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
清华,圆了我的军人梦
——访水利系签约解放军总装备部某设计院硕士毕业生张琳
研通社记者 东山 摄影:郭海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职业选择,我选择去军队也是这样,其实并没什么特别的。只不过选择去军队的人比较少,我们就显得有些特殊罢了。”张琳的这段讲述看似轻描淡写,但这背后所蕴含着的东西是很多人都不了解或者是无法理解的。
第一次见到张琳是在去年的实践工作表彰会上,当时她作为优秀代表发言,随后校党委副书记杨振斌老师在大会上特意提到了她,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希望能够得到一个面对面采访张琳的机会,了解这位矢志不渝要去军队的水利系9字班的清华女生。
“做一个军人,这个梦想我已经追寻了七年”
张琳已经签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某设计院,说起自己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而奋斗的过程,她的话语中还颇有一些沧桑的滋味。拿张琳的话来讲,是“叁次机遇、两次错过”。
张琳在高叁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想报考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但那一年军医大学在北京没有招生,第一次机遇的错过让她非常失落。“说实在的,当时我上军校的兴趣比上清华还大,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上了清华是我人生的正确选择。”
考入清华之后的第二年,她听说清华有“国防定向生”的政策,当她兴冲冲来到学校有关部门的时候,却因为所学的专业不对口而又一次被挡在了军营大门之外。
在清华的六年之中,那个军人的梦一直萦绕在张琳心头,那种从军的渴望也愈酿愈浓烈。“每年新生军训的时候,我都会抽空到训练场地旁观看,那种军训的场面让人很舒服,可以说是一种军人独有的力量之美。”
第叁次真正的机会出现在她读研究生之后,当时全校的“启航计划”就业引导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同学毕业之后都选择到国家重点行业和西部地区工作,还有不少同学毕业后选择了军队。“看着这些师兄、师姐们在我之前跨入了军人的行列,我心里的那种向往又抑止不住了。我清楚记得在一篇启航人物报道中,力学系签约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王新峰同学说自己‘在酒泉呆一辈子也愿意’,这种精神令我非常的感动。”
“这第叁次的机遇其实是清华给我的,如果没有学校的帮助,我的军人梦恐怕就永远是个梦了。陈希老师亲自过问我的事情,杨振斌老师还专程帮助我四处联系、落实单位,就业中心和系里的很多老师也都为我的事帮忙想办法,真的从心里感谢这些老师,否则我的第叁次机遇就又要被错过了。”
“做一个军人,这个梦想我已经追寻了七年,很多人都和我说过两句话,第一句是‘我也从小就想当兵’,第二句是‘但我不知道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能不断坚持地向着自己的理想前进,这就是我这么多年来的一种生活状态吧。”
“几千个清苦的日子又算什么?”
“最初的时候,就是非常喜欢军人,觉得军人特别神圣,他们雷厉风行、说到做到,而且那身橄榄绿的军装也特别帅。但在当时,这些认识还是模糊的、也是挺感性的。”
是什么使她真正理性的选择了军人的职业?张琳再次提到了清华的就业引导和“启航计划”:“当时我正在做水利系的研团总支书记,参与了很多‘启航计划’的工作。近些年,学校号召清华的毕业生到西部去,到重点行业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在工作过程中也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引导,明白了军人就是我正确的选择。”
张琳清楚的记得陈希老师在研究生启航计划工作表彰会上对大家讲的一段话:“一个人对祖国和人民的贡献,重要的是取决于他毕业后所选择的人生之路。愈是艰苦的地方愈需要人才,愈能锻炼人的成长;愈是对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有重要贡献的行业和单位,也愈需要人才,愈能给有志者以广阔的事业天地。”
不久前,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上将来清华看望国防生,并举行了“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国防生座谈会”。张琳作为一名非国防生,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并受到李主任的亲切接见。“这次座谈会是母校清华在我毕业之际赐予我的一件意义深重的‘礼物’。李继耐主任希望能有更多的清华人能坚定的选择国防事业并建功立业——这正是我的心声。”
“我知道自己选择了成为一名军人,也就选择了一种以苦为乐的生活,但与人民对于军队的巨大信任相比,与祖国国防事业的伟大成就相比,这几千个清苦的日子又算什么?”
