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清华学子西部支教故事 - 正文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第二故乡

●张舒宁

  编者注:本篇文章为张舒宁代表湟源县参加西宁市“解放思想促发展,我为西宁作贡献”演讲比赛的演讲稿,在这次比赛中,张舒宁以初赛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复赛后,最终获得比赛第二名。张舒宁将所获奖金800元全部捐给湟源县巴燕中学图书室。

  张舒宁,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青海支队成员,曾任教于青海省湟源县巴燕乡巴燕中学。现在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人文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大家好,我和刚才几位上台演讲的选手不太一样——我不是西宁本地人,我从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来到咱们西宁市湟源县巴燕乡巴燕中学支教。虽然我不是西宁人,但我把西宁看作我的第二故乡,它给了我在我的故乡也没有得到的东西。

  我是杭州人,从小生活在杭州市区,因此以前我对“杭州市”的概念就是我所生活的那片市区。到这里,我才知道,一个城市不仅仅有市区,市区外还有县城,县下面还有乡。而且,我还切身体会到了,一个乡里的人,要去他的市区要经历一段怎样的路程:从西宁到湟源县的长途车,50公里的路程要开近2个小时,还有段坑坑洼洼的土路。到县城的时间如果超过了下午6点,就找不到车回巴燕了,只能在县城住店,第二天早起回去。于是,我体会到了那种早上8点出门、中午10点到市区,下午3点又得赶车回去的生活。这样的生活,相信在座很多在市区生活和工作的人都没有体会过吧!

  然而对于我在巴燕中学的许多学生来说,这样的生活都是无法想象的幸福。巴燕学区只有我们这一所中学,全乡15个村的孩子都到这儿来上学。很多学生都要走2个小时的路。去年冬天,零下20度的时候,他们早上5点就起床,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幕中上路,穿着他们父母做的小棉袄在一天中最冷的时候一步一步走到学校。自行车,是部分比较有钱的家庭的孩子才有的东西,不幸的是,很多路远的孩子家里没有自行车。这样的学生周一、周二、周四3天都住校。这几天的晚上,6点半到8点半是自习时间。244名住校生,集中在7个有日光灯的教室里。  有时候只有3楼的3个教室有电,而且也只是两叁盏日光灯能亮。我们去自习教室值班,第一天还带书去看,后来就不带了,太伤眼睛。但他们,就是凑在这样的灯光下挤坐在一起,学习他们的功课。住校学生午饭、晚饭都在学校吃,午饭是家里带的馍馍和学校里学生灶上烧的大锅土豆汤。村上几家蔬菜店,卖茄子、辣椒,当然也有绿色蔬菜——葱。

  我曾经到县城中学去监考,看到那里的学生穿着漂亮的运动鞋,用手指转着笔考试,不由得想起我的学生,穿土皮鞋或是棉鞋,没有人会转笔,但是所有的农活、家务活他们都会干。一个成绩不错的初一学生,手却像枯树皮一样苍老。  而当我看到这学期的北京出版的计算机课教材,更是哭笑不得——2/3的内容是和网络有关的。巴燕乡不通宽带,我们上网也得到城里去,这些孩子,更是只有在上计算机课的时候才看到计算机。所以,他们知道的很少,我们在上课时,认为是常识的东西,可讲了半天,发现下面没有反应,一问,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们对青海省以外的地方知道得太少。

  我常常在想,我们到底能为他们——这些家庭地址同样以青海省西宁市开头,邮政编码同样以81开头的孩子——奉献些什么。在他们的眼里,他们家乡那让我们陶醉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都是黑白的;在他们梦里,外面的钢筋水泥、冒着尾气的汽车,都是彩色的。他们的命运,可能就是在家劳动,到了岁数到学校接受9年义务教育,初中毕业或者初中肄业后,继续他们上学前的生活。开始抽烟、喝酒,慢慢娶妻、生娃,在这片土地上,一代一代地重复着。

  在杭州的时候,当我看到哪里又起了高楼,哪一条街又被装点得灯红酒绿,哪里的路又堵了,哪里的路又通了,我想,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然而在这里,我切身地体会到了,没有他们的发展,我们的社会不是真正的、和谐的发展。

  作为外来人,作为支教的志愿者,从我们的学长开始,就用课堂、报告会等等各种机会给这里的孩子们讲外面的世界,讲我们改变自己命运的经历,衷心希望他们也想去创造自己的未来,而不只是沿袭许多年来的命运。我们暗暗地想,他们的改变,慢慢地,也许会带来他们后代的改变,他们家乡的改变。有一次,我们让他们写作文,题目是“当我20岁的时候”,看到他们有的说在做歌星,有的说在做名模,有的说在做警察,更多的说在大学校园、在清华校园里。这时候,我们的心情很复杂。我们欣慰,因为毕竟我们让他们知道了外面的世界,而且通过我们的现身说法,让他们感到即便是清华北大,也可以去梦想。但我们更害怕——家庭月收入200多块的他们,所受教育没法和城里孩子比的他们,要放羊、喂猪、照顾弟弟妹妹的他们,就算考上了重点高中、考上了大学,他们又有多少真能走进这些他们梦里的那扇门呢?

  究竟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父老乡亲?改变观念,我们一直在努力,而改变他们的命运环境,则是更加根本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意。我们不会忘了他们,当他们需要时,我们愿意继续奉献,我们呼吁全社会一起奉献。(编辑周襄楠 )

2007年06月15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闻中心版权所有,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