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来做客时事大讲堂解读传统文化与价值观
清华新闻网12月19日电(通讯员 李龙)12月16日,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国学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授陈来做客时事大讲堂第164讲,就&濒诲辩耻辞;传统文化与价值观&谤诲辩耻辞;的话题展开深入解读。

陈来教授在演讲。李龙 摄
陈来首先对习近平总书记纪念孔子诞辰的讲话进行了简短的解读与总结,并提到,这次讲话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他认为,这个关系重点是要解决&濒诲辩耻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根本和精神命脉&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世界文化命脉中的根基&谤诲辩耻辞;以及&濒诲辩耻辞;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谤诲辩耻辞;这叁个问题。
陈来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叁个层面即&濒诲辩耻辞;国家层面&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社会层面&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个人层面&谤诲辩耻辞;依次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他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主流的治国理政的四个命题:&濒诲辩耻辞;以人为本&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以德为本&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以民为本&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以合为本&谤诲辩耻辞;。在社会层面,他提出了代表中华文化价值偏好的四个&濒诲辩耻辞;先于&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责任先于自由&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义务先于权利&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群体高于个体&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和谐高于冲突&谤诲辩耻辞;。在个人层面,古代对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是&濒诲辩耻辞;仁义礼智信&谤诲辩耻辞;,并称五常,具有普遍性和普适性。

时事大讲堂讲座现场。李龙 摄
陈来还就近代以来传统美德和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与转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他指出,自清王朝之后的中国政府在破除旧的东西之后针对社会、国家提出一些新的道德标准。他提到,中华民国政府曾提出过以八德&濒诲辩耻辞;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谤诲辩耻辞;为道德标准,在中华民国之后孙中山也提出了&濒诲辩耻辞;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谤诲辩耻辞;的道德标准,并为南京政府继续提倡。
在讲座最后,陈来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超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的魅力并具有当代价值,我们今天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割裂的,而是延续的。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华文化、中华美德和中华文化价值观的体系做的一系列讲话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基本价值观作为基础和源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一定要以中华美德体系的传承和实践为条件和落脚点。
时事大讲堂是由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校团委宣传部主办的形势政策讲座平台。自2004年成立以来,秉承&濒诲辩耻辞;时效性&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高端性&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权威性&谤诲辩耻辞;的宗旨,通过举办各领域权威专家学者的讲座,帮助在校学生了解时事政策、社会热点和理论前沿。
附 主讲人介绍:
陈来,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国学研究院院长,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全国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冯友兰研究会会长,朱熹研究会会长等。学术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现代儒家哲学,其研究成果代表了目前本领域的领先水平。
学生编辑:小西&苍产蝉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