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灾区 坚守承诺
——记2009年度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十佳紫荆志愿者”邓博韬
■校团委志愿服务指导中心 狄韵
邓博韬
微笑是他常有的表情,乐观是他豁达的心境,奉献是他无悔的付出,志愿是他坚守的承诺。他,就是来自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微电子所2006级硕士研究生邓博韬,自信而不自负,健谈且颇为幽默。“老实说,我都记不得是什么时候参与第一次志愿服务的了,刚开始的时候,有可能就是好奇,或者可能就是觉得几个同学一起干比较有意思,反正就去了。”他微笑着坦诚相告。而事实上,在清华园充实的学习生活之余,他忙里偷闲地参加了一系列的长期志愿者活动,如松堂志愿活动,星星雨志愿活动等,其中他最引以为豪的是为期半年多的“汶川灾区学生辅学活动”。
“只要有希望就撑下去”
从2008年10月起,邓博韬就开始参与到了灾区学生的辅学活动中,从最初的“单人挑大梁”到后来建立辅学团队,这期间他既要负责孩子们的课程答疑,以及他们的心理、生活方面的工作,同时又要作为志愿者团队的协调人负责团队的组织协调工作。“回想起来,最大的困难,不是没人没时间没钱,而是失去信心。一旦失去了信心,就会觉得做的事情很难,难以继续下去。不过面对困难,志愿者们的做法最终都是一致的——只要有希望就撑下去。”这句话也是他给灾区孩子的承诺。在参加辅学活动的过程中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承诺,尽最大努力帮助这些来自汶川灾区的孩子们,陪他们聊天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淡化地震和离乡带给他们的伤痛,放一些励志类的电影,说一样的四川话以及和他们相似的经历。
寒假期间,邓博韬还载着孩子们浓浓的思乡之情奔赴四川灾区拜访他们的家人,尽力带去了孩子们在北京的资料,描述了他们在北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带去了他们对家人的问候和祝福。为了给在京的孩子们一个惊喜,他还不辞辛劳地去了地震现场,“我把这些做成了一些简单的顿痴,这几乎成了第二学期开学后前几个星期中他们最爱看的东西”,他告诉笔者。
“在这些志愿活动中,我逐渐感受到,从事志愿活动不仅仅在于做事,更是在于做人。每一次服务,都是我理解他人、认识自我、参与社会的过程。在志愿活动中所收获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所收获的对自我的认识,所收获的对于社会百态的理解,我们的付出是微不足道的,却是值得的。很多时候只要认认真真地去投入,那么付出和参与本身就是一种收获。”他这样说道。
“承诺,给了我坚持的力量”
当问到是什么支撑着他长期参与志愿活动时,邓博韬给出了简短有力的回答:“信守承诺!”这是他对自己志愿工作的诠释,也是他为人做事的不二准则。
“一开始的时候,是对自己的承诺,做事情要坚持,要善始善终。后来,是对服务对象的承诺。我需要用行动告诉他们,我很在乎他们,也希望他们能够找回自己的勇气和乐观,或者能够相信我们可以提供长久的志愿服务,同时在这样的互动的过程中,我也会因为他们给我的种种反馈和感动而增加动力。”他郑重其事地说,“再后来,还因为对团队有承诺,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单纯的辛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他还提到了一个令自己十分感动的小细节,“去参加孩子们的活动,他们会要求我和他们坐在一起(别的学校和组织的志愿者是有专门就坐区域的),说这样会有安全感。”
对他来说,志愿服务就是一种承诺,困难重重却意义重大。志愿活动让他学会理解自己和他人,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参与社会。志愿活动带给他的不仅仅是一份充实,还有一份快乐。
“我不忘记别人,别人就不会忘记我;我善待别人,别人就会善待我;我对别人微笑,对人就会对我微笑;我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他人就会在我需要的时候出现。”
“任重道远”
对于志愿活动的展望,邓博韬踌躇满志地说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的志愿活动一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虽然目前中国志愿服务还没有形成普遍的社会风气,甚至社会上部分人对此存在误解,但是社会对志愿者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他认为,每个时代总有每个时代的特点。现在的年轻人既不用时时警惕着民族危亡,也不至于有卷入某些运动的危险,有更宽松的环境,有着先辈们没有的信息获得能力和接触面,因此青年一代更应当肩负自己的社会责任去做一些力所能及小事情去谋求自己和周围环境的融合。而青年的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也会推动社会朝着更加尊重个体、更加重视共同的社会责任的方向进步。
“我自己的展望是,希望我每年都可以保持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他这样要求自己,“在主动参与做这些小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对周围的环境、身边的人的感知和理解会进一步的加强,也有利于我们更深刻的认识自己,找准自己在这个社会和时代中的位置。”
如今,邓博韬已经毕业走向社会,而他带到社会当中去的,不仅是知识的甘露,更是紫荆志愿之花的永久芬芳!(编辑 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