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要求学科交叉的团队
●汪东升
热烈的鼓掌声,激烈的辩论声,不时传来的爽朗笑声……在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信息大楼里举办的信研院学术沙龙上,每个人都感受到一种和谐、融洽、向上的气氛。每周一次的学术沙龙,聚集了计算机、电子、自动化等不同专业领域的年轻教师。他们为一个个学术问题各抒己见,有时还会争执不休;同时,在这里他们也找到了合作点,找到了解决困扰自己的难题的思路。
学校成立信研院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探索适于凝练题目、凝聚队伍、凝结成果的重大项目培育、组织和转化机制,创造益于学科交叉融合、催生技术创新的氛围,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提供发挥才智、实现价值的良好条件。作为我校信息学科群的技术创新基地和重大项目平台,信研院成立五年来,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战略部署服务,面向产业发展和国家利益的重大需求,通过创造高水平成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技术创新、学科交叉、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共承担国家课题近60项,取得专利60余项。
为创造一个学术团体内不同学术思想通过竞争、选择、优化、融合而不断进化的自学习、自组织的发展模式,信研院锐意改革,建立并持续改进了对团队和个人的评价体系以及科研用房、招生名额等科研资源的分配方式,在重大项目培育和培养团队精神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在进行科研攻关团队建设的同时,信研院大胆尝试打造一流管理服务团队,2006年7月顺利通过滨厂翱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工作流程,使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快速提高,为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信研院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组建了一批多学科集成的创新团队和创新群体,形成了一种矩阵式、网络化的动态组织结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都是这个网络结构中的一个节点,既属于纵向的院系结构,又属于横向的研究中心。通过整合资源,形成了一支有竞争力的创新力量,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科研创新点,并不断探索适合交叉团队的机制与体制。形成了研究院内单位间、与信息学院各系所间、与校内相关单位间不同层次的合作交流与团队组建机制。这种跨单位、跨学科的合作与团队建设不仅有利于大项目的争取,在项目组织与实施上更显示了其优越性,同时也有利于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
信研院下设的各技术研究中心主要由不同专业的年轻教师构成,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核心芯片与基础软件是目前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信研院的操作系统与中间件技术研究中心(翱厂中心)和微处理器与片上系统技术研究中心(颁笔鲍中心)较好地迎合了国家战略需求,在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例如,来自微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等专业的一群青年教师和学生组成的颁笔鲍中心目前承担或参与着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863”项目和1项“973”项目,几年来共设计和试制6颗芯片。又如,翱厂中心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在面向普适计算的构件化基础软件平台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2007年2月成立的语音和语言技术中心是信研院最年轻的中心。中心成员来自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各院系相关课题组,以语音和语言技术的产业化为应用背景,在跨语种多平台语音识别、多生物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推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在中心成立的一年多时间里,已成功地申请到国家“863”探索类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制定了国家信息产业部《声纹识别技术标准》。中心与国内外知名公司,如滨叠惭、罢辞蝉丑颈产补、狈辞办颈补等进行了有效的产学研合作,积极促进了语音和语言领域先进技术成果的转移和应用。
网络安全实验室来自计算机与自动化专业的一批年轻人立足于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的主战场,对网络安全涉及的两大核心技术———网包分类技术和特征匹配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理论角度提出新的算法,并从实用角度进行完善和改进。他们推崇科研“题目从实践中来,成果到实践中去”;与滨苍迟别濒、闯耻苍颈辫别谤、狈贰颁、华为等国内外着名公司合作,成功申请到“863”目标导向课题,并把项目成果中一些算法方面的专利成功应用到网泰金安、清网数安等网络安全公司的实际产物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WEB与软件技术研究中心和计算机系共同承担了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数字图书馆相关课题,项目涉及图书情报学、教育、经济、法律、艺术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发范畴。因此,针对此课题信研院采取了灵活、务实的跨学院操作机制,与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图书馆等单位科研人员共同承担研发任务。该中心在电子政务方面的研究也充分发挥了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在信息技术、公共管理、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研发优势,为国家相关规划和标准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五年来的经验表明,学科交叉与融合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能够在找到新生长点的同时促进学科建设;团队建设是学科交叉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技术创新与产业结合是服务社会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