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艺术赋能 美美与共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10-2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美术学院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美术学院一直秉持“为生活而艺术、为民生而设计”的理念,高举“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学术旗帜,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的乡村文化振兴事业。

在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的苍茫戈壁上,静卧着一个长15米、高4.3米的婴儿,这是清华美院董书兵教授的雕塑作品《大地之子》。在网民的自发传播下,相关视频的播放量高达十亿多次,如今更是成为上万游客每天打卡的网红景点,并延伸出“荒野艺术计划”系列作品。这样的艺术既叫好又叫座,让乡村文旅有特色、有生态、有品质,不仅给游客一个愿意来的理由,更给大家一个愿意留下来和愿意再来的理由。

2023年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西口村,清华美院举办了别开生面的“乡村艺术季”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清华美院联合10所艺术院校及机构,组织25个团队、近300名师生,携手本地村民与手艺工匠,因地制宜完成了近20件与环境浑然和谐的艺术作品,推出了具有高辨识度的视觉设计系统和文创系列,改建了一批民居民宿和美术馆。曾经贫困的西口村快速成长为阿尔山一个新的旅游目的地,村庄变美了,村民收入变多了,村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也提高了。

近年来,清华美院充分发挥“艺术点亮乡村”的独特价值,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积极组织师生从多领域、多环节深度参与乡村全面振兴。从编撰实施《乡村建设美学导则》,到开展乡村干部、教师和艺术人才培训;从制定乡村发展和运营整体规划,到完成建筑改造、景观提升、公共艺术创作,落地乡村美术馆、博物馆;从组织大量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举办青年艺术创作营,到共设美育工作站、举办展览论坛演出、建设研学基地和课程;从开展标识设计、包装设计、品牌设计,高效推广农特产物和特色文旅,到传承转化非遗技艺、挖掘创新民间文化;从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和再现古代壁画、彩塑、陶瓷,打造虚实结合场景和沉浸式体验,到推广应用生态旱厕、通过嗅觉计算监测农产物质量等,到处都有清华美院学子的身影。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清华美院用可持续的生态艺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北京市平谷区,清华美院联合京津冀8所院校共同打造南山艺术季,用文化引流并与露营、骑行、亲子等业态深度融合;在西北大地,清华美院参与设计的国内首列世界级顶奢旅游列车“丝路梦享号”一票难求;在河北、福建、宁夏等地的革命老区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清华美院开展乡村振兴农文旅消费帮扶创新行动,助力产加销和农文旅综合发展。这些实践对师生是一种难得的“真刀真枪”锻炼和思想教育,也为他们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和经验。

要做到“艺术与乡村的双赢”。艺术乡建要遵循人民立场,实现“双向奔赴”。艺术不是外来的,更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首先要当好一个学生”,要让艺术家成为根植乡土、根植传统文化的“农民”,更要让农民成为体现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的“艺术家”。

要搭建大平台、共干大事业。清华美院积极联合兄弟院校一起承担重要活动,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用好农业农村部、文旅部等设立的研究平台,构建“高校+地方政府+公司机构+社会组织+媒体”的“一盘棋”工作体系。2023年11月,清华美院牵头成立全国高校“乡村艺术建设专项委员会”,举办了首届“跨越山海——全国高校乡村艺术建设成果展览”。

要以乡村文化振兴带动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清华美院将组织常态化的师生乡村实践、实施长效化的“艺术家驻村计划”,运营旨在吸引青年人才的“艺术游民社区”,推出研究生学位专项、培育乡村文化艺术基地、搭建创作和研究平台等,厚植乡村振兴的人才沃土。清华美院立足各地乡村资源禀赋,探索共建“新生活艺术馆”、文化旅游资源大库和多行业、多类型的产教融合基地,在数字艺术、智慧文旅、智能设计以及夜游经济、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不断结出硕果。

要面向未来统筹谋划、守正创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美院将心怀“国之大者”,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叁中全会精神,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大文章”,充分发挥艺术院校综合优势,构建校地合作大格局,实施“十百千手拉手”行动计划和“艺术+”乡村振兴试点,启动“百年乡建再出发”“最美二十四节气”“大爱岭南水乡”等全域性综合性项目,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孵化形成一批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原创性品牌成果,促进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编辑:李华山

2024年10月13日 17:10:12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闻中心版权所有,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