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体育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 陈 希
历时20天的全校体育工作会议今天即将闭幕,通过师生参与的广泛交流和深入讨论,总结了成绩,看到了差距,形成了共识,明确了方向,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次会议必将对促进今后我校的体育教育和体育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利用今天的机会,我就学校体育谈几点意见。
一、继承和发扬清华体育的优良传统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是一所具有很好体育传统的学校。早在建校初期,学校就把体育设为必修课,规定体育不及格不能毕业,同时组织开展了很多课外体育活动。尽管开始时有不少争论,受过挫折,但是在马约翰教授等体育教师的坚持和周诒春、梅贻琦等一些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体育在我校一直没有间断并有所发展,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在以蒋南翔校长为代表的历届领导班子的重视和支持下,在以马约翰先生、夏翔先生、王英杰先生等几代体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校的体育有了新的巨大发展,课内的体育教学不断丰富和提高,师生的业余体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重视体育成为了我校办学的一个重要特色。
在95年的办学历程和体育发展历程中,我校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体育传统。在这些传统中,我认为最主要的有四点:
一是爱国的传统。
清华早期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诞生于清朝末年,广大的清华师生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烈的民族耻辱感,洗雪国耻、科学救国很快成为全校师生的精神主流。当时学校开设体育课程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首要出发点在于强身健体,改变广大学子柔弱的体质,使之有报效祖国和民族的身体基础。马约翰先生刚来清华时是教化学,为了使出国的学生身体像样一点、不至于被称为“东亚病夫”,这才改教体育。面对国势微弱的国家,他树立了“体育强国”的理念,认为要解决中国知识分子救国“无实行之准备及毅力”的问题,就要借助体育运动之开展。
解放后,广大清华师生焕发出更加巨大的爱国激情。在蒋南翔校长“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召唤和鼓舞下,一批又一批清华学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毕业后以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国家的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很多人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例如,葛洲坝集团公司原副总工程师徐鸣琴学长,她1955年从我校电机系水力发电专业毕业,在校期间门门功课优秀,而且热爱体育,是我校体操队的一名优秀队员,获得过优秀毕业生奖章。在献身祖国水电事业50年的风雨历程中,徐鸣琴学长从大东北走到大西南,穿山越岭,参与了包括官厅水库、二滩电站、葛洲坝电站、叁峡电站在内的数十个水利工程的建设。如果没有学生时代热爱体育,打下了良好的身体基础,很难在长期野外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取得事业的成功。这样的事例在清华数不胜数。前不久,一批在二汽等单位工作的老校友自豪地表示已经做到了“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要求,并主动提出为祖国、为人民健康工作六十年的新目标。
爱国主义是清华精神的主旋律,也是贯穿清华体育的灵魂。
二是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的体育教育,从一开始就注意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使之各部分协调发展,同时还不仅仅局限在强身健体,也十分重视人格的塑造与意志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梅贻琦校长指出“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学程中重要一部分是为体育”,并认为体育有助于学生养成团结合作的精神,体育训练之目的在于振奋精神。他说:“必使在校各个学生,皆得受相当之训练,使其体力增长,能应将来做事之需要。”马约翰先生也说过“体育是养成完整人格的最好工具”,并在着名的论文《论体育的迁移价值》中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作为清华体育的无数受益者之一,钱伟长学长的事例很有代表性,他从当年进校时一名身高仅一米五几、体检不合格的体弱学生,在马约翰先生的指导下锻炼成为了一名具有专业水准的运动健将。钱伟长学长在回忆马约翰先生的文章中认为,马约翰先生通过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人格,锻炼了学生的意志,促进了全面成长。
新中国成立,蒋南翔同志就任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校长以后,认真贯彻毛主席提出的“叁好”这个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把体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高度重视和亲自抓学校体育工作。他指出,体育“不应该把它仅仅看作一门普通的课程。德育、智育、体育叁育之中,它是其中之一;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叁好’之中,它占一条”。他在1957年召开的学校体育干部会上专门讲话指出:“体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体育不但能增强人的体质,而且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和毅力。”在“叁好”方针的指引下,我校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了业务学习和思想品质的提高,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1983年我校“文革”后首次评选的10名“叁好学生标兵”中,黄万年、陈苑生、宋军、牛淑芳等4人都是体育代表队的队员,他们的例子充分说明体育对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近些年评选的学生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好,其中也不乏优秀的学生运动员。
重视全面发展,我校还特别强调体育文明,注重体育道德风尚。马约翰教授常说“Fight to the finish and never give in”(坚持到底,绝不放弃)和“Sportsmanship”(体育家道德),他强调“球可以输,运动道德不能输”,“不许踢人、压人、打人”,这些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在体育比赛中强调“三不”原则——不做假、不吃“药”(即不用兴奋剂)、不点钱(即不搞金钱刺激),同样是坚持把培养人放在首位。
坚持把体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坚持“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体育教育观,无疑也是我校体育的一条成功经验和宝贵传统。
叁是面向全员,重视全过程。
学校不但抓体育课教学,抓体育代表队的建设,而且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把热爱体育锻炼、崇尚体育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广大师生员工的心中。这也是我校体育长期形成的又一个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
