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上一份优秀的答卷
——记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1993级结33班
(本文撰写于1997年)
这是一份优秀的答卷!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结33班全体同学用青春和智慧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乐章,在人生的黄金岁月里奉上了一份可圈可点的完美答卷。全班32位同学来自22个省(市、自治区),在即将完成五年学业前夕,16位同学获本校免试读研资格,9位同学获本校外系读研资格。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32=1,这个在数学上绝对错误的命题,然而在结33班却是不争的事实。深入细致的情感建设是班级建设力量之源。4年前的1993年,32位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荟萃清华园,组成了土木工程系的结33班。如何让陌生的同学相识、相知并组成一个具有活力和凝聚力的集体?翻开结33班的相册,那丰富多彩的活动令人好生羡慕。入学后,第一个中秋节“月亮代表我的心”班级晚会上,能歌善舞的王开键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绘声绘色的小品逗得大伙前俯后仰,精采的节目一下子使32颗纯真的心靠拢起来,热闹的情景令到会的时任系党委书记史其信教授至今记忆犹新。新生运动会上,结33班活跃在操场上,场上场下的结33人只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为集体争光、为结33班的荣誉而战!
情感建设不是活动的简单堆砌,而是心心相融,亲如一家。国家一级运动员周双杰至今尚清晰地记得大叁那年暑假的119个日日夜夜。在高强度的训练中,他不慎受伤住进了北医叁院。经过检查,医生说必须做手术。从没动过手术的周双杰不敢告诉家里,怕父母担心,更怕影响自己的体育生涯。更巧的是,手术那天正好是周双杰21岁生日。回到病房一看,全班31个同学都来了。蛋糕、鲜花,簇拥在小小的病房成了节日的乐园。周双杰回忆起来说,“真是从没有过那样激动的时刻。开始住院的时候,远在哈尔滨的父母不知道,都是同学照顾我。天天都有人来陪我,帮我补课,改作业。中秋节也是全班陪着一块儿在病房过的,同学带来了手机,让我给父母打电话,告诉他们一切很好。同病房的济南泰山足球队队员李斌和世界武术锦标赛金牌得主郎荣标羡慕地说:‘你们这个集体真好’。”
“我是一个小分子,集体是大分母”。结33人深深的懂得这一道理,并身体力行竭尽全力为集体做贡献。1996年12月,结33班作为高校代表参加“北京市团支部综合素质擂台赛”。当时正值期末考试前的紧张复习期间,每天自习后全班同学苦练跳绳、俯卧撑;为查资料跑遍了图书馆和“一二?一”图书室。厚厚的《中国青年百科全书》,楞是被参赛同学一页一页啃下来;参赛那天,汪洋高烧39℃,脸都白了,在台上依然笑容灿烂;而且,在台上台下的“一、二、一”助威声中,他们竟然战胜了同场竞技的武警官兵。当主持人宣布“第一名: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结33班”时,全班欢腾了!回学校的路上,全班同学高歌《团结就是力量》。的确,团结就是力量!
