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首场演练 清华方阵初亮剑
■通讯员 凌云 图/文
环境变了,动作变了,口令变了,甚至连地上的行进标线都在不停地变着……
纸上的方案变成了现实的行动,未曾预料到的变数突然发生在眼前,生物钟还没有从短暂的休假中改回来,通宵不眠中困意侵袭着疲倦的身体……
当一切的条件似乎都预示着不可能的时候,勇气和信心就是最珍贵的武器。也就是凭借着这股“亮剑”的精神,清华方阵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地完成了首次天安门演练。
清华的方阵经过天安门
出发前的隐忧
8月28日上午,西操,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可是方阵指挥部的老师们的心情却不像天气这么好。排面的波浪再次出现,甚至比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更为“汹涌”;很多中队还有同学没有归队,不少排面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缺口;有的同学无精打采,动作迟缓……显然,大家还没有从短暂的休假中调整过来,整个方阵的状态比15日沙河合练的状态差了很多。
吕冀蜀老师一会儿在方阵中做行进指挥,一会儿跑出来,拿着麦克风讲评。他的“黄金搭档”王和中老师前几天住院了,这个上午他正在做手术,术后还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回来工作。尽管有几位大队教练在旁支持,但吕老师还是有些孤掌难鸣,因为谁也代替不了王老师那么有气势的口令,那么雷厉风行的训练作风,那么丰富的经验。眼看就要演练了,缺少了王老师这位“主帅”,还真是让人担忧。
然而更让人担心的是更换了表演动作。总指挥部设计游行动作的专家们觉得清华方阵的行进间展开手持物的动作像拿着盾牌,不好看,经过讨论要求清华方阵更换动作。吕老师和指挥部的老师们一起讨论研究,制定了动作和口令的变换方案,将原本一步到位的展开手持物动作,变为分两步打开,并增加一个“一二叁四”的口令。新动作不如原有的动作干净利索,也不容易做齐,更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同学们适应。在上午的几次训练中,新动作成了影响表演质量的重要因素。可是在晚上的演练中,清华方阵要以新动作表演,到时候情况会如何,谁也说不清,又多了一层隐忧。
这次的演练是清华方阵从未经历过的盛大场面,20万游行群众集聚长安街,安检、交通、指挥调度、物资保障、应急处理,无不让总指挥部和各分指挥部面临巨大压力。一切的准备工作都在紧张的进行,传来的工作通知和消息时时在更新,临近出发,有些安排还是“不确定”的状态,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正在逐渐显露出来。
对于清华方阵来说,这注定是一次艰难的考验,我们要磨合的不仅是自己内部的小系统,更重要的是需要适应更为复杂多变的大系统。我们要适应更为嘈杂甚至是混乱的环境,要抵抗来自前面方阵和周边人群的干扰,要克服对新动作和新口令不熟悉的心理障碍,要应对可能发生的一系列的变数……
隐忧是不可避免的,但阻碍不了清华方阵前进的脚步;既然上了战场,就要排除万难,全力以赴!带着这样的决心和信心,清华方阵踏上了演练的征程。
模拟也认真
28日晚8:45,清华方阵南路队伍在综体集结。
“这两位同学,你们是南路的吗?”史宗恺老师在综体的南门口截住了两位要进场的同学,盘问道,“怎么现在还往里跑?”
两位同学支支吾吾地解释说,进入综体之后因为有别的事情,又偷偷溜出来了。
“过了这个门就是通过了安检,就是‘干净’的人了,不能再往外面跑了。”史老师认真地对两位同学说,同时也提醒了门口的保安,要特别看紧每个出口。这次虽然并没有放置安检的设施,只是模拟安检,但一切的要求都如正式的流程一样。也只有这样认真地去模拟,才能保证真正实施的时候不出差错。
10:20南路队伍登车出发。随后,北路队伍在综体集结。史宗恺老师和杜汇良老师在体育馆里作最后动员,要求同学们清楚自己的位置,要求中队长和车长清楚自己的人员,杜老师还念了一条指挥部发来的励志短信鼓励大家。
一路上,杜老师的对讲机不时地传来各个方阵向分指的汇报。
“四分指,四分指,我是虫虫方阵。我们集结的区域已经被上厕所排队的人占据,怎么办,请指示!”
“四分指,四分指,我是虫虫方阵,我们的队伍被别的方阵队伍冲散,请指示!”