有位退休教师回忆五六十年代时说,校园里每天下午的体育锻炼时间,同学们都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出图书馆,马路上、操场上、球场上到处都是锻炼的人群,犹如万马奔腾,热火朝天,充满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欢乐,“许多到清华参观过的外宾都称赞不已”。当时很值得一提的是,在五十年代,蒋南翔校长还组织校领导班子成员利用晚上时间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每次一个半小时,给全校师生树立了榜样。九十年代以来,针对研究生培养规模逐步扩大的情况,学校又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增加面向研究生的体育选修课,组织研究生运动会和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受到了广大研究生同学的欢迎。不仅大学,我们的附中和附小也有重视体育工作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好传统。
目前,我校学生已经形成了以“马约翰杯”为龙头,以竞赛为主线,贯穿全年的群众性竞赛体系,竞赛项目达到40多个,参与人数达到40000余人次。我们的体育工作,不仅面向广大同学,而且面向教工;不仅面向在职教工,而且面向离退休人员。现在,全校有16个教职工体育协会,会员人数2000余人,参加协会活动的在职和离退休教职工人数超过6000人,每年参加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活动的教职工达到2万多人次。曾任工学院院长的施嘉炀学长在90岁以后,除仍能从事教材编写工作外,还能骑自行车和打网球;黄克智院士每天坚持锻炼,耄耋之年而科研越做越活跃;中青年教授郑泉水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保证了教学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这些数字和生动的事例充分说明,面向全员、重视全过程,使体育在我校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
四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这是我校体育工作能够长盛不衰、始终保持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建校初期,我们就重视体育,把体育作为必修课,并规定每天下午4词5点是“强迫锻炼时间”,这是我国现代学校一项了不起的教育思想创新和教育制度创新。五十年代,我们提出“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掀起群众体育的高潮,提出“业余赶专业”、建设体育“登山队”,同样是学校体育思想和体育制度的重要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继承体育优良传统的同时,针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和群众体育的改革与创新。体育课方面,我校建立了“4+3+1”的大学本科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大幅度增加了体育课程的门类,增设了网球、体育舞蹈等许多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内容,大学体育课程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群体方面,我们举办了新生赤足运动会、研究生师生趣味运动会,积极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很多院系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群体活动,师生的各种体育协会蓬勃兴起。体育代表队建设方面,我们提出了“体脑平衡、追求卓越”的体育思想,在招收“马约翰班”的基础上,实行了“大、中、小(学)相衔接,教、体、企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创办了高水平的学生田径队、跳水队、射击队、赛艇队、篮球队等,努力探索在普通高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家级学生运动员的新途径,涌现出以胡凯等同学为代表的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运动员,为国家争得了许多荣誉。近年来,我们还努力把学校体育纳入学科建设的轨道,体育学科建设和体育科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这些传统是一代又一代清华人集体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我校体育工作乃至整个清华办学历程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全校干部师生应该在今后的办学实践和体育教育中将这些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二、新形势下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当前,我们的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开始实施“十一五”规划,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作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主力军,高等学校造就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不仅是关乎学校自身发展的头等大事,决定着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而且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影响和决定着国家长远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素质和层次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给我们积极推进教育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构成人才质量的诸多要素中,身体健康是一个基本的要素;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诸多手段中,体育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因此,当我们面向未来审视学校教育,可以看到体育在整个学校教育全局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新形势下的体育工作应该引起我们加倍的重视。与时俱进地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是时代对学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从五十年代初期毛泽东同志向我国广大青少年提出“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叁好”要求以后,德育、智育、体育“叁好”就成为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所追求的培养目标。在2001年我校90周年校庆时,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也向清华学子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希望。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等并列,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始终一以贯之的原则,必须始终坚持、毫不动摇。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要和不断加强德育、加强智育、加强美育一样,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体育。
