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实习生张涛:我是一支负责任的“传话筒”
●研通社记者 曾维康
张涛看上去有点黑、有点瘦,小小的眼睛透露出几分灵气,不算魁梧的身材穿着一件红色的羽毛球比赛服,这显得他在人群中特别打眼。作为一名奥运实习生,这件红外套不小心“暴露”了他的工作内容。
张涛是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航天航空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奥运期间在北京工业大学场馆做管理实习生。虽然他个子不高,“官”倒是当得挺大——场馆信息中心通信主管。这一头衔使得周围的同学都对他啧啧称赞,而他却谦虚地描绘自己:我只是场馆里的一支“传话筒”。
初出茅庐不空谈
2007年7月23日,张涛以一名场馆管理实习生的身份进入了北京工业大学场馆运行团队,被委以场馆通信中心主管的重任。面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当场馆秘书长把他介绍给场馆同事时,初出茅庐的张涛不禁红起脸来,腼腆地跟大家打招呼,逗得大家直乐呵。
张涛刚开始接手的工作主要是文秘和一些琐碎的工作,这也是由场馆管理这个业务口的特殊性决定的。场馆管理主要分为场馆运行中心和场馆通信中心两部分组成,主要起到协调各业务口以及传达领导层指令,配合领导工作的一个部门,所以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办公室工作。在团队成员没有进驻场馆之前,这两个中心是在一起工作的,因此即使作为通信中心主管的张涛依然要协助秘书长完成一系列办公室工作。在张涛看来,既然是协调工作,那么执行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的高低。所以每当他被分配到任务的时候,他总会拿“行胜于言”来鞭策自己,让自己记住“任何事情都不能光说不做”。
在好运北京羽毛球和艺术体操两次测试赛中,张涛被分派制定“赛时每日运行表”(顿搁厂)。在那里,顿搁厂是最有挑战性的工作,所谓顿搁厂是指将场馆团队每个业务口的每日工作时间节点汇集成一张大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初次接触这类工作的张涛有些不知所措,虽然想了很多方案,但一时间又不知道怎么入手。面对各个业务口提供的每日工作节点表,他看了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改主意,情绪渐渐变得浮躁起来。他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想让思绪平静下来。他仿佛叮嘱自己,“有志者事竟成,遇到困难时不是等待谁的帮助,期待什么奇迹发生,而是以一种坚定的态度,认真地去做事。”渐渐的,他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没用多长时间就把所有的业务口的重要时间节点挑选出来,绘成了顿搁厂的框架。
这件事让张涛很感慨,“顿搁厂的编制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这确实让我认识到面对一项工作,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他有多困难,而是应该静下心来一步一步地去做,而不是去空谈。”
苦中作乐行千里
在赛前的筹备期,张涛除了做好通信中心的筹备工作,还与通信中心经理王峰老师承担了场馆的宣传工作。说起宣传工作,张涛此前还没有深入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由于王峰老师经验丰富,所以给了张涛很多帮助。王老师告诉他,“做宣传工作是一个苦差事,需要把每个细微的环节联系在一起,最后才能做成真正的宣传材料,所以需要我们认真地对待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
由于是新手,张涛在制作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无论从新闻的采集还是从照片的收集,都遇到了很多困难。幸好在团队成员的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下,他也比较顺利的完成了任务。一段时间过后,张涛渐渐熟练起来,无论是图片拍摄还是图像处理,无论是平面软件的使用还是宣传文字的整合,他都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艰苦的付出也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他与同事合作顺利完成了内部电子杂志《羽飞艺扬》、奥运赛时快报《羽飞艺扬》和光盘《羽,飞扬》的编辑和录制工作;此外还承担了场馆全部的制度展板、宣传展板等工作。“这些都是我以前从来不敢想象的事情,但是我做到了!”张涛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有一件事让张涛至今记忆犹新。场馆筹备期间,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来场馆检查工作。在此之前场馆没有相关宣传材料,但是为了使刘淇一行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场馆的运行情况,场馆领导决定临时赶制出一套宣传展板。鉴于前期张涛的突出表现,场馆领导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他来做。刚开始张涛还感觉压力很大,但后来想到自己前期积累了那么多经验,只要肯用功,一定会做好。随后,按照领导制定的脚本,他带领一组成员按部就班地干起来,直到深夜终于顺利完工。
在张涛的实习总结上有这样一句话:“回想这一年间的心路,一路走来,经历过心酸与快乐,有成功的喜悦,有僵持的焦灼,但是当看到一张张鲜活的宣传材料浮现在眼前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你们所能看见的不仅仅是这薄薄的纸张上的画面,也不仅仅是字里行间中的内容;还有我们的工作,曾经付出了汗水,留下的是战友们永远的纪念。”
“传话筒”也有大舞台
虽然做了不少杂事,但张涛的核心工作还是在通信中心。通信中心(简称痴颁颁)的主要工作是管理通信中心的相关事务以及保持赛时通信中心的正常运转。
张涛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可以将通信中心看做是场馆的中枢神经,通信中心通过监听、记录、转接以及上报等工作,使场馆各个业务口发生的事件和问题能在第一时间传达到场馆主任层,便于主任层对场馆运行的了解,同时将场馆主任层的指令发布到各个业务口。”
在外人看来,张涛的工作性质就是一个‘传话筒’,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他却不这么认为,“如果能够有效地使用通信中心,那么将会使场馆业务口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提高很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痴颁颁的经理王锋经常对张涛说,信息中心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规范标准、注意细节,因为痴颁颁所传达的话语代表了场馆主任指令,在场馆运行中具有最高的效力,如果一旦出现误传,将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正是深知这一点,在羽毛球测试赛之前,张涛和同事特地观摩了一些兄弟场馆的痴颁颁运行状况,并根据北工大场馆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前期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规范用语和规范使用。为此,他专门负责制定了《北京工业大学场馆痴颁颁通话模板》,模板涉及到赛时集群通话中可能使用到的基本用语,这个模板作为痴颁颁志愿者和相关业务口工作人员赛时通话和播报的依据,是痴颁颁工作保持高效比可缺少的工具。张涛说,“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如果没有一个强制性的规范,会给彼此理解通话内容带来很大麻烦。”
张涛认为,在强调规范的同时,注重细节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主管,赛前工作做得越周到细致,那么赛时志愿者的工作就会越顺畅,痴颁颁的运行也就越平稳。”鉴于此,张涛在赛前主动编制了《北京工业大学场馆痴颁颁每日固定播报表》,这张表格根据每天顿搁厂内容将痴颁颁需要播报的内容写在上面,志愿者只要根据内容读出,便能实现各个手台中的播报内容统一,表现了集群发布命令的权威性;而且在播报的时候减少了志愿者思考的环节,有利于消息的快速发布和接收,降低播报错误率。为了使自己的工作具有更多的人性化内容,除了固定的播报任务外,张涛和同事根据实际情况在痴颁颁插播了一些温馨提示,如天气提示,防暑提示等等,这些温馨的提示给在艰苦工作环境下的工作人员暖暖的爱意,使工作气氛变得更加的和谐融洽。张涛说,“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收效却是巨大的,细节制胜,受益全局。”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光芒正在缓缓收起,和很多为奥运会服务的人们的心情一样,张涛的心情也是波澜起伏,正如他在实习总结中写道的那样:“当赛场的喧嚣渐渐淡去,当场馆的繁忙渐渐消逝,当同事的身影渐渐寥落,北京奥运会的脚步渐渐远离;但作为一名‘北京奥运人’,回想起一年来的快乐与辛酸,喜悦与忧伤,我心依然涌动如故,久久不能平息。”(编辑 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