目标是什么?有没有时间表?”围绕这些问题,他把课程“串”成了“问题链”,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阅读,课上讨论,主动思考,寻找答案。
郎昆举例说,他会让学生关注自己每天需要吃多少粮食、蔬菜,在大学每个月需要多少生活费,“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与中国现行的扶贫标准、全球的生产能力进行对比,这样贫困问题就在学生心中具体可感起来”。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清华校友的真实故事也成为小班研讨课上的教学案例。“在展示扎根基层校友案例的同时,也为同学们埋下一颗种子,让他们未来选择职业时也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李蕉告诉记者,从大课到小课的课程内容规划上,至少都要涵盖叁个板块,即该领域的形势、政策和清华担当。“我们要在小课上打通‘最后一公里’,就是要从宏观政策引导到青年学生身边,用身边师兄师姐的案例,感知‘中国式现代化’与每个人切实相关”。
在每学期课程结束后,课程组会邀请学生对课程进行打分,数据显示,学生满意度正在逐年上升。
记者了解到,清华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主线,通盘规划本科生大思政课体系,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课程群。学生们先在大一的形策课中了解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由何而来”;在大一升大二的暑假期间参与思政实践课,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因何而难”;带着问题回到大二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推进”。以形策课作为学校大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中的标杆课程,从大课到小课,打造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思政教育模式。
结束了上学期的形策课学习,清华工业工程系学生彭邦帅说,“中国式现代化在国计民生各个领域都在不断推进,我们每个人也要实现自己思想的现代化,才能够承担起我们作为高校学子的责任,能够更好地托举起中国式现代化的明天,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