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科学家贾松良、叶德培夫妇坚持公益捐赠近六十载

来源:人民日报 12-2 吴月 苑洁

一套约60平方米的房子,一住就是近40年;一张双人床,从上世纪60年代用到现在……这是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退休教授贾松良的家。若不是亲眼看到,很难想象,几十年间,一笔又一笔捐赠,就是从这样的家里寄出。

“我和夫人都已八十五六岁,在世时日已不多,家中尚有部分积蓄,想支援驿亭镇的乡村振兴建设,再捐赠经费不少于400万元……”去年初,一封写给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驿亭镇的信,寄托了一对老夫妇热心公益的赤诚。

“当时,她躺在病床上,我们一起商量,想完成共同的心愿。”望着妻子叶德培生前为中小学生发放奖助学金的照片,贾松良说。

俭朴的生活,持续的爱心,背后是怎样的情缘?

“生活是艰苦的,但我又是幸运的”

1937年1月,贾松良在驿亭镇出生。“我是在亲友的帮助下长大的。”贾松良说,自己3岁丧父,童年在外祖母家生活;儿时曾目睹新四军战士在村里英勇战斗,当时就立下了报效祖国的志向;中学时,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木板房中,靠着每月9元的补助继续学业。

“生活是艰苦的,但我又是幸运的。”回忆往昔,贾松良仍记得许多温暖的瞬间,“许多老师都很关心我,帮我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有的还在周末邀请我去他们家中吃饭。”

自强、感恩的种子,自此扎根心田。1957年,贾松良以优异成绩考入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也在这里遇到了一生的伴侣。毕业后,贾松良留校任教,叶德培进入航天科工二院工作。

“我从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村孩子成长为一名大学教师,如果没有党和国家的培养与大家的帮助,是不可能的。”回顾成长经历,贾松良说,为家乡公益事业尽绵薄之力是他毕生的心愿,叶德培对此也十分支持,“对于公益捐赠,她有时比我还积极!”

一张1965年3月的收款回执,记录了两人刚工作时的捐赠经历,也是爱心捐赠的起点。60年代,他们分3次共捐资200元,支援上虞农村林场建设;80年代,贾松良编写的第一本书出版,他将部分稿费捐赠给上海澄衷中学图书馆;90年代,捐赠近万元资助上虞农村小学的照明、供水建设;2003年,为乡村公路建设捐赠1万元;2018年至2019年,捐资100余万元修建农村小学体育馆、设立中小学奖助学金……近六十载如一日,爱心从未停歇。

在贾松良夫妇曾捐助的乡村小学旧址水井旁,伫立着一块纪念石碑,上面刻着“饮水思源”。“家乡人的恩情,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要饮水思源、回报社会。”贾松良朴实的话语中透着坚定。

“在科研中,我们不断遇到挑战,也不断进步”

贾松良常在卧室里一张1米多宽的写字台上工作,桌上摆放着各种书籍。两侧书柜也满满当当,一侧满是集成电路相关书籍,其中不乏他自己的着作,另一侧则多是计量学相关书籍,很多是叶德培的着作。

“不要把我当成慈善家,我只是一名教师。”在贾松良看来,科研工作是他和夫人为国家贡献力量的主要方式,“在科研中,我们不断遇到挑战,也不断进步。我们的工作都是为国家解决难题。一辈子,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一切为了祖国。”

贾松良从事的半导体器件封装等领域研究,与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息息相关。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是他编着的教材《双极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基础》,里面夹着多年前的授课笔记;再抽出一本,是他参与译着的《微电子封装手册》,其中写到“献给正在蓬勃发展的我国微电子封装业”;还有许多获奖证书——“功率半导体器件芯片背面多层金属层制造技术”等成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

成果和荣誉不仅在书架。

“感谢您对中国空间站的贡献!”……一份份感谢信、纪念牌,是数十年科研报国的缩影。贾松良曾参与航天、卫星发射等重大工程相关工作,在大国重器相关科研工作中为国家解决多项技术难题,许多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时至如今,仍有一些单位在遇到器件封装问题时主动找到贾松良,他也十分乐意答疑解难。

“一辈子只做计量一件事”,是叶德培的老同事们对她的评价。进入航天科工二院203所工作后,叶德培曾担任副总工程师、总计量师,还培养出一大批计量行业领军人才。“她在工作上也是能力很强的。我们两个人的想法总是很一致。”望着书架上夫人编写的书籍,贾松良敬佩地说,“要对得起共产党员的称号。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勤勤恳恳工作,力求精益求精——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继续力所能及地为国家、社会做一些事情”

去年6月,夫人去世后,贾松良继续居住在生活了几十年的老房子里。清晨,芝麻糊、玉米糊冲一冲就是早饭,家里的木质家具,有的是从结婚时用到现在。

“布衣暖,菜饭饱”,这是贾松良儿时常听家中老人说的话,也成为他一辈子的习惯。“房子不管多大,白天也只需要一个桌子用来工作、晚上一个床位用来睡觉。”对于物质生活,他不太在意。

生活上能省则省,工作上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书桌前挂着的一本月历上,密密麻麻记载着贾松良每天的日程:为博士生论文提出建议;帮外单位解决技术难题;回清华,参加党组织活动,参加课题组的会议……

对于公益捐赠的过程,贾松良也十分上心。改造乡村路灯,修葺烈士墓,修建乡村文化中心、乡土文化记忆馆……项目选择、经费使用,他都一一过问,并通过照片了解进展。从去年起,贾松良每年还为家乡2个自然村的80岁以上老人发放春节慰问金。

让贾松良欣慰的是,子女、孙辈支持他们的爱心奉献,捐赠也影响到了许多年轻人。“在镇小学的风雨操场打篮球,望着整洁崭新的体育馆,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决心以您为榜样,将来也能帮助建设家乡。”“我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像您一样学有所成,考上理想的学校,学好知识、掌握本领,尽自己所能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回报祖国。”……收到孩子们寄来的感谢信,贾松良十分开心。

贾松良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400万元的捐赠计划里,还有一部分需要验收、付款,还有一些项目有待落实。曾有人说,除了已签的项目,其余的不要再捐赠了。我没有同意。”他说,“我要保重身体,继续力所能及地为国家、社会做一些事情。”

多年的奉献与坚持,为了什么?贾松良想了想,坚定地说:“人活着,应该以对社会有更多贡献为荣。”

这是贾松良和叶德培的理想,也是他们践行一生的信念。

编辑:李华山

2024年12月03日 22:17:07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闻中心版权所有,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