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之我见 我见之为学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在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学风建设大会上的发言
学生代表、土木系2015级直博生 郭宇韬
?学生代表郭宇韬在学风建设大会上发言 李派 摄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大会。我是来自土木系直博五年级的郭宇韬,导师是聂建国教授。在此我想分享我和导师之间的一些故事,也谈一谈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治学为学的一些体会。
传道授业解惑,聂老师首先为我指引的是一条大道。大四时我与聂老师的第一次谈话中跟他请教未来发展,我说自己目前未曾尝试尚不知如何选择。聂老师说没关系,不同的道路都是建设国家,都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以后你会对社会和自身有更深的认识,也会知道哪里需要你,到时候要记住初心。读博后聂老师给予我很多人生方向的引导,&濒诲辩耻辞;工程科技源于工程、服务工程、高于工程、引领工程&谤诲辩耻辞;,他说只有自己深入其中,才会知道究竟有什么问题,又该做些什么。我在博一的时候参与到武汉天河机场马家湖跨线桥的研究设计中,聂老师多次派我去参加评审会、进行现场考察,归来后反复讨论。&濒诲辩耻辞;有些问题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为造成的,我们作为一名工程师一定要有专业良知、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不能制造问题再解决问题。&谤诲辩耻辞;我渐渐明白,一个行业的进步,是需要各个相关的部门、人员共同努力去推动的,聂老师对于职业选择上的宽广胸怀,对于学生的多方位的支持,其实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
聂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地影响着我。他强调创新,我的第一篇论文组合结构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便是课题组在相关领域的初次尝试。最开始是一个工程问题,从工程问题中延伸出科研问题,聂老师全程悉心指导。文章成型后聂老师逐字逐句地修改,前前后后改了3遍,短短6页的文章修改多达301处,可谓字斟句酌,用心良苦,让我知道了学术论文写作中的严谨性要求之高。聂老师细致入微地为我改正了文中的9个错别字,看着老师的修改痕迹,我感到非常愧疚,老师都有时间来进行这么细致的工作,我为什么不自己多检查几遍,改正这种简单的错误呢?从那以后我便养成了仔细斟酌的习惯,在后来的科研工作、和与师弟师妹的交流中也不断追求这种严谨。这篇文章后来有了更深入的发展,我国目前正在建的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原计划采用传统混凝土结构,我们结合之前的研究,建议采用创新组合结构形式。新结构形式由于自重较轻,其在伶仃航道的疏浚量可减少500余万方,减少费用近10亿,极大地减少对珠江口海域的污染。但新型结构设计面临困难,原方案准备照搬日本的,聂老师认为我国在该领域应当有自主创新。他指导我进行其中受力机理的研究,这进一步成为我的博士课题。研究成果运用于工程,节省钢材近2万吨,产生了较大的技术经济价值。聂老师从来不问文章数量,只问科研价值、工程价值、社会价值,只问研究是否有创新和提高,是否有利于国家和人民。他曾指导我进行国防项目导弹发射井和空军防护门的研究,成果不能发论文,但却意义重大;就在昨天我们还在讨论新型装配式结构,分析这项新技术对于业界的意义。
聂老师对于专业的热爱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他有一台照相机,每到一个地方出差,总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到附近的工程项目考察。听聂老师讲课我感慨其中案例之多,后来我才知道那些照片都是他自己拍来的。有一次工程现场的人跟我说,几十米高的桥台聂老师非要亲自上去,全过程他们紧张得不行。聂老师思考问题非常投入,甚至忘记了时间。有一次我们讨论问题暂时无果,却在另一次讨论其他事项的时候,他突然恍然大悟地说:&濒诲辩耻辞;这不是受弯问题而是冲切问题!&谤诲辩耻辞;当我反应过来老师意思的时候,我发现老师的喜悦是那样的简单纯净,我想赤子之心大概便是如此吧。忘我的工作难免会影响身体健康,我常为聂老师的眼部问题担心,还好老师会偶尔和我们一起运动,说医生叮嘱他这样更有利于工作。
有一项调研问如果把导师比作一种动物你如何选择,我选了大熊猫,不仅因为聂老师的研究于社会而言十分重要,还因为聂老师平易近人,可爱可亲,总是在生活上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聂老师可谓是课题组的八卦中心,对我们的个人情况了如指掌,我们甚至怀疑他专门设置了情报人员。聂老师热衷给单身同学介绍对象,虽然成功率不高,但也乐此不疲。聂老师还喜欢做饭,有一年女生节和我们一起下厨,一边炒菜还一边跟我们说做研究就像做饭,要抓关键问题,拿捏火候。我常在学堂路上碰到骑单车的聂老师,略显斑白的头发非常整齐,我从背后一眼就可以认出来。每次打招呼说到回去做饭,聂老师不免又要与我分享一下相关心得,说做鱼要怎样入味,说豆腐怎样煮口感比较好。然而聂老师的背影,在我的眼中越发显得高大,做大学问如烹小鲜,他让我看到的是白发丹心,是家国情怀,是广阔蓝天。
不止是聂老师,这种严谨、务实、求真的治学精神在课题组传承。我在国外访学时曾与正在做博后的师兄讨论学术问题,他建议我如果觉得意义不大,那么不如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濒诲辩耻辞;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那还是弃了好&谤诲辩耻辞;。师兄虽然文章不多,但每一篇的难度都很大,27岁的他现在已经入职浙大成为博导。不仅是我所知的,在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像聂老师这样,将一种或许可以统称为&濒诲辩耻辞;清华&谤诲辩耻辞;的精神用自己的言行去传承。受恩于师,自不敢忘,我也成为了一名辅导员,希望将自己学得的一点东西传递下去;我也希望在未来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能为行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为学之我见,其实是我见之为学,这种种热爱、付出、笃定、坚守、初心,只有自己见到,才体会到其味之真,其意之深。读博这些年,我看到的和学到的,是细致严谨,是不断创新,是朴实无华,是见微知着,是如水一般的纯净,又如火一般的热情,是一颗赤子之心。这些精神,一如聂老师的背影,将成为我未来道路的指路明灯。
谢谢大家!
(清华新闻网12月1日电)
编辑:李晨晖
审核:吕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