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融合式教学进行时 - 正文

“春风讲堂”第十四讲举行 李飞跃带你走进古代文学中的瘟疫

清华新闻网5月15日电 5月7日下午,“春风讲堂”系列讲座第十四讲由中文系副主任李飞跃副教授带来题为“疫气、瘟神、驱傩——古代文学的瘟疫书写与想象”的专题报告。他结合古代文学作品,包括《山海经》的异禽怪兽、建安文人的生命自觉、《水浒传》的天罡地煞、明清传奇的斋醮科仪、民间文学的神祇谱系等,介绍了古人围绕瘟疫产生的情感与记忆、知识与信仰,以及人们从瘟疫中认识自然、自我的镜鉴与省思。

李飞跃作讲座

李飞跃首先介绍了《现代汉语辞典》中对瘟疫概念的解释:“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李飞跃认为,疾病特别是传染病,“乃是人类历史的基本参数和决定因素之一”。瘟疫就像滤网,“通过消灭一部分文化的创造者形成现有的文化形态,通过消灭文化的讲述者选择对于文化的记忆。”他认为瘟疫是史学家的“漏网之鱼”,文学家的池中之物。很多文学现象、文学作品、文学活动,都和瘟疫有所关联。我们之所以在看文学作品时对瘟疫没有很强的印象,是因为对于瘟疫的记载以及历史书写方面有个传统,叫常事不书。李飞跃通过分析一些历史事件,表示当流行病确实在和平或者战争中成为决定性因素的时候,对它的强调无疑会弱化以往有关历史的解释力,所以史学家总是有意无意地低调处理有关瘟疫的事件。

紧接着,李飞跃从造字的角度解读了中国古代对瘟疫的感受。叁千多年前的甲骨文里已经有很多对于瘟疫的记载,它的名字多种多样,比如“蛊”“疟”“厉”,这几个字都带动物偏旁,例如虫字旁,这说明了先人认为瘟疫是和病毒、毒虫有关的。瘟疫和人有关:“瘟”繁体字里上面是囚的人,是奴隶;“疫”是军事。这样的造字提醒我们,古代对瘟疫的认识有两个特点,即通过动物传染给人和通过人的聚集暴发。中国古代给人看病就像驱鬼一样,叫做“巫医合一”,通过投掷击打来赶跑人身上的病毒。

李飞跃表示,古人无法很好地直接认识瘟疫病毒,所以他们就把动物想象甚至直接等同于瘟疫,或者把瘟疫想象为鬼神。“清华简”第一辑里有一篇叫《金滕》:“尔元孙发也,遘害虐疾。”这个疟疾在古代的写字,上面是一个“虎”,下面是一个匕首的“匕”,其实代表一个人,表达的是虎吃人的形象。《山海经》中有大量对疫鬼想象的记载,其中一些形象在后来的文献里也能看到。

讲到疫鬼形象的传播,李飞跃表示需要引入禽流感和六畜瘟”的概念。禽流感从感染到发作一般七天,中国古典文献里有“七日来复”“七日自愈”的说法。一些文学作品,例如《女仙外史》《篙里行》《死鼠行》《儒林外史》《叁国志平话》中,都记载了瘟疫爆发的惨状以及对古人生命、肉体乃至精神的伤害。疫气影响了传统节日文化及诗歌创作,瘟神是散文尤其小说中的常见形象。《聊斋志异》《西游记》《齐民要术》《搜神记》中记载了一些瘟神的形象,例如六畜瘟神、弼马温等。有意思的是,瘟神形象诞生之初是害人的东西,最后却变成了人们祈祷救人的对象。例如财神爷赵公明就是从瘟神而来。瘟神经常是黑脸,这种形象在《水浒传》里也有呈现:《水浒传》里对宋江和李逵的面貌描写尤为强调黑脸,另外,宋江的字就是公明。很多地方瘟神的雕像都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就是“面上黑”,这是一种染上瘟疫的写照。

瘟鬼肆虐之后,就要驱。古人认识到瘟疫是没法消除的,只能把它赶走,所以《论语》里记载古人驱鬼的办法叫傩,乡人傩就是驱除疫鬼,《周礼》里很早就记载了方相氏驱鬼的故事,“索室殴疫”,也是通过殴打,所以殴打后来跟医也是相关的。这样的记载,后来在宫廷里和民间也大量存在,例如《乐府杂录》《东京梦华录》《点石斋画报》等。驱傩对我们理解古代的戏曲有非常重要的启示。瘟疫对诗歌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对于传统节日的诗歌描写里,例如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屠苏酒相当于当时的疫苗,可以让人免疫;放爆竹的传统也和去瘟疫有关。很多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也与瘟疫有关,例如二月二引龙回就是杀虫,叁月叁上巳节祓禊於水滨,五月五端午节缠丝带等等。

李飞跃指出,面对瘟疫,很多文人都给予了关注。魏晋南北朝瘟疫流行时,很多文人写了养生的着作。中医从华佗、张仲景的时代偏重临床医学转向汤方药剂之学,也是和文人介入有关的。瘟疫对人们产生了很多影响,对文人心理造成的创伤特别深。古代文学作品里,惩恶扬善、渲染因果报应是常用的桥段。在疫病面前,人们平时所追求的金钱、美貌、健康都不值一提。瘟疫可以还原世界的荒诞本质。面对瘟疫创作的文学作品,比平时可能要虔诚得多。很多文学上的意象风格,比如西方的荒诞悲剧、浪漫主义等,也是和瘟疫有关的。

李飞跃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瘟疫不是病毒来到我们这里,而是我们干扰到了病毒。细菌和病毒是地球上真正的原住民,在人类持续的入侵里节节败退,并不断以其构造简单、变种容易的特性,重振旗鼓。所以我们看文学上瘟疫的故事有这样的感叹,历史不会重演,但历史会押韵。如果我们把很多事件放到历史的延长线上,放到文学的辅助线里,对现实可能会有更透彻、更深刻的认识。瘟疫让人类社会重置,让历史文明不断迭代;同时,人类也让瘟疫不断升级。物质的瘟疫可能引发精神的瘟疫,即恐慌、歧视、谣言和污名化。物质的病毒(“疫气”)和精神的病毒(“戾气”),二者同样可怕。李飞跃最后说,西方有个神话叫潘多拉的盒子,宙斯把仇恨、瘟疫、灾难通过潘多拉的盒子释放到人间。但其实众神在盒子底下还放了一样东西,叫做希望。瘟疫的盒子摧毁了一些,也将重建一些。让我们共同驱除戾气,释放希望!

背景链接:

“春风讲堂”系列讲座以雨课堂形式面向全校师生直播,旨在使清华学子不仅具备临危不乱、从容应对的勇气,更具有古今贯通、博学中西的“全人”通识素养。为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讲座通过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官方微博、抖音号、快手号、叠站号、百家号、新华网客户端、央视频等平台同步对外直播。

“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校歌里的这句歌词,每每成为清寒岁月里最温暖的声音,回响在清华人耳畔。“春风”既是“春风似剪刀”的力量,剪除病毒滋生的余孽;也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情,化作滋润人心的甘霖;还是高挥春秋笔的气度,在历史的语境中体认当下的世界与国族。“春风讲堂”恰是源自清华人对于“春风化雨”“自强不息”的重新阐释。我们希望,知识的理性和行动的勇气,终将如春风驱散笼罩大地的阴霾;而百年的清华,期待在春和景明之日迎候学子归来。

供稿:教务处

编辑:李华山

审核:程曦

2020年05月15日 14:58:4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闻中心版权所有,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