……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层出不穷。虽然听起来让人忍俊不禁,但是笑过之后,每位老师都不由得担心,这样的情况也很可能发生在我们的身上。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次的磨合演练才能正常运行,而这第一次的演练,熟悉流程、发现问题、协调改进可能是比表演本身更为重要的目的。
迭罗汉似的睡姿
凌晨1:00,北路队伍到达建国门内大街,步行至东方君悦大酒店前的广场休整。同学们显得很疲惫,叁五成群地躺在地上或者靠在一起,多功能的手持物再次发挥了作用,有的同学将它当作被子盖在身上,有的同学将它当作褥子,铺在地上,还有的同学充分利用地形,将马路崖子当成了天然的枕头。也有的同学用吃零食和打扑克牌的方式驱赶着困意。一位身穿白色制服的食品安检人员走到人群中,检查同学们的零食袋子里有没有违规携带的食品。
路边的临时厕所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同学们结伴去上厕所。杜老师在出发前反复强调,任何离开队伍的行为都要请假,一个大队只分到十几张身份卡,供上厕所的同学轮流使用。
凌晨2点45,两路人马包抄彩车,在长安街集结整队完毕,跟随着前方队伍缓缓前进。一直保持神秘的彩车这次还是没有露脸,所有的方阵使用的都是替代彩车——插满彩旗挂满横幅的平板大卡车。彩车车长杨亚俊老师带领着十几位彩车工作人员列队在彩车两侧。
一位55岁的老师傅精神抖擞,提了提肩膀上的书包,问杨老师:“咱们今天推不推?”
“不推,不推。”杨老师笑着说:“今天由驾驶员驾驶。”
老师傅认真地点了点头,守在车尾自己的位置上。
亮剑天安门
凌晨3点钟,群众游行演练正式开始。
清华方阵的前面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密密麻麻地填充着长安街宽阔的街道,两旁的路口还“潜伏”着少年儿童方队。总有小孩子攥不住手里的气球,一会儿就升起来一支,高高地飘走,吸引了很多同学的目光。
与每次演练不同,这次清华方阵再也不是打头的了,前面有23个方阵,他们的行进快慢和路线调整无不影响着我们的步伐。尤其是前面的第23方阵,他们一会儿跑到左边,我们的队伍也跟着跑到左边;一会儿又跑到右边,我们又跟着跑到右边,反复几次调整,还找不准行进的标线。彩车似乎也不太适应行进的路线,原本已经对好了的标记和路线,突然发生了改变,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弯。彩车在调整,方阵也在调整,但是时间可由不得拖延,眼看到了东出发线,《祝酒歌》已经响起,同学们都很着急,有的同学在方阵中抱怨着“干什么呐?!换来换去的!”。但立刻有同学提醒:“对齐!对齐!走好了!”
踏着还有些凌乱的脚步,但还是洪亮地吼着“一——二——叁——四!”清华方阵踏过出发线。
清华的方阵走上了长安街
演练之夜的天安门华美壮观,彩灯勾勒出城楼雄伟的轮廓,射灯打在通红的墙体上,映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标语,分外耀眼。路边的树上缠绕着彩灯,天安门广场上灯火通明,一排排高架射灯打向长安街,灯光下走过欢呼的人群,沸腾的长安街像是在举行盛大的演唱会。
方阵中的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十分振作。尽快周围的环境嘈杂,吕老师的指令听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大家的精神都很集中,一旦听到前方队伍的喊号声,就立刻跟随着喊起来,喊得比哪一次都卖力,队伍中不时地有同学提醒着周围的同学注意排面。在一切客观条件都不令人满意的时候,我们也勇敢地亮出自己的“宝剑”,凭借勇气和信心,凭借对团队的信任和默契,认真而坚强地走下来。
任重而道远
8月29日凌晨5:00,几十辆大轿车缓缓驶入紫荆东北门,参加完演练的同学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学校,有的去紫荆园二楼吃免费的早餐,有的干脆跌跌撞撞地回到宿舍,倒头便睡。吕冀蜀老师吃完早餐,又匆匆赶去忙新生军训的事情,没有片刻的休息。
8月31日,一张方阵行进的技术统计表出现在吕老师的办公桌上,上面显示出清华方阵在29日的演练中整体进度慢了13秒。队首到达东华表快了2秒,到西华表快了1秒,到西疏散线由于前方的队伍有积压,慢了29秒。队尾到达东华表快了8秒,到达西华表慢了4秒,到西疏散线慢了13秒。从队首和队尾之间的误差来看,我们的方阵在核心表演区域中呈现出了“手风琴”式的移动,通过东华表时队形压缩了,通过西华表时队形又拉伸了,通过西疏散线的时候队形又再次压缩了。
史宗恺老师一直在主席台上观看,他评价方阵整体的表现不够理想,其中受到了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前方的方阵走慢了,导致我们的方阵在表演区内有踏步的情况。史老师说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们需要加强练习。
“我们的同学精神状态非常好,也很团结,这让我感动,也很有信心!我期待着我们的方阵在下次演练中有上佳的表现!”史老师说。
离国庆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任重而道远。接下来的几次合练,每一次都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们要做的就是反复磨练,做到一次走好,将“亮剑”的勇气和信心,化作战胜困难的智慧,将辛勤的汗水化作坚实的脚步,走出一个气壮山河的同方阵!(供稿 学生部 编辑 文洁 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