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
“最重要的是做一番事业”——访电子系国防班孙涛同学
学通社记者 何雪菁
“选择工作的时候,有些人看重待遇,有些人看重地点,我觉得最重要是能做一番事业。”带着热情爽朗的笑容,无111班的孙涛同学出现在我们面前。今年本科毕业的孙涛,即将进入部队单位——成都57研究所继续学习,对于自己的就业选择,孙涛感慨良多。
虽然国防生是定向培养,但他们本科毕业后可以有叁种选择:第一是由部队单位选送研究生,仍然在清华校内继续读研,导师、课题仍在校内,研究生的后几年在部队工作;第二是双向培养,部队和学校都为研究生配备导师,学生在部队内做课题;第叁是先在部队工作一到两年,然后再继续深造学习。在这一届电子系的国防班中,有不少同学选择了大城市之外的军工单位,孙涛更是选择了到远在西南的成都去工作。
提起自己的这个选择,孙涛说:“我当时倒没有考虑生活条件,最重视的还是单位的研究实力。”孙涛说,成都57研究所是实力很强的单位,以无线电研究为主,课题很多,资金也十分充足。正是这强大的研究实力吸引了孙涛,即使他也承认那是个偏远的单位,在生活条件上与外企和大城市有一定差距。他笑道:“我一心想去课题多的地方,这样可以做很多事情。”这句充满激情的话,道出了他想干一番事业的志向。
其实,在刚入大学的时候,孙涛也和其他同学一样,对以后的工作待遇,工作条件的好坏十分在意。而四年的大学生活逐渐改变了他的想法。“在哪里工作都有好的地方,也都有不好的地方,关键看你看重的是什么。”孙涛说。
大学生活中,孙涛印象最深的经历就是大叁上学期参加的电子设计大赛。当时他们小组的四个同学中,有两个同学因病退出,所以比赛的重任就落在孙涛和另外一个同学身上。那个学期的前八周,孙涛几乎把全部精力投入准备比赛,当时对硬件设计并不熟悉的他,花了大量时间读书、调试,而到了比赛的时候,他的机器人却出了问题,预赛都没有通过。当时孙涛无比沮丧,等待他的还有后八周的补课。用他的话说,那后八周补了一个学期的课,是比较“恐怖”的。而这次刻骨铭心的经历也让他明白,其实世界上80%的事都难尽如人意。“许多事情你做了很多准备,最后的结果也许并不像你期望的那样好,当然,也不像你设想的那么坏。事实总是一个折中的结果。”这时的孙涛已经可以坦然平静地说出这样的话。也是这样的经历,使他在职业选择上,对于工作后的薪水、待遇问题逐渐看淡,对事业的激情却被他保留下来,他真正看重的还是能否做出事业。
说起大学四年的成长,孙涛感触最深的有叁个方面:学习,业余爱好,以及人际交往。学习依然是他生活的重心,但大学生活也培养了他接人待物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塑造了他的一个业余爱好:打篮球。他的同学评价他是个特有激情的人,学习之余还能积极锻炼身体。孙涛笑言他当时接触篮球,仅仅是为了培养业余爱好,久而久之就能从篮球中参悟出什么东西来,比如团队合作,比如永不放弃。孙涛最崇拜的人之一也是乔丹。“最佩服乔丹的地方倒不是他的球技,球技只是他的一项业务,业务上能做到登峰造极的人也不少。我欣赏他做事的态度,球赛前的半小时他会思考和反省,在快输球的时候,他也会全力挣扎。”乔丹的精神带给孙涛很大的影响,这或许就是他能一直对生活保持激情的原因。
还有几个月,孙涛就要开始研究生的生活,他的未来将和部队紧密联系起来。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他对部队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他说,往常人们认为部队的约束多,条件差,其实是个误区。孙涛介绍,在部队中作研究,发展机会很大,容易找到课题,研究资金也较多。而部队带给他的最大好处,是“塑造人”。部队的严格管理能培养人的良好习惯,把在大学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改掉。他举了个典型的例子:大学时大家都习惯了熬夜、睡懒觉,而部队中一定要求规范的作息时间。也许刚开始会觉得这种管理很不自由,但久而久之就会感到这种生活习惯适应了人的生活周期,受益匪浅。
对出国深造,孙涛并不讳言,在部队的出国机会确实较少,他也希望出国去看看,但工作还是应该在国内。他说,决定留在国外的同学也是被国外的优厚条件所吸引,但大多数人还是希望为祖国而工作的。他很赞同一位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在生活条件、待遇没有本质差别时,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做事业。”毕竟对年轻人来说,生活待遇并不是亟待考虑的事,而创一番事业只能抓紧现在这几年,因此最重要的还是事业。“也许是现在涉世不深,以后我可能会在乎生活待遇的事,可是现在,我能想到的只是把事业做好。”他也会以这样的态度,去迎接他未来的事业。
(编辑 顾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