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真情 收获感动
--访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侯晓明
●学通社记者 李文韬
一年的西藏支教生涯把“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侯晓明与雪域高原紧紧相连,他带回来的是学生送给他的1000多条哈达。
初到拉萨打开局面
“组织上对我们很重视,物质上和精神上都给了很大支持。其实更重要的是精神,没有精神支柱我们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侯晓明说,“拉萨那里冬暖夏凉,就是空气稀薄呼吸有些困难,但很快就适应了。”
侯晓明支教的是拉萨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几乎全部都是当地农牧民子女。西藏几乎所有中小学的老师都是从这里毕业的,可以说这所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对西藏教育水平的高低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学校由于国家支持硬件发展很快,但师资量薄弱,没有教授,教师中高讲的比例也不到10%。学生基础不太好,学校环境也存在一些问题。
刚到这里,开始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语言不通,交流不畅。当地的第一语言是藏语,汉语和英语对他们来说都比较生疏。所以最开始交流上存在一些障碍,不过时间长了就慢慢好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样把握当地复杂的社会关系同本职支教之间的关系。
“我们一年的支教对当地大环境来说是杯水车薪,但我们是发自内心的要为当地在教学、观念转变和文化传播方面一些贡献。”怎么样打开工作局面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不仅是因为对于当地环境的不熟悉,还有来自同学和其他老师的不理解。
面对困难和生疏的环境,侯晓明没有失落,没有彷徨,他先和清华同在拉萨师校支教的朱晓博一起找当地学校领导表明态度,然后尝试与年轻老师进行各方面的沟通交流。他们二人配合默契,很快便成为各自教研室内的骨干力量和优秀年轻教师的代表,他们也用点滴言行为当地教师树立了典范。
“拼命干,做到问心无愧”
“因为我们所教的学生毕业后都是要做老师的,所以他们素质和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西藏的教育。在那的每一天我们都力求以身作则,从细节上去引导他们影响他们。”侯晓明说。
起初是侯晓明被安排教计算机,后来侯晓明主动承担起了可以说最难教的两门课:数学和英语。学生数学底子都比较差,而英语对他们来说是第二外语。
“当时确实很有压力,走好第一步很关键。我们也没多想,既然来了就要进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好,做到无愧于心。”用侯晓明的话说那一学期他是拼了命的干。
一周原本是12节课,为了弥补上课时语言障碍的影响,侯晓明每天中午和晚上都加课,一天排的满满的。侯晓明介绍说自己带了3个班的课,数学作业批改时要把每道错题给学生们指出来并改正,一份作业大约要花10分钟,可以想象每周两次、每次150本作业的工作量有多大。
晚上还得备课,所以熬夜成了家常便饭。学生们有问题都是晚上在宿舍补,一遍不会讲两遍,两遍不懂叁遍……支教的一年中侯晓明没有迟到过一次也没有提前一次下过课。“我们必须以身作则,因为他们将来都是老师,我们必须为他们树立榜样。”当地复印费很贵,所以几千份资料和试卷都是从北京复印好了邮寄过去的,尤其在第二学期给他们上的英文版的数学教材。
“一学期下来,我瘦了20斤,整个人看上去都变了,还好我身体还不错,没什么事。本科期间我献过8次血,跑过两次马拉松全程,没有这么好的身体底子肯定是撑不下来的。”侯晓明笑着说。
在第二学期,曾经由于工作过度疲劳,侯晓明每天便血长达半个月:“学生们都来照顾我,当时很感动,咬咬牙坚持了下来,十五天一天课也没耽误。”
班主任:信任与责任
“初到时,很多老师在心里对我们的工作能力存有疑虑。”侯晓明说,“不过努力付出总会有回报的,渐渐地我发现自己无论干什么都顺利多了,说话也有底气了,工作局面也渐渐真正打开了。”第二学期侯晓明被安排做一个班的班主任,一个汉族老师做藏族学生的班主任,这在学校并不常见,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学校对他的信任和学生对他的爱戴。
为了更好的和学生交流沟通,第二学期侯晓明从专家楼里搬出来住进了学生宿舍。平时和学生们聊天交流,与大家处的很融洽,隔阂也逐渐消失了。
“与他们交流多了,发现我们和他们的思想上存在代沟,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老西藏精神’延续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能做的就是更多的去影响他们。”
播种真情 收获感动
学校10点下晚自习,侯晓明买了50根蜡烛,在闪闪的烛光中继续上课;
学生们中有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好,整整一个学期侯晓明和清华另外一位志愿者朱晓博把自己的饭菜留给他们,自己出去吃叁块钱一盘的扬州炒饭;
便血身体虚弱,依然坚持站在讲台上坚持晚自习;
长时间熬夜,一学期瘦了20斤;
长时间大声讲课,落下的慢性咽炎至今还经常发作;
……
这一切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要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清华,无愧于当地学生!”侯晓明说,“这些小事给他们的触动很大,我想触动才能让他们更好的对待自己将来的职业。”
临走的最后一天侯晓明还是像平常一样去上了课,晚上收拾东西第二天早上匆匆离开。学生们送给他的1000多条哈达承载了太多:“看着那些哈达,真的很感动,太多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也许是因为那份感动,也许是因为一份责任,侯晓明曾在暑假期间买好了回西藏的火车票想再回去看看他的学生们,最终因为事情太多而未能成行。“他们经常给我打电话或者写信,与他们间的感情真的很好,有机会我还会再去的。”他说。
选择即无悔
侯晓明曾做过系学生会文艺副主席,学生艺术团合唱队队员,带过两次“一二九”合唱,还参加过不少志愿服务活动。现在他是计算机系六字班辅导员。
“西藏一年里唯一耽误的可以说是自己的学业。第一学期全身心投入工作,自己专业方面的东西基本上没看过。但我不后悔,我觉得值。”
“一年对于我来说收获很大,思考问题的层面和深度都发生了变化。”侯晓明说,“人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要讲原则。清华人的责任与使命就是要影响周围人改变环境,个人成长只有与国家联系起来才能体现最大价值。遗憾的是我在西藏只有一年的时间,也许我以后还会回去。我不怕别人说我傻,我们国家需要这样的人。”
身在清华,他还是割舍不下西藏的学生们。在侯晓明写给学生们的长达6000多字的一封信里,有这么一段话:“你们都是西藏未来基础教育事业的希望。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我感到很多人心里对于未来无限的憧憬和梦想。在憧憬与梦想变成现实的磨砺和阵痛中,你们在一天天长大,成熟,变得更有自信。这很好,很好。无论你们以后分配到西藏的哪一片土地,都希望你们为了自己脚下的这片热土多多奉献,为了西藏基础教育事业的明天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乃至此生此世,付出你们应该付出的辛劳,换回你们应该得到的精神上的慰籍与欣然。”(编辑 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