党的十六届叁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我们认为,加强体育工作也是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要围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目标,不断创造条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学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职工为本,努力促进广大师生的全面发展——这个全面发展,包括体育的发展,身体的发展。同时,每个人的发展也有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问题。体育是每个人实现身心健康、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对于德育、智育、美育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和促进作用。没有体育,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一个人的德育、智育、美育的发展就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甚至失去了物质载体,就无法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二,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是实践“叁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广大师生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
去年下半年,我校集中开展了以实践“叁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干部和党员学习实践“叁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情空前高涨。对于学校来说,做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首先要代表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生活的“本钱”。人的一生,事业和生活两个轮子要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健康的身体作为基础。因此,重视和加强体育工作,是我们实践“叁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做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的代表的一个具体体现。
现在整个社会的节奏加快,人的压力不断加大。特别是作为清华的师生,肩负着国家和人民更多的期待,大家的节奏更快,压力更大。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不但能够促使广大师生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而且能够有效地舒解紧张学习、工作造成的负荷。尤其是对于承担着较重担子的中青年教师,促使这些同志挤些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对于国家和学校的事业、个人的成长和家庭都是一种真正负责任的态度。
对于广大学生而言,青年时期打好身体的基础就更加重要。早在七十年代末蒋南翔同志担任教育部长的时候,就曾针对当时一些学校轻视体育的做法讲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常说不能误人子弟,既不能误人家孩子的学习,也包括不能误人家孩子的身体,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哲人已逝,言犹在耳!在加强体育工作、促进学生锻炼方面,学校各级组织、广大干部、全体教师都要切实承担起蒋南翔同志所讲的责任。这个责任履行得如何,也是衡量我们是不是真正践行“叁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把尺子。
第叁,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是建设和谐校园,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讲话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贯彻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就是要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
体育是促进沟通、增强团结、激发活力,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运动,在倡导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增进师生员工健康的同时,能够扩大学校内部不同群体、不同个体间的交流沟通和团结互助,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助于增强学校和各院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体育运动,广大师生在遵守公平竞赛的原则和坚持体育道德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依法治校、保持校园秩序的重要性,更好地体会“严谨为学、诚信为人”之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有助于促使全校师生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社会公德、维护良好的校园秩序。通过体育运动,树立和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促使我们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激发我们在事业上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积极进取、攀登高峰,有助于促使全校师生员工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使整个学校充满昂扬向上的活力。通过体育运动,加强校内外的体育交流,传播先进的体育文化,有助于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文明程度,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树立我们学校良好的对内对外形象,创造内外和谐的校园环境。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我们的广大在校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一定会对他们毕业走向社会后的成长成才产生深远的影响。今天同学们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所接受的熏陶,今后必将促使大家把清华的体育文明、体育精神、体育传统发扬光大,用团结互助之风、严谨诚信之风、公平公正之风、积极进取之风,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既是我们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也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叁、以创新精神切实加强我校体育工作
当前,我们党和政府确立了走创新型国家道路的方针,我们学校进入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第二个九年的关键阶段。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我校实现“重点突破,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全校工作,包括体育工作,都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为动力,积极进取,努力开拓,不断推进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具体到今后如何加强体育工作,我想强调五点。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就是要把对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与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紧紧联系起来,与我们实践“叁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机结合起来,与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紧紧联系起来。学校党委行政、学校体委的负责同志和学校各级干部、广大学生工作干部、学生干部,都要从这个高度来重视体育工作,努力把这次体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落到实处。