翻开他们的班日志,“能够生活在这样的班里真是一种幸福”,“一个班级如此团结,每个人都真心相待,值得我今后一生去珍惜这份感情”。就是这样的集体,在你成功时为你喝彩,在你虚弱时给你支持;就是这样的集体,已经深深融进你的内心,无需掩饰和隐藏。就是这样的集体,给年轻的大学生提供成长的沃土,与之一同奋斗,为之哭为之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情感建设作为班级建设的基础使结33班走在一起,而共同的思想追求使得32位青年紧紧得团结在党的周围,“首要的问题是帮助大家树立求知成才的理想,培养爱国奉献的精神。爱国、成才、奉献是我们的共同理想”。21名党课小组成员成为班级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核心。
党员和积极分子作为班集体建设的核心和骨干,及时组织理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带动全班同学自觉提高思想素质。一次党课小组理论学习会上,班里第一个党员、系团委书记李楠同学因其它工作迟到了五分钟。会后,党课小组组长曹新宇对她说:“大姐,今天我要对不起你了,可该说的咱还得说。你是党员,迟到……”李楠诚恳地向大家道歉,当天晚上还交了份认认真真的检讨。也正是因为旁听了党课学习,一直自称“逍遥派”的张宇颇受感动,主动要求加入党课小组。经过认真学习和反复思考,他郑重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
结33班的党课小组认为,青年大学生就是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早在团中央发起“青年志愿者活动”号召之前,党课小组就开始带动全班开展志愿者活动,组织学有余力的同学到清华附中辅导中学生的外语,向他们介绍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实行一帮一结对辅导。一年后,接受辅导的同学百分之百考上了大学,大部分同学至今还和他们保持着联系。1996年的全校义务献血中,百分之五十的同学是无偿献血,党员全部是无偿献血;全班同学省吃俭用为希望工程捐款2000余元,其中包括学校发给“优良学风班”的800元奖金。入党积极分子、来自江苏教师家庭的李民伟同学虽然每月生活费不足100元,却悄悄“克扣”出一些,捐给福建南屏县的失学儿童。
大二开学初,党课小组请来了“国家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系主任刘西拉教授与大家座谈,结合当代大学生肩负的责任、报国成才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随后,党课小组组织大家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我的五年规划”。党课小组当时请来了全国人大代表、校党委书记方惠坚与大家谈党员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作用,勉励结33班的同学不要为“商潮”所动,要踏踏实实学习真本领,为将来的一飞冲天积蓄力量,方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工作,年轻人要沉得住气”。
“行胜于言”。清华人在80年代初喊出的时代最强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始终激励着结33班的同学,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党课小组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1995年的社会实践中,根据调查统计得知,中国目前建成叁十余座超高层建筑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外国设计,而且大部分采用的是外国钢材。原因是中国的钢材品种单一,质量也难以满足较高的要求。这一调查让大家感受到空谈绝对不能承担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只有认真练好基本功,掌握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才能担负起伟大使命,无愧于国家和人民对清华学子的殷殷期盼。带着这一想法,入党积极分子李民伟同学只身前往长江叁峡,亲身感受了20世纪中国以至于世界的最伟大的工程,在工地上,他和工人师傅们同吃同住,在最基层从一些最基本的工作干起,工地师傅对他翘大姆指,“不愧为清华人,实干!”
实实在在的社会大学的教育撞击着年轻的心灵,被激发的爱国热忱和创造热情成为学习中不竭的动力。爱国成才,结33班的同学就是这样从实践中学习知识,又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从社会中吸取知识,又利用知识为社会服务。这也正是现代青年知识分子所应遵循的一条成长之路。人生漫漫,选择什么样的道路?结33的同学不会忘记今天这个集体给他们的起点,并以实际行动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是一种精神,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它激励着一代代清华人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开拓进取。“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成为清华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以前在家时最爱的是江南的拂风垂柳,到这儿以后我爱上了清华园里冲天向上的挺拔刚健的白杨。那白杨促使我积极地生活”,来自江南水乡的董晓静这样说。
求学,首先要有对专业的热爱和投入,要有对自己未来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结33班,每个人都能跟你把“土木”侃得头头是道:桥梁结构、建筑施工、高层建筑,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运用……去年,为配合系庆70周年,班里承办了土木工程大型图片展。32位同学跑遍了图书馆、各教研组和校外的设计院、交通部、市政局、建筑公司,查找图片2000余幅,精心制作出15块全面反映我国土木工程发展与成就的展板。刘钺强说:“现在更深刻地体会到祖国的土木工程事业需要我们去奋斗。”
求学,是永不以课本知识为满足,求的是分析综合和独立思考、协同合作的能力。重视实践和科研是结33班学风建设的特色。结构设计大奖赛是清华园中的一个特色节目,旨在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结33班成为这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历届比赛都有二十几位同学参加,他们三、五人一组,分工协作,用普通的图纸制作出一个个构思新颖、别具匠心的桥梁模型。其中,王勃等同学捧回一等奖和特别创意奖。在基础课、专业课学习连续四年全年级第一的基础上,他们提出“到实验室去,到工地去,到教研组去”。“SRT”(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计划是清华独具特色的学生培养环节,全班共有二十余人参加了近十个课题的开发,有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有国际上待开发的技术前沿的课题,也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工程。所有这些工作,培养了同学们结合专业学习从事科学研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边干边学,为此他们比别人付出了多几倍的精力:曹新宇、李伟同学加入了工程结构教研室,在郭彦林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空间网架方面的科研工作,经常是废寝忘食,不知“今夕是何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学们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回报,所到之处,得到了教研组老师的一致好评。郭彦林教授高兴的说:“这些学生是我的得力助手!”