“一帆风顺不见得就是好事儿”
张琳在清华所度过的六年,可以概括为“先抑后扬”。
在刚进入大学的头两年里,她在学习上遇到了不小的困难,“拿杨振斌老师的话讲,我就是那种‘学习特刻苦,成绩特一般’的典型人物”,张琳自嘲的说。“不过我还是爬起来了,甚至向前迈了小小一步,我一直在想,这种支撑我前进的力量到底是什么。”
谈到这里,张琳用很多时间介绍了给予她莫大帮助的水利系丛振涛老师。“当时丛老师任水利系学生组组长。他给我上了迄今为止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堂课’。丛老师告诉我:作为一名党员,在学习上要力争优秀是很好的,成绩不好也许是方法不得当。但无论怎样,在这条路上走不通的时候,要善于拓宽视野,走走其他的路,没准儿原来的路也会变得畅通起来。”
“这一席话让我豁然开朗,心态的转变也让我越走越顺利了。”从那之后,张琳参加了校学生艺术团,成为曲艺队的首批队员。“直到有一天我成了曲艺队的支书,大家都亲切的叫我‘琳姐’,我才觉得自己是一个可以得到大家认可的人。”
随后的几年里,张琳还承担了很多的社会工作,她的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成绩排专业第叁、班级第一。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对于清华人,我觉得一帆风顺不见得就是好事儿,只有经过了挫折,才能真正锻炼不屈不挠的品格,这才应该是清华人最典型的素质。有时候我们无法理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只有经历了挫折、战胜了困难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含义。”
“亲人永远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前一段时间,我妈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上来就说‘你怎么那么傻,读了这么多年清华却又去当了兵,以后你们还能过上好日子吗?……’这让我着实郁闷了好几天,但我决心要和他们‘斗争到底’。叁天后,我妈妈打电话来,说那是在考验我,看我是不是能够经受住以后可能出现的压力,而他们将一直支持我从军的决定。”
“我从心里非常的感动。他们一辈子都是普通的工人,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从清华硕士毕业之后找一份薪水高的工作,可我选择了军人的职业,就注定了不会发什么大财,真有点儿对不住他们,但作为军人就必须懂得奉献和牺牲。”
“我的男朋友也在清华,他对我很好,也能理解我”,提到她的男朋友,张琳脸上流露出了幸福。“他在我从军的这个选择上一直坚定的支持我,有时候在我父母有顾虑的时候还去替我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他是那种典型的清华男生,他也做社会工作,所以也特别能理解我的职业选择。有时候大家都说我选择当军人挺不容易的,其实他比我还不容易。”
“等我入伍之后,他们就都是军属了”,张琳笑着说,“我的亲人永远是最坚强的后盾,我也会让他们看到支持我没错儿。”
典型的清华女生,非典型的北京女孩儿
“虽然我也挺能说的,但我不是典型的北京女孩儿啦,大家都这样说”,在穿着上,张琳很简练,与现在北京街头的摩登女孩儿风格迥异,甚至与清华校园里的很多女生相比,也显得朴素了很多。
“我感觉自己天生就是一个适合当军人的性格,因为我特别想让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有一个严明的纪律——这大概是我和现在的很多女生都不太一样的地方吧。她们可能不能忍受天天穿着同样的一身绿军装,但我能。”
不过,据张琳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介绍,她也喜欢叠叠厂星座版,也在学着穿高跟儿鞋,也曾经在学校研究生风采晚会上跳了一把火爆的街舞——毕竟,是一个青春的女孩儿。
相比起来,在张琳身上可以找到清华人的诸多典型特点。在学习上认真、刻苦,在生活中细致、踏实,尤其是清华学生的“双肩挑”、“又红又专”体现的更加鲜明。张琳本科时担任过艺术团曲艺队支书、系团委副书记,研究生的两年里做过水利系研究生团总支书记和研究生党建助理,期间由于工作出色获得了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等一系列荣誉。
“在清华的这几年里,我始终带着对清华、对水利系的感激而做着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我们工作的结果却是清华给予我的更多。不仅仅是这些荣誉和奖励,更多的是给我们烙上的‘清华造’的这个品牌,以及留在我们心里的清华精神。”
说起对未来的期望,张琳自信而且坦诚的说,“2004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里面的那位女军人——李鸿就是我的榜样!”
(编辑 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