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铺路石
——记首届北京市“十佳辅导员”获得者李刚
●新闻中心记者 周襄楠
李刚,清华电子系一名普通的博士生,从2002年开始,在国防定向班辅导员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3年多。2006年12月,他被评为北京市“十佳辅导员”。
从被人称作“辅导员”的那天开始,从和国防班同学同吃同住的那天开始,“辅导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便被李刚赋予了不平凡的意义。
用“温情教育”温暖学子心
2002年9月,李刚开始担任清华首届国防班无011班的辅导员。刚刚承担这项工作的他经常失眠:国防班是个新事物,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坚定献身国防的决心,这是一场攻坚战。
他逐一找学生详谈,对无011班的情况进行“摸底”:班级整体的学习基础与同年级其他班级相比有一定差距;对于国防定向生身份的认同感不强,自信心不足,班级缺乏凝聚力。经过电子系党委的认真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想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首先扎根到学生中间,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无私地帮助他们,和他们做交心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再把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李刚把这种相处和教育方式称为润物细无声的“温情教育”。
东北的小伙子本来做事应该是风风火火,甚至是有些粗枝大叶的,但是当上辅导员之后的李刚在很多方面开始变得细心起来,细到同学们日常学习、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学生出游前给几句安全方面的叮嘱,送几盒常用的药物;季节更换时提醒学生增减衣服;和学生分享自己学习的经验和待人处世的态度……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积累起来让李刚很快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同学们亲切地称他为“刚哥”。
有一名同学入学时是被调剂到国防班的,情绪比较低落。李刚找他几次谈话,都很难深入。李刚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从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做起,真诚地帮助他解决各种困难:了解到他家庭经济困难,李刚就帮助他申请困难补助;他在一门专业课的学习上遇到了障碍,李刚就和他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并动员班里成绩好的同学帮助他,循序渐进地引导他要辨证地思考问题。渐渐地,这名同学打开了心扉,放开了眼界,认识到国防事业大有可为;渐渐地,这名同学变得愿意倾听李刚的建议了,在深思熟虑之后还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组织考察后被光荣地发展为预备党员。
李刚的“温情教育”完全摒弃了生硬的、说教式的教育模式,把“爱国、敬业、奉献”从讲台上、课堂上、办公室里搬到了宿舍中、食堂里、操场上,帮助学生迈过了思想上、学业上、生活上、心理上的沟沟坎坎。
用心引导同学的思想发展
尽管同学们在入学的时候已经同意了有关“国防班学生毕业后要到部队工作”的协议条款,但是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大环境下,一些学生还是对此存有犹豫、顾虑,甚至是逃避,这种状况如果不尽早解决,将严重影响同学们的思想和学习。
如何引导同学们,使得他们成为思想上过硬、政治上成熟、志愿献身国防事业的年轻人?这是辅导员的核心工作,也是这项工作最难的地方。
对此,在电子系党委的统一指导下,李刚和班主任王德生老师一起,从几个方面入手,将无011班的思想教育一步步引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并最终开花结果。
让党支部和党员成为引导班级主流思想的原动力。李刚坚持带领班上的党员定期进行集体理论政策和时事学习,开展党员讲党课活动,在党支部内部形成了浓厚的政治学习氛围;在党支部生活中开展国防教育,通过鲜活的历史题材和国防科技战线上优秀人物的感人事迹来增强党员的军人荣誉感;他还经常调查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带领他们加强政治学习,帮助他们树立“为振兴国防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持续地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无011党支部建设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在中央颁布《党内监督条例》的第一时间,支部内多名党员主动提出要集中学习讨论,表现出极大的政治学习热情;2003年防治非典“清华园保卫战”中,党支部在清华、北大国防定向生中倡议并组织了“慰问小汤山战友”活动,体现了无011班党员的强烈部队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毕业时,班级党员数量由入学时的6人增长到22人,占班级总人数的79%。
有一名同学在大二时,对选择到国防战线工作产生了犹豫。李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找他谈心,给他讲了很多优秀校友在国防战线做出成绩的故事,让他了解到国防战线上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反复的指导和思考,这名同学坚定了从军报国的信念,并在大叁时被发展入党,不久成为组织建设的一名骨干。
坚持和同学们一对一的谈心,这是清华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辅导员工作量最大的环节之一。几年下来,李刚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少个夜晚是在和同学们促膝谈心中度过的。他现在仍能够滔滔不绝地谈论当年这些学生的情况,仍能和同学们在电话里说说笑笑,侃他的“东北幽默”。
在叠叠厂上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引导他们的思想发展。作为同学们的重要交流平台,叠叠厂上的信息传播快、影响面大——李刚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带领党员在叠叠厂上转载政论文章,开展时事讨论,解读党的新政策,让学生在浏览叠叠厂时不经意间就接受了教育。
