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工程力学系优良传统 促进航院教学进一步发展
●符松
自2004年5月18日以工程力学系为基础组建以来,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航天航空学院定位于国家高水平、整合型的航空航天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及力学等相关专业领域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是航院一切工作的核心。
航院成立以来,本科教学工作继承了工程力学系的优良传统,并根据现代航空航天和工程力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教学领域中提出了创新的思维和理念,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了实践性教学,并已经取得一些重要成果。
航天航空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323名、硕士生118名、博士生190名。每年招收本科生85~90名,其中20名国防生和20名左右的航空、航天、兵器定向生。每年毕业的本科生人数约80人。每年面向本科开设的课程为77门次,听课学生总人数约为3600人次。担任本科生教学的教师人数近90人次,教学总时数约为3500学时。任课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授、副教授占90%以上。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使命。航院传承工程力学系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始终以育人为第一位,整个航院以育人为核心,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航院所设本科专业“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覆盖工程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叁个一级学科。航院的专业设置是建立在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充分吸收了美国、西欧国家的航空航天办学的经验,集航空、航天、推进等学科为一体,但在高年级阶段分别侧重向工程力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和航空航天工程叁个方向的培养,实现“通才”与“专才”的结合。因此,航院教学不同于国内传统航空航天院校专业细分的模式,不单独设立航空学院、航天学院和推进学院,而是类似欧美一流大学,在综合性大学的框架下办有特色的航空航天院系,充分考虑学院学生人数少、质量高的特点,重点放在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上。
结合现代航天航空的发展趋势与工程力学系的实际情况,航院提出本科毕业生的培养要求为:
* 具有现代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的基本理论,掌握所学领域的专门基础知识;
* 具有工程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 具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
* 具有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的能力;
* 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与综合能力,了解所学技术领域的有关管理和政策等知识,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哲学和艺术等。
航院的本科生培养计划重视基础知识的培养。在航院成立后培养计划调整中,加强了数学基础,部分学生可以选修基科班数学,提高了对数学基本功的训练要求。在宽口径、加强实践训练方面,航院的培养计划则既保留了力学和机械的特色课程,又新增加了飞行器设计、结构、控制等相关方面的专业课;既扩充了同学们的知识面,也完善了课程体系。特别是根据现代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趋势的要求,调整了信息基础与控制理论方面的课程。
航院本科课程设置以学校的基础课程平台、机械学院课程平台、航天航空学院课程平台课为基础,结合了宽口径专业教育。通过研究发达国家本科生航空航天课程的设置,我们发现,力学与热物理的课程依然是最主要基础,同时又侧重与控制和信息的结合。力学和工程热物理是现代科学技术中历史悠久、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具有技术学科性质的工科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可服务于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其中包括航空航天、机械工程、土木建筑、能源工程、核工程、造船、兵器、水电、交通运输、石油化工、冶金、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新材料研制、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等研究、设计和生产部门,以及担任高等工业院校的教师。航院的课程设置充分认识到了力学与热物理基础知识是航空航天的重要基础,而这一点恰恰又是航院的学科优势。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现代航空航天对控制与信息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信息基础与控制理论方面的课程。
航院视教学为本科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和管理,致力于培养和输送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具体表现在:
1、面向三航、国防和国家重点单位的人才培养 航院的人才培养和输送定位非常明确,每年邀请三航部门的领导与专家宣传和介绍三航单位,航空、航天、航海部门的主要设计与研究单位都到航院进行过宣传介绍和就业引导。同时航院将本科生的生产实习全部安排在三航等国家重点部门,开展航空航天节等宣传活动,让学生了解三航、熟悉三航、最终达到热爱三航,立志于就业三航。国家重点单位已经成为航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流。
2、基础力学与航空航天相结合 航院成立前,工程力学系已经具有非常雄厚的力学研究和教学基础,目前仍然承担着全校约2800人次理工科学生的基础力学教学任务。作为现代航天航空学科的基础,力学和信息是缺一不可的两大支柱。航院成立以后,吸收美国、西欧等国家航院的办学经验,针对培养目标调整了本院的培养计划。新的培养计划既保留了力学和机械的特色课程,又新增加了设计和控制相关的课程,如自动控制理论、信号系统、飞行器设计、飞行器控制原理等相关方面的专业课;完善课程体系过程中特别加强对航天航空方向有针对性的课程。在航院本科生的教学中,注重与航空航天相结合,引入航空航天的案例、习题和大作业,针对航空航天特点开展实验等。
3、重视课堂教学效果,教授亲自上讲台 航院每学年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率高达87.5%,在本科生教学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超过了90%。国家级教学名师范钦珊教授一直在本科生教学的第一线,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学院主要领导都给本科生开课。本科教学工作依托于航院强大的科研师资队伍。航院的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热物理均为国内重点学科,为本科教育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实现了高水平科研与本科教学的相互促进。航院的教师经常会把最新的科研成果体现在教学内容上,科研成果和科研设备也经常服务于教学。
4、积极拓展实践教学环节 为贯彻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实践教学对于工科院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航院在积极拓展教学实践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按层次可分为,专门的实验教学课程、理论课程附加的课程设计、集中安排在暑期小学期的教学实践、最终综合论文训练等实践内容。教改中实验的比重不断增加,利用“985”和“211”经费新建动力学与振动、工程流体和风洞等3个教学实验室,更新强度、电测和光测等3个教学老实验室。实验课程包括了基础力学实验、力学实验技术、热物理测量实验、振动量测。2007年,航院被评为“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航院将本科生的生产实习全面推向三航及重点部门,建立了清华首批5个本科生专业实践基地的其中两个。此外,还有与国外合作的专业实践,如本科生赴韩国KAIST进行专业实践交流等。2007年,航院成立了“学生航空创新实践基地”,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像空中机器人比赛、航空创新比赛、清华“挑战杯”科技竞赛、结构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全国航模设计锦标赛等。众多的学生在SRT训练中得到科研锻炼,并取得科研成果,有的还在SCI期刊上发表了英文论文等。
5、积极建设精品课程,形成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全院教师几十年的教学积累形成了多门特色鲜明、教学效果突出的精品课程。其中国家级精品课4门,分别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北京市级别精品课1门。众多的精品课程反映了航院对本科生教学的重视和教学水平。对本科生教学的重视,使航院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近3年来,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1人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人获得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4名教师获北京市“教育创新优秀标兵”称号,2名教师获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这些奖励充分反映了航院教师的教学效果。
在工程力学系的基础上,航院的教学正在稳步前进。近3年来,在学生对本科课程教学的多次评估中,航院教师的教学评估平均分数均超过了全校参评教师的平均分数且名列前茅,基本稳居学校前3名。我们相信,有工程力学系的优秀传统,航院的本科教学一定会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