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科学博物馆年度特展“电波纪元——无线电技术早期历史展”开幕,128件科学器物亮相。该展暂在清华蒙民伟人文楼临时展厅展出。该博物馆永久场馆正在建设,预计2027年开放。
“100余年前,德国物理学家赫兹首次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各种发送、接收电磁波的装置被陆续发明出来。”策展人王京介绍,展览分“抓住那束看不见的光”“听,石头在唱歌”“鸟枪换炮”“永不消逝的想象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浪潮”6个单元,展示了无线电报接收机、收音机、扩音机等装置。
第一件展品是布冉利式金属末检波器,年代可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用这个巴掌大的设备,首次实现了距离超过百米接收电磁波。“1890年,法国物理学家布冉利重复赫兹实验时发现,在高压脉冲激发出电火花时,附近一撮铁屑变得紧凑,电阻也明显降低,能导电了。”王京说,布冉利将细铁屑装进玻璃管,两头接上导线,就发明了金属末检波器,“它在140米内都能检测到电磁波。”
会唱歌的矿石接收机、能高效接收和处理广播信号的超外差式收音机、设计巧妙的“瓢虫”矿石收音机……随着技术的发展,无线电的应用走进生活,在雷达、对讲机、卫星导航、微波炉等领域开枝散叶。
展览还设置了不少互动环节,观众扫描展厅内的二维码,通过“电波密令”可以参与知识问答,探究展品幕后。
清华科学博物馆自2018年筹建,已在临时展厅推出10余场线下展览,更新11季珍品柜微展。永久馆址位于校园东部艺术博物馆与美术学院之间,展厅面积约6000平方米,将成为我国首家综合类收藏型研究性科学博物馆。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