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其坤:叁个秘诀攻克量子制高点
来源:光明日报 2013-11-15 邓晖
50岁这年,攻克量子世界制高点的重大发现,让院士薛其坤名声在外。可面对纷至沓来的鲜花和掌声,这位总是在和时间赛跑的科学家却谦和一笑:“基础科学研究的道路艰苦又漫长。要想解开‘钱学森之问’,我们还需要时间。”
从履历来看,薛其坤的科研之路似乎顺风顺水:35岁晋升教授,41岁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50岁拔得头筹,攻克量子世界难题。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对科学前沿的探求精神和实现梦想的坚定意志。
刻苦,是薛其坤及其团队最大的气质,也是团队攻坚克难的首要秘诀。
“真是拼。”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物理系前主任朱邦芬院士如此感叹,“早上7点进实验室开始工作,晚上11点才开始休息,几乎每天都是如此。这样的作息时间,其坤已经坚持了20年。”薛其坤因此在清华得了一个响亮的名号——“7-11”院士。
“不管多晚多忙,只要不出差,薛老师总要到实验室看一看,和学生聊一聊,那种对科研的热爱和精力,真是让人惊叹。我们组里的学生还打过一个赌,看谁能经常比薛老师走得晚,可直到现在都没有人成功过。”进入“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团队两年,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物理系博士生冯硝也被薛其坤的刻苦精神深深感染,“一开始觉得这样很累很枯燥,可在薛老师的带领下,每观测到一个漂亮的数据,那幸福,真是无以言表!”
“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儿马虎,一定要扎扎实实。”除了精力上的投入,在这个人人都急于出成果的年代,薛其坤更关注基本功的训练,这是他成功的第二个秘诀。
薛其坤这样要求团队里的学生:进组5词6年之后,操作大型的物理实验仪器要像骑自己的自行车一样,闭着眼都能骑。“我们做实验物理的,不完全在于发了多少文章,首先要掌握的是扎实的实验技术。任何一个大的实验物理学家,都是这么扎扎实实做出来的。这有两个好处,一是有科研机会来的时候,你有足够的技术水平去争取它;二是在掌握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仔细分析数据,寻找规律,训练科学眼光。”
而在朱邦芬看来,薛其坤成功的第叁个秘诀在于“情商很高”:“其坤科研团队的文化建设搞得非常好。他总是善于找到顶级的合作伙伴,知人善任,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其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像这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科研团队中,马旭村、陈曦、王亚愚和何珂等年轻科学家都非常优秀,而且都最大程度地释放出了创造力。”
在攻克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高地长达4年的时间里,薛其坤常常和团队成员一起“泡”在实验室里,每周雷打不动地召开组会汇报实验进展情况,还经常组织篮球赛、羽毛球赛等活动进行文化建设——和谐的团队环境让协同创新成为可能。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戴希非常感慨:“这项研究的参与者有叁四十人,整个团队就像一条串联电路,我们这些‘电阻’,虽然个头有大有小,但每个人身上通过的电流都是一样的。拿走任何一个‘电阻’,电路都不会通。如果没有这么好的合作模式和流程,很难想象我们会做成这件事。”
薛其坤则如此看待科研团队的建设:“好的科研团队才能催生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和科学家。对于一个团队带头人来说,让大家安下心来,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实验物理领域,更需要团队之间的合作,这就像一个机器,只有每一个零部件都能发挥最大作用,才会运转良好。我希望我们的探索,能在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团队建设方面作一些推动。”
如今,薛其坤的节奏,依然是“7-11”。他感谢国家为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提供了宽松的科研环境,让他们在攀登科学险峰的“斜坡”上可以有一个平台沉潜、思考、再出发。
但他时刻都能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不管是做科研还是做教授,一定要做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必须要把功夫用到。科学就是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人才的培养也要循序渐进,不能有丝毫的跃进。我们曾经历了特殊的时期,像我这一辈人接受正规的系统科学训练已经很晚,所以我们需要比别人更加刻苦来弥补这个差距,我更希望我的学生可以在更多的科学领域获得更多发现。”
这位科学路上的追梦人如今最朴素的愿望就是:“把科研工作一步一步做上去,把学生一个一个培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