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南明:科学无国界
●学生记者 邵姝 徐雯 何冰玉
作为我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在赴美留学期间,赵南明发现生命科学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发展得非常快。1979年,赵南明给学校领导写信,建议恢复生物系。
1981年4月,赵南明结束进修回国,再次向学校呼吁重建生物系。当时,学校决定把清华从一个多科性的工业大学转变为以工科为主、同时发展理科、经管等新兴学科的大学。于是,复建生物系的计划迅速付诸实施。高景德校长牵头组成了规划小组,赵南明是其中最年轻的成员。
当时,生物系条件简陋、师资奇缺,困难重重。赵南明说:“我们不能跟着别的学校的老路走,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引进人才和培养新的人才。”赵南明打破束缚,聘请美国加州大学年轻华裔生物学家蒲慕明做生物系复系后第一任系主任,这种开先河的举动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2001年,学校决定建立医学院,赵南明参与筹建。赵南明说:“医学院是清华近百年历史上的一个空白,老清华也没有医学院,所以建立医学院的工作就更加艰巨。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一定会珍惜这个良好的发展机会。最令我高兴的是,当年生物系培养的一些学生已经参与到生命科学与医学的研究中,促进了这个学科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果。”
回顾30年来的历程,赵南明深有感触地说:“科学本来就是无国界的,跨国界的交流与相互学习是促进科学发展的极好方式。如今,我强烈感受到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这既反映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也反映了中国越来越自信,相信留学生会回国,因为国内完全有供他们施展的舞台。事实证明,回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