1997年1月,中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招收首批学生会员,全国总共28名学生会员中,就有10名是结33班的同学。作为见面礼,会员张宇等同学精心准备,拿出了南京长江大桥四车道改六车道加宽工程的方案设计,得到中国桥梁学会理事长范立础教授、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程庆国院士等着名专家的好评。
学以致用,是求学的根本。暑假是工程实践的大好机会,同学们主动联系,参加了厦门海沧大桥工程、南京市国税大厦工程、上海广大厦工程等十来个重大工程项目的设计。在工地上,同学们孜孜以求;拿着图纸和资料追着有经验的工程师、工人师傅问,回去再翻书查资料,好学和虚心精神让工人师傅感动不己。在工程实践的过程中,同学们的能力和特长也得到了发挥。张宇同学在清华学研楼工地实习,看到工地上技术人员在进行模板设计时,仍然采用手算,甚为不便,主动提出编制一个模板设计的程序。这个几千行的程序至今还在工地上运行着,有时张宇还会抽出课余时间做些维护工作。在工地上,中建二局的领导对王开健等同学的实际工作能力赏识不已,多次邀请其毕业后去那儿工作。
求学,未来的建设者需要有更宽广的专业面和综合能力,结33人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名同学在课余攻读了计算机、自动化、经管的双学位课程,3名同学拿到了计算机、经管学院的辅修学位证书。丁辉同学发挥自己自动化双学位的优势,在王际芝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项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测试与停机的单片机系统设计,毕业将被直接保送到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专业,由中科院院士直接指导,清华与中科院联合培养。经管双学位的郑毓煌同学利用课余进行多项公司管理调查分析,其论文《住房,把青年推向市场》刊登于《房地产世界》(国家核心学术刊物)、《房地产报》等报刊杂志,并获清华世纪房地产奖学金一等奖。在1996年的北京国际厂罢厂(智能交通系统)学术会议中,董晓静同学凭借其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日语以及熟悉的专业知识,为东芝等日本大公司的总裁出任口译,获得电子部交通部官员的称赞。
这群年青人,他们所求的,所学的,是永远也不会停顿和满足的。
计算机对于工科学生,就象文字对于文科的学生,计算机语言成为工科学生的表达工具。结33班,每位同学至少懂得5门计算机语言,而对于计算机语言更是如数家珍:C,FORTRAN,PASCAL,C++,VISUAL BASIC,JAVA,HTML,MDL,ADS,AUTOLISP,PROLOG,COBOL……
以求学为本,结33人求得实在,求得认真,求得圆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世纪的呼唤:21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我们该如何去做?
