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
1965届 刘云清
难忘6年的大学生活,更难忘最后一年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中期,年轻的我们亲身体验了我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困境中坚忍不拔的精神,对国家前途更加充满了信心。当我们也要亲身投入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每个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根据系里的安排,工化系的七八名教师和近40名同学(还有吴官正等5名热工仪表专业的同学)参加了在上海组织的聚四氟乙烯的会战工程。聚四氟乙烯是一种耐高温、耐强腐蚀、电绝缘性能好、号称“塑料王”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在“两弹一星”的开发中是必不可少的特种材料,而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是不可能从国外进口的。为了保证国防尖端技术的需要,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国家科委和化工部组织化工系统的有关研究、设计院所、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及部分高等学校,对聚四氟乙烯进行科研开发攻关会战。
对于我们这些还未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最困难的是没有经验,于是不懂就学,在干中增长才干。在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到处可见同学们不知疲倦的身影。由于我们基本功比较扎实,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强,因此很快就适应了工作的需要。再加上我们特别注意虚心向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学习,尊重他们的经验,搞好与他们的团结,所以很受他们的欢迎。由于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经常需要一边设计一边实验。在我们所参加的单体、聚合和后处理叁个岗位中,就是用这样的办法解决了单体裂解腐蚀管道、聚合时的爆聚和后处理的聚合物清洁度不够等重大生产问题。经过近一年夜以继日的工作,完成了年产100吨聚四氟乙烯装置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全部图纸。这是当时国内惟一一套生产聚四氟乙烯的装置,而且直到70年代以前,一直是最大的一套。我们的敬业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也给有关单位的领导和职工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毕业时,化学工业部特意向清华要了14名毕业生参加晨光化工厂(是当时我国特种合成材料的重点科研和生产基地)的建设,占这个班人数的四分之一。同时还“挖”走了一位指导教师。难怪当时学校里有人开玩笑说,清华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后来这14名同学无一例外地成为“晨光”的业务骨干,成长为各方面的专家,为我国的有机氟、有机硅、航空玻璃的开发和生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经过了这样的实战训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应该责无旁贷地把国民经济作为自己培养人才的主要服务领域,应该把解决国民经济中的问题,提高国家的产业竞争力作为自己的天职。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国家的认可和公司的欢迎。这应该成为我们系的光荣传统,并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