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支教将成为我永远的记忆
●罗灿
罗灿,清华法学院2002级本科生,现为清华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青海队成员,目前正在青海省湟中县第一中学从事支教工作。
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身在高原于我来说是一个奇迹。从来没有想过会每天抬头就见到那么高远醉人的蓝天,从来没有想过走在校园会受到每个人恭敬的叫我老师的礼遇,从来没有想过会有生平第一届那么可爱的学生,更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对一群孩子产生这样热烈的感情。而这一切,现在都那么真实的发生在我的身上。在这片土地上,我付出过也收获过,我忧愁过也欢喜过,我生气过也感动过,只因为一群世上最普通也最纯洁善良的孩子,我的生活变得与众不同。
教学
去年8月,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来到支教地湟中一中。学校给我安排的是初二年级英语。第一次当老师,除了初上讲台的紧张,更多的是一种挑战。学生不适应英文教学,相互磨合的第一个月很艰难。学生对我用简单英文发出的教学指令,总是用迷惑甚至是茫然来回应。我犹豫了很长时间,是否该迎合学生的水平和要求,换成中文授课。但我想起了我初中英语入门之前的状态,努力就可以改变,需要的只是时间。于是,我坚持了用英语授课,一遍茫然就重复,再重复,最后才用中文说一遍。这样既能让学生有意识的培养英语听力,也能避免英语基础太差的同学跟不上教学。令我欣慰的是,现在班里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现在已经能很快听懂并做出回应。
第一个月的教学有些生涩,但我自认为非常努力,也足够尽心。但第一次月考的成绩很不理想,120分的试卷,班平均分只有五十来分。这个分数对于来自湖南的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很长时间里我都摆脱不了那种挫败感。通过与班上的学生的谈心,我意识到我的两个大问题——不够严厉和不够有耐性。我当时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要改变。我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勤能补拙。学校开展了新老教师的帮扶活动,我更努力地研究教材教案,每周坚持听指导教师和同组其他老师的课,学习教学方法。并且,我每天中午,放学后和晚上的时间都尽量留在办公室,以便学生有问题可以直接过来问。作业完成不认真的同学也一个个叫到办公室谈心,单词不会的同学一个个,一遍遍的教会,再背诵。我成了办公室里来的最早却走的最迟的老师。
付出就能获得回报,第一次全县统一的期末考试,我教的班获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这让我很是欣慰。
交流
在城市长大的我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的感受过山区孩子学习的辛苦。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施行免除了青海初中和小学孩子的学费,但学习仍然是来之不易的。不亲身感受,你永远不知道13、4岁的他们,稚嫩的身体承受着多大的痛苦。家不在县城的孩子很多,不在县城就意味着住在山沟里。对于这些山沟里出来的孩子来说,一个学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用可能是家里无法负担的,于是他们只能每天花两叁个小时翻山走小路来回。山是高原的山,对于我们来说,高原走平地太快就已经会大口喘气,爬山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而路,就是人踩出来的小道,倾斜度很大,只容一个人行走。这里的冬天10月就来了,很冷,天黑得早,路上没有路灯,下雪的时候地很滑,而他们必须早上5点起床,穿着单薄的衣服,忍受最低零下20度的气温,摸黑赶到学校。而中午没有时间回家,只能早上带馍馍当饭吃或者买一包一块钱的方便面干吃。
按理说,艰苦的环境更应激起学习欲望和好强的精神,但对未来的迷茫,理想和信念的缺乏使得很多孩子缺少学习的动力。征得班主任同意后,我给全年级各个班轮流做了一个对于“清华精神和理想”的讲座。我给他们看了清华的很多照片,讲大学生活,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讲老一辈清华人的理想和实现。每次班会都得到了学生积极的响应,班会后他们写的日记让我觉得努力没有白费。我想,给他们一个看世界的窗口,就可能给他们的生命点亮一盏希望的灯,而这盏灯,可能照亮他们一生。这或许正是我们支教的意义所在。
因为年龄的关系,也可能是班会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在学生眼中,我是老师也是朋友,一年的相处中,他们很愿意跟我分享成长的烦恼和问题。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有个学生总是无精打采的。聊了之后发现他对于英语完全失去了信心。于是,我鼓励他只要有上进的心便是最大的进步,任何时候开始努力都不迟。从那天起我每晚给他补习基础知识,并随时了解他的思想动态。那一个学期我还两次去他家家访,与他的父母交流教育方法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思想动态等。这样,他对英语的兴趣逐渐建立起来,并开始养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
班上有男生收到其他年级女生写来的情书,偷偷的跑来问我的意见,我没有简单的否定那种青涩的感情,而是给他分析了他现在的生活,他将来要面对的所有可能,末了,让他自己考虑应该怎么做。最后他做的决定很正确,这让我很高兴。我深知这个年纪的孩子有多渴望老师的尊重,教他怎么自己做决定比直接教给他要怎么做更能让他们接受,也更能让他们成长。
生活
如果要说青海和北京有什么区别,我想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青海地处高原。高原反应是我们到这边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最初总觉得缺氧,吸入的空气仿佛只能充盈肺部的一半,头几个晚上睡眠很不好,一整夜要醒个四五次。后来慢慢的习惯了这里空气的氧气含量比,只是运动稍微剧烈点便会喘不过气。
每天早出晚归的生活很充实,也很容易让人疲倦。可能因为初到高原,再加上冬天时间长,我特别容易感冒。虽然感冒,头疼,咳嗽,课却不能拉下,有老师劝我休息,可我觉得感冒只是小问题,学生的课却一天也不能耽搁。这个学期初,感冒很长时间的我因为长期低烧引发了肺炎,同时检查出来的还有低血压,以及长期疲劳引起的神经性头痛。这次是真的不得不暂时离开那个叁尺讲台一段时间了,我每天昏昏沉沉的去诊所打点滴,躺在病床上,更让我担心的是学生的课由谁来上,作业由谁来批改。四天后,烧退了,打完医生要求的最后一次点滴我便回到了办公室,批改积累在桌上的作业,尽快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令我感动的是,我一回到学校,办公室的同事和班里的学生们就非常关心我的病情。这样,我尽力克服了所有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始终坚持把教学放在第一位。
离别
人的一生中,一年的时间太长,这其中的改变可能影响到一生;一年的时间太短,转眼间,离别将近,让人不舍。
还记得在离开清华踏上来青海的火车时的心情,那是怎样的一种期盼和豪情。现在我才发现支教的生活是平凡而充实的。在踏上这片土地之前,我永远都无法用自己的想象来模拟这边的生活,尤其是那帮可爱又可气的学生,不管多少年之后,我都会记得他们背不出单词留在我办公室那种着急的样子,记得我生病后他们把脑袋伸进我们寝室门,眼神里那种怯弱而又急切的光芒,记得上课前那声整齐又洪亮的问候,记得他们从我手中拿过奖品时脸上的满足和骄傲……
有太多太多的记忆,让我对他们有太多的不舍。让我觉得惭愧的是,我只是一个志愿者,只能把有限的一年青春献给这片高原,相比我们而言,更可敬的是在这边工作十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老师们,正是他们,才能让这片土地充满了源源不断的希望和活力。我希望能以我的工作,向老师们致敬,并祝愿我的学生们能够梦想成真,成为翱翔在高原上的雄鹰。(编辑 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