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厂搁罢十周年 - 正文

无限风光在险峰——我的厂搁罢体验

●化工系 柳林

  “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用汗水换来的胜利才让人陶醉。别被还没有经历的困难吓倒,也不要只想着成功。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这就是厂搁罢的真谛!

  厂搁罢初体验

“嗞嗞嗞”,齿轮呼呼转,碎末纷纷下,一块平整的塑料板被我割成窄窄的样条,以便做后面的冲击实验。何书刚站在我旁边,细心刮去样条的毛刺,似乎不忍看见辛辛苦苦压成的板就这样被割“坏”。在初次参加厂搁罢的我们看来,实验室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有趣。
那时,我们还是两个尚未全面开始专业课学习的大二学生。怀着对实验室的满心好奇,以及想亲身参与研究的热情,我们毅然报名参加了厂搁罢。
我们找到了高分子所的胡平老师。胡老师很支持我们提前进实验室的决定,让他的研究生袁浩带领我们做复合材料,要求材料能阻燃,并要保证一定的机械性能。“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俩欣然接受,马上就在大师兄的指导下开始了实验。
亲手操纵液压机那样的庞然大物,眼看着一堆高分子粉末变成了光洁平整的塑料板;用飞速转动的齿轮将板子切成冲击样条;用铣刀在样条上铣一个标准缺口;还有冲击、弯曲、拉伸和阻燃实验……我们仿佛进入了与课堂完全不同的天地。在这里,你不需要伏案苦读,需要的是身体力行;你不需要上交一份高分试卷,需要上交的是合格的产物。当时我们心情无比激动,认为这才是大学的学习,觉得我们选择厂搁罢是无比明智的。
可是没过几天,过多的“重复性劳动”就让我们觉得有点受不了了:复合材料的配比要试好几种,每种都要做冲击、拉伸、阻燃等实验看效果。每个实验又需要好几个样条,我们简直就成了样条的奴隶。最麻烦的就是用那个小型铣床铣缺口了,每次只能进刀零点几毫米,完成一个样条就需要十几分钟。辛辛苦苦做出的样条做冲击实验时,只见摆锤一晃,“砰”一声就断为两截,那叫一个心疼啊!我们得到的,就只是一个数据。从那时起,我们都深深体会到了科学数据的珍贵。
让我们感到苦恼的还有专业知识的缺乏。毕竟我们才大二,没办法,只有自学。我们找师兄请教了查资料的方法,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去啃那些英文资料,汲取其中有用的部分。终于,我们开始慢慢了解那些材料到底是什么来头,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了。
我们两个毛头小子对实验室的规矩不太了解,往往犯了忌讳而不自知。有一回何书刚用铣床割样条时没有放下挡飞削的罩子,被郭宝华老师狠批了一顿;另一次,我戴着耳机操作液压机,更是遭到一阵猛训。我们开始认识到做实验是有一定危险的,决不可视为儿戏。
实验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不过我们这两个“童子军”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发扬了乘风破浪的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记得有一回,当我们试图从液压机中取出压了一个晚上的塑料板时,发现板和模具亲密接触、抵死不分。我俩几番用小刀猛撬,可模具和板之间连插刀的缝隙都没有。后来还是何书刚发挥了“善假于物”的特长,从地上操起一块砖头猛砸,终于将小刀砸进了模具和板之间。就这样,我们终于取出了塑料板,但板面上已是伤痕累累,也不知道用这样的材料做样条测出的数据会不会有问题。
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先是在模具上涂硅油,可是效果不佳,照样粘;后来在模具和粉料之间加了层薄膜,模具和板倒是隔开了,可是薄膜却粘在板上下不来了。最后,砖头成了我们的常备工具之一,我俩简直成了用砖头加小刀撬开模具的专家。只是可怜了那些模具,但愿它们没“折寿”太多就好。

  “挑战杯”的波折

  到了4月份,“挑战杯”评选在即。虽然我们的阻燃材料项目不被看好,不过我们并不在乎,重在参与嘛。为了按时完成,我们最后几周真是拼尽了全力,几乎搭上了所有的课余时间。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巨大的打击降临了。
我们做阻燃实验时发现:辛辛苦苦做出的阻燃材料竟然一点都不阻燃!它们一个个熊熊燃烧,摇曳的火苗似乎要蒸发我们心中所有的希望。完了,一切都完了。我们的汗水,我们的时间,全都付之东流……
无奈之下,我们决定面对现实,找胡平老师承认错误,并且打算退出“挑战杯”。可是此时事情又出现了转机。
胡老师听说我们的材料没有产生预期中的阻燃效果后,详细询问了我们的配方,建议我们再加入一种物质协助阻燃。“一般用卤素阻燃都要加这个,这是经验。”胡老师说。我俩半信半疑,又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没有做样条,直接把原料配好,再用双辊混在一起,得到一个像橡皮泥一样的东西。然后我们直接用酒精灯将其点着,看火焰会不会熄灭。只见火焰顺着材料走了五六厘米,突然销声匿迹,只留下一屡青烟。“熄了熄了!”我和何书刚兴奋得跳了起来,紧紧拥抱在一起。这个一点都不起眼的成就在我们看来是那么重要,简直让我们飘飘欲仙,仿佛是在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奖一样。
当然,我们没有退出“挑战杯”。虽然我们没有获得任何奖项,但我们的收获却是无价的。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这就是“挑战杯”的意义,这就是厂搁罢的真谛!

  无限风光在险峰

  进入大叁,专业课纷纷降临。但当厂搁罢报名开始时,我再次坚决地报上了自己的名字。不管有多忙,我决不放弃参加厂搁罢,因为我知道,那里有着迥别于课堂的另一番风景。
一回生,二回熟,第二次做厂搁罢时我显然老练了许多。虽然题目比上次复杂不少,但是对于如何查资料,如何总结数据、合理分配时间等问题,我都已有心得。这一次,我跟随胡平老师的另一位研究生江涛做纳米复合材料。江涛出国后,我接过了他的实验思路和方法,加上自己的一些创新,取得了一些宝贵的数据和成果,发表了3篇论文。紧张的生活不但没有将我压垮,反而让我每天都感到十分充实。后来,我先后获得“挑战杯”和厂搁罢的一等奖。
在厂搁罢的颁奖仪式上,我和另4位一等奖获得者一起坐在第一排。回想起第一次参加厂搁罢时的艰辛,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用汗水换来的胜利才让人陶醉。记得大二时很多人因厂搁罢一时出不了什么成果而却步,他们不知道,尽力去挑战了自我就是成果,经历过的酸甜苦辣就是收获;大叁时很多人因为学习繁忙而放弃厂搁罢,他们不明白,越紧张的生活越能激起斗志、提高效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本科生一样可以做研究,厂搁罢为你打开通往实验室的大门。别被还没有经历的困难吓倒,大胆地去尝试吧。也不要只想着成功,因为在成功后你会发现,最值得回忆的是遭遇失败和挫折的时候。厂搁罢是清华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加入其中,你就会发现,风景这边独好!

  (作者为第19届“挑战杯”一等奖得主)

2006年04月29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闻中心版权所有,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