刘卫华等叁位同学前往江苏参加江阴大桥(我国目前第一大桥)的设计工程时,有限的行李中装着宋词和唐诗。他说:这是五年在这个集体中的收获之一。
水木清华的“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和大礼堂的“人文日新”,结33班提出了“不做机器的奴隶,做一个真正的清华人”的口号。
作为一所理工科大学,清华园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也一直有着浓郁的人文气氛。美丽可爱的清华园,曾经聚集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人士,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文学硕儒,为中华腾飞刻苦钻研的科学巨匠。清华的爱国主义传统和严谨求实的学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位清华学子。同学们站在三教前施 晃烈士的遗像前,全身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激动;默立在图书馆内清华校友中的一百多位院士像前,细数其中的土木工程专家、桥梁专家,体会出心头那份沉甸甸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闻亭前驻足,静听闻一多先生的心声“诗人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不禁浮想联翩,清华人的责任是什么?
“以中华富强为己任,为民族经济做贡献”!受这种气氛的感召,更是因为深刻地感受到自身成才的需要,结33人不满足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他们有着更为丰富的精神追求。翻翻他们的选修课表,每个人在五年中都选学了不下10门的全校性人文类选修课,涉及哲学、美学、文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其中丁辉、时黎卿同学选修的课程超过16门,包括《西方现代哲学》、《中国古代思想史》、《美学讲座》、《周易哲学与易文化》等。全班32人在五年中竟选修了叁百多门次的人文类课程。《邓小平文选》、《中国复兴与世界未来》、《人间词话》、《牛虻》、《平凡的世界》、《红与黑》这些着作在结33班中广为传阅,一场一场的讨论以此展开。
邱月同学一边攻读计算机双学位,一边将厚厚的《全汉赋》一页页读完,还挑出其中的精彩篇目与同学共读。丁辉最崇拜的是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国学院四大导师,常在宿舍扼腕而叹人文精神的失落与复兴。大二时,丁辉在班里开了一个读歌讲座,讲解自己对“一些诗歌的独到理解,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诗歌沙龙。当时,全班人人枕边都有一本《唐诗叁百首》。
兴趣的积累引发了才华的外展,同学们纷纷到校内外寻求发挥自己才华的土壤。清华林林总总50余个社团协会,结33班同学在其中担任过会长副会长超过一半。
王开健一进校就考入了学生艺术团的军乐队,参加了诸如45周年国庆的天安门欢庆等重大活动。在这支全国高校中艺术水平最高的学生艺术团体中,他一步一个脚印,从艺通社副社长干到校团委文化部副部长,成为这支队伍的佼佼者。更为难得的是,在这样繁重的社会工作中,他的四年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全年级第一。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区一个偏远山材来的韦宝同学,家乡至今还未通电。性格坚韧的他,五年来靠勤工俭学解决了自己的全部生活费。在这样的艰苦的条件下,他依然过得丰富而快乐。踢球很棒,是柳州地区高中联队的队长;写一手好字,系、校学生会宣传部都有他工作的身影。去年寒假他在北京打工没回家,春节全村竟然没贴上对联。
每天下午4:30,伴随着校广播台“走出宿舍,走出教室,去参加体育锻炼,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清脆的播音,和着铿锵有力节奏欢快的运动员进行曲,结33人走出来了,他们跑着、跳着汇入清华学子体育锻炼的洪流。周双杰同学利用自己的特长,组织起班里体育“困难生”,进行系统的课外锻炼,用科学的锻炼方法帮助同学提高成绩。连续四年的系运会,他们班都以绝对优势夺得男女团体冠军。
二十一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结33人不断地问自己、问社会,不断去寻求精神世界的丰富,寻求才能和技能的发展。全班有10名同学选修了二外日语、10名选修了二外德语。有6名同学利用课余学驾驶,先后拿到了正式驾照。现在班里谁的家长来北京,大家都可以骄傲地派出“专车”接送。“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含义有多么深远,全班同学谁都不敢轻易下定论,然而大家都在努力,努力使自己更完美、更全面。
结33班用自己的青春谱写着大学成才奏鸣曲,32个年轻人充满信心走向未来,在他们的心底,荡漾着这样一个理想:振兴中华,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