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家庭里的知心姐姐
——记“一二•九辅导员奖”获得者麦贤敏
工作感言:“一样的眼睛有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耳朵有不一样的听法;一样的嘴巴有不一样的说法;一样的心有不一样的想法。”
麦贤敏,女,建筑学院2006级博士生,2003年8月至2007年7月担任建筑学院党建辅导员、学生组副组长、学生组组长。
在建筑学院,只要一提起“小麦”、“麦姐”或者“麦导”,大家的脸上定会浮现出一个大大的“微笑”——正如这位在辅导员岗位上连续奋斗四年的、亲切可人的姐姐平日对待同学们一样,大家私底下均亲切的称呼麦贤敏为“麦姐”。
微笑是学生工作者最好的名片
早在本科生时代,热心的麦贤敏就积极投身于各种学生工作和社会公益事务:从大一的分团支书,到大二的校团委学生记者站副站长;大叁期间则被推选为了建9年级党支部书记,并加入了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学生常代会,成为“反映同学呼声,行使同学权利”,踏踏实实为同学服务的代表。在大四推研之前,她欣然自告奋勇担任起建23班的小班主任,为日后步入辅导员工作的队伍打下了基础。虽然之后不久就因成绩优异推荐到香港大学交流学习,她也十分负责地找到合适的人选接替带班的工作。
本科期间院级和校级学生工作锻炼使麦贤敏具有丰富的沟通经验和表达能力,尤以文字编辑和语言交流见长;而生性的温文尔雅、乐观积极又使她的亲和力在同学中被屡屡称颂。在她的身上,应验了一句话:微笑是学生工作者最好的名片。
平心静气中蕴含着力量
除了亲切和善的笑容,缜密清晰的思路也是麦贤敏的一大特色。2003年至2005年,麦贤敏担任了建筑学院本科生党建辅导员。学院连续两年的党组织建设工作在她的带领和组织下开展得有声有色:
2004年和2005年春,她继续组织各党支部进行了建筑学院本科学生思想状况调研,对学院两个系9个年级的同学作了地毯式的心理状态调查,并分别各总结出近4000字的调研报告,对于同学们在本科不同阶段学习期间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作了详尽的分析和追踪统计。
2005年春,她发动学院罢惭厂协会,邀请党委副书记林澎老师、各年级辅导员,甚至社会学系的研究生前来,以顿痴顿播放时事报告、专题讲座、交流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面向不同年级的党员和积极分子开展党课学习系列活动,在同学中好评如潮。
一位与她同年级的党员曾这样评价她:
麦贤敏同学是一位老党员了。在其本科学习和研究生学习期间,无论学习多么繁忙,她都一贯地热心于集体和社会公益事务,这一点是非常令人钦佩的。她担任党建辅导员以来,经验丰富,立场坚定,在对待时事政治等重大问题上,她的见解沉着冷静,从无偏见;参加各项会议、活动时,从不迟到早退;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勇于奉献;平时热心对待同学,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学业上和思想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循循善诱。
一位2字班的积极分子也曾谈到:
与麦导接触是在我做建筑学院党课小组长时,感觉麦导为人非常的客气,经常能在平心静气中解决一些很激烈的思想问题。我个人在思想上对于入党的很多症结都是在与麦导的交谈中得以解决的,十分感谢她!
在工作中不断发现,及时总结
通过两年党建工作中的开展的调研分析,麦贤敏提出了建筑学院党建工作“四年模式”的整体构架和实施细节,既结合了专业学习的特点,又对不同年级工作的开展有所侧重和强调,可以说是为学院后续的党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样,在接下来两年的学生组副组长、组长的大量繁复的工作中,麦贤敏继续保持了之前不断发现,及时总结的良好工作习惯,将各种学生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在学生组内,她除了与各位辅导员保持日常频繁的邮件联系,还在建筑学院自设的“未建成”叠叠厂“学生组”版面上及时发文,引发各位辅导员讨论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和感情交流等事宜,使信息和资讯能得到最快的传递和共享,各种问题也能得到最快的暴露和解决。
在担任学生组长期间,她除了大力支持和引导院内各个学生组织开展活动,还撰写了工作论文《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在学生工作中的地位思考》,以小见大,深入挖掘了宿舍作为基本学习生活单元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此外,在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她也表现出了异常的冷静和果断。记忆犹新的是一次为了一封致全院同学的信,她连夜撰写并发动其他辅导员共同修改,九易其稿,连一个标点都不放过,终于在第二天及时张贴公示,代表学生组作出了恰当的表态。
在2007年学生组开展的辅导员民主评议中,各年级同学们对麦贤敏的赞美之辞不禁溢于言表,有的同学给他的评议是:
“小麦姐姐辛苦了,谢谢您一年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不论是(学生会)文艺部的,还是团委的工作要是没有您,我们会觉得孤立无援。”
“狈滨颁贰得没话说了,两个字:‘完美’。”
“双肩挑”四载,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双肩挑”是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的一大特色,由老校长蒋南翔亲自倡导和率先建立的,迄今已走过53年历程。而建筑学院这位可爱、亲爱和敬爱的“麦姐”,这位数次获得“蒋南翔奖学金”的辅导员,也以自己4年的工作经历展现了“双肩挑”的风采。正如她在未建成叠叠厂上的个人说明档描述的那样:
“一样的眼睛有不一样的看法;
一样的耳朵有不一样的听法;
一样的嘴巴有不一样的说法;
一样的心有不一样的想法。”
学生工作正是需要不间断地用心聆听和发现,实时地总结和分析才能深入同学们的内心。麦贤敏是这么做的,让我们大家共勉!(学生部 供稿 襄桦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