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寒假,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研究生团委联合各院系团总支,以“青春奋进现代化”为主题,组织150余支实践支队、1600余名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领广大研究生传承红色基因、探索产业前沿、助力乡村振兴、扎根基层服务、深化国际交流。
学思践悟传承红色基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交汇之际,清华学子通过“行走的党课”解码红色基因。
黔山赤水淬练初心,教研院“清梦黔行”支队踏访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烈士陵园,缅怀先烈,敬献鲜花。教育真心传递“火种”,支队走进遵义周林学校,鼓励当地学子沿着先辈足迹,传承时代使命。

踏访遵义会议会址
水利系-航院-教研院“凌云沪上·低空探航”实践支队走进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触摸“一息尚存,不忘救国”的理想余温;土木系、经管学院、工程师学院、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院系支队参观侵华日军第七叁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东北烈士纪念馆,铭记艰苦抗战的历史记忆。

参观侵华日军第七叁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职业发展指导中心联合机械系、新闻学院、精仪系组成“机遇未来,新仪探珠”实践支队。队员们走进深圳市大鹏新区,参观了大鹏新区博物馆、东江纵队北撤纪念亭、沙鱼涌红色记忆陈列馆和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重温当地百姓团结一致的红色历史,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

参观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同学们深入革命基地,从历史的回响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坚定信念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创新驱动开拓未来产业
科技创新浪潮激荡全球产业变革。清华学子深入产业前沿,探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突破路径。
工程师学院-机械系“智造新程,卓越印迹”支队聚焦“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先后访问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础*厂罢础搁)、叁一重工印尼工厂,围绕智能制造、电子芯片、生物医疗等前沿领域开展交流,通过“学术对话+产业解码”二维路径,既向世界传递中国智造的青年思考,亦为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实践智慧。

支队成员与叁一重工印尼工厂人员合影
“机遇未来,蓉渝智联”电子系-机械系实践支队奔赴成渝创新高地,探访中物院六所、中航工业成飞等重点单位,沉浸式感受智能制造尖端技术的生动应用场景,体会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制造业蝶变腾飞中的核心作用。

支队成员参观中国煤科重庆研究院矿用钻探装备智能工厂
“机遇未来,新仪探珠”赴珠叁角实践支队以“科技创新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近距离感受国产电动汽车、别痴罢翱尝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前沿科技结晶,感受珠叁角地区的民营经济活力和产业革新。

支队成员与小鹏人形机器人滨谤辞苍合影
未来产业潜藏着无限增长潜力和强大驱动力。清华学子以实践探索科技前沿,以行动把握未来发展,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知行合一绘就美丽乡村
文化繁荣赋能乡村振兴。清华学子在田间地头传承文化薪火,为乡土文明注入青春动力。
来自环境学院、美术学院和社科学院的“‘宜’路清韵,‘清’年宜行”赴江西分宜实践支队在分宜县电厂螺蛳小镇举办主题路演。湖畔园区民生情,天工开物文化传。写春联、知识问答、直播路演……轻松有趣的互动中,《天工开物》的科学求索理念、分宜地方文化以及清华智慧实现有机融合。

支队成员在路演活动现场
初心服务团赴福建邵武支队深入水北镇,积极参与邵武世遗一号风景线的规划改造。他们访问多个产业点位,探索当地生态资源与文旅康养项目的融合发展路径,在古镇文化品牌设计与传播中架设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桥梁。

支队成员在大竹樱花小镇合影
踏雪祁连,青春作答。“迄天境·筑经韵”初心服务团赴青海祁连支队深入天境祁连,重走红西路军热血之路,在社火中舞动多民族共融画卷,以专业技能共绘区域滨笔发展蓝图,为生态旅游注入“活态传承+文旅赋能”新动能。

支队成员在祁连县八宝镇白杨沟村村史馆
青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一批批清华学子将广袤田野转化为实践场域,在阡陌纵横间描绘宜居宜业的和美图景,在乡村热土上书写美丽乡村的时代篇章。
秉承初心服务基层沃土
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清华学子怀揣赤诚之心深植乡土,在服务基层的实践中厚植为民情怀。
“‘广’闻博见,通‘元’识微”人文学院实践支队走访四川广元的多所学校,聚焦当地教育展开调研,探寻各校在贯彻“乡村振兴,首先要教育振兴”理念中的举措及独特育人之道,并深入中学教学一线,讲所学所见、传薪火精神。

支队成员于四川广元中学开展座谈分享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赴广东佛山实践支队深入走访里水镇各基层社区服务中心,与社区基层工作者展开热烈交谈,共同探寻生态、产业与文化振兴的“基因图谱”,切实感受“百里芳华”基层治理的强劲脉搏。

支队成员走访新兴社区改造项目
马克思主义学院寒假实践宣讲团支队走进四川射洪,与当地思政课教师、青年干部、基层理论宣讲员座谈交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路径,合力打造“党声洪亮”基层理论宣讲品牌,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支队成员与射洪思政课教师互动交流
躬身基层践初心。同学们以支教助学、社区服务等多元形式投身公共事务,深入一线岗位,扎实开展社会服务,以实际行动回应民生关切。
对话合作共促文明互鉴
文明的活力在于交流交往交融。清华学子以多层次、多途径交流对话形式,在文明互鉴中展现青年担当。
悉尼歌剧院畔,“贰探澳秘”电子系支队与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代表、当地师生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青年学子在中澳关系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

支队成员在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参与交流座谈
在突尼斯,“知行计划”海外实践支队参访迦太基大学孔子学院。同学们围绕“先进核能技术应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突关系展望”“培养青年全球胜任力”等主题开展宣讲。
数场跨越山海的对话,不仅诠释着“全球胜任力”的新内涵,更为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鲜活的“清”春注脚。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这个寒假,清华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将专业知识融入工作实际,把个人理想汇入时代洪流,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清华新闻网3月12日电)
供稿:研工部
编辑:李华山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