在学生毕业前夕,李刚每天在叠叠厂上给学生留下《毕业寄语》,通过摘录名人警句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在《毕业寄语》的开篇词中他写道:“同学们要毕业了,我想每天找一些名人警句送给大家,只希望你郁闷的时候能变得快乐,颓废的时候能变得振奋,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变得坚强,和周围的人发生矛盾的时候能主动敞开包容的心、主动伸出友爱的手,对祖国常怀报效之心,对父母常念养育之恩,对朋友常行正道之义,对爱人常记忠贞之爱……”毕业之时,有的同学说:“我收到最好的毕业礼物就是刚哥给我们的《毕业寄语》。”
李刚说:“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就是在同学们毕业典礼上,亲手给他们整理衣装,送他们上台领取毕业证书。”
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国防生
无011班同学的入学成绩比电子系其他班级的成绩要低,与其他班级相比,部分学生在学习基础、自信心等方面存在不足。面对这样的情况,李刚认为,在培养同学过硬的政治素质的同时,辅导员还要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精良的专业技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将来在部队挑大梁、担重任创造条件。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动力,李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实践活动,尝试着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在他的倡导下,班级有多名同学提前参与到系内各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中,还有多名同学参加了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的SRT(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计划和暑期科技实践。比如,有4名同学到空军某研究所实践,短短一个月时间他们就拿出了一套完善的软件设计方案,受到该研究所多名工程师的称赞。系里利用这个契机组织同学们彼此交流实践的经验和感受,班级的学习气氛一下子浓厚起来。到大三学期末,班级的尖子生已经在整个年级名列前茅;毕业时,全班同学全部顺利完成学业;全班共29人次获校、系奖学金。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李刚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并推荐班级骨干到系团委、系学生会等社会工作岗位上锻炼组织协调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经过不懈的努力,入学时班级气氛沉闷的现象彻底得到改变,同学们变得开朗、自信,班级的凝聚力也得以大大增强。
在学校、电子系和班上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无011班全体同学毕业之时全部携笔从戎。班级获“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毕业班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人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1人被评为校优秀毕业生,2人被评为校优良毕业生,8人被评为校优秀国防毕业生。
在毕业前夕,无011班同学把自己的心声写成一份决心书,向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汇报了4年来的成长历程,表达了携笔从戎、献身国防的坚定信念。江泽民同志在百忙中给同学们回了信,肯定了同学们取得的成绩,鼓励大家坚定信念,报效国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江泽民同志的回信在校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要教育学生献身国防,辅导员必须先下定决心献身国防教育”
在无011班同学毕业之后,2004年9月-2006年1月,李刚又担任了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定向生工作办公室辅导员,参与全校定向生的教育。任职期间,他先后参与组织了“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四十周年大会”、“朱凤蓉将军与清华国防生座谈会”、“军旗别样红”系列报告会、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国防知识竞赛等多项思想教育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他还在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定向生学风建设、经济资助、党团建设、就业引导等方面做了细致具体的工作,为学校党委制定定向生培养政策提供了详实的调研基础,为各定向班的建设积极出谋划策,为许多定向生的学习、生活、就业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在李刚的工作总结中,有这样的一段话,真切体现了他的心声:“好多人问我为什么做这项工作?我要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内心深处有对党的认同、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只是有时口头上、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帮助他们唤醒内心美好的潜质,引导他们选择高尚的人生道路,就等于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播种下了希望。能够参与到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中,是我的荣幸,为这事业做出贡献,更是义不容辞。”
李刚比同学大不了几岁,也许有人还会问,去带动、教育同学能让人信服么?为了当好辅导员,李刚一直长期坚持先行一步,在政治学习、时事分析、人生思考等各个方面都要比同学先迈出一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检验,再回头查漏补缺、总结规律。像老师讲课似的,李刚在备课-上课-自评这样一个往复的过程中摸索着,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各方面能力。为此,李刚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牺牲了自己大量的业余生活。
也正是因为清华园内有一批李刚这样的辅导员在默默地“铺路”,很多青年学子才得以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足迹。正如李刚所说:“像我这样的辅导员在清华有很多,我只是他们中的一个。”
辅导员李刚,让人记住他的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奉献在辅导员岗位上的每个日日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