加强领导,一方面是加强学校党委行政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强化学校体委对体育工作统筹协调的功能,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强院系党委行政对本单位体育工作的领导。院系是学校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院系一级是不是重视体育工作,能不能实施有效的领导,是学校体育的目标任务能否得以落实的重要组织保证。很多院系的体育工作开展得比较好,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院系领导重视。汽车系学生工作系统提出“以体育的文化塑造人,以体育的精神鼓舞人,以体育的氛围培养人”的理念,充分发挥院系学生体育的育人功能,从体育工作一般的单位变成了体育工作的先进单位,这与汽车系党委行政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有的院系成立了党政领导任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这个经验值得推广。院系的党政负责同志都应该切实重视和积极推动本单位的体育工作。
第二,继续加强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要始终围绕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造性、多样化的人才这个中心任务,要始终促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以“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学校体育观为指导,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扩大体育课程容量,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引导广大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不但掌握运动技能,更要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实现终身锻炼打好基础。
体育教育包括课内的体育课程和课外的群众体育活动,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两方面都要加强,既要大力推进体育课程建设,又要进一步广泛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创造人人热爱体育、人人投身锻炼的氛围。要健全课外体育竞赛的体系,丰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创新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增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吸引力。要围绕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普及奥运知识,弘扬奥运精神和体育道德,倡导体育文明,发展体育文化。在继续大力支持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积极组织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同时,要积极发展各种学生体育协会,培养学生体育骨干,激发和调动广大学生在学生群体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
加强体育教育,我们还要继续重视体育代表队的建设。体育代表队是学生群众体育的排头兵,也是我校因材施教、培养多样化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要发扬我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带动普及、以普及促进提高”的传统。对于高水平学生体育代表队,我们要坚持体脑平衡、全面发展的要求,恪守“不做假、不吃‘药’、不点钱”的“叁不”原则,坚持走集约型的科学训练之路,不断创新训练思想、改进训练手段、提高训练效果,促进体育代表队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为国家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体育优秀人才。
第叁,高度重视和切实改进教职工体育。
教职工体育,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职工队伍的身心素质和健康状况,是学校竞争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强教职工体育,不仅对促进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高工作质量、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要加强对教职工体育的领导和投入,不断改善教职工体育锻炼的条件,创造促进教职工体育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和完善教职工体育工作模式,创造更好的体育锻炼条件,推动群众体育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要结合我校实际,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职工科学健身指导体系和身体素质状况评价体系。要提高教职工的体育锻炼意识,尤其要关注中青年学术和管理骨干的体育锻炼问题,努力探索促进教职工群体活动的激励机制,积极营造全民健身的校园环境。要调动各单位和基层的积极性,因地制宜,组织教职工开展工间操、工前操、工后操等覆盖面广、简单易行的集体健身活动。要发展教职工体育协会,加强工作指导和支持力度,真正依靠广大教职工搞好教职工体育。
广大离退休人员为学校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关心离退休人员,尤其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我们重视离退休工作,尤其要切实抓好离退休教职工的体育工作。要积极调动离退休人员参与锻炼健身的积极性,支持有关单位和离退休体协积极开展老同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促进广大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第四,进一步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师资队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力军,继续重视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现“十一五”规划制订的体育工作目标、促进学校体育当前和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要做好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按照立足现在、着眼长远的方针,不断优化结构、提高素质。要努力搞好体育科研与体育学科建设,充分发挥我校多学科优势,力争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努力形成国内领先、特色鲜明的清华体育学科,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业务成长、发挥潜力的良好平台。要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的方针,既要积极做好现有中青年体育教师的业务培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又要不断扩大体育师资的来源,积极引进多种特色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体育教师。要不断改进体育教师的评价、激励机制,重视体育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关心广大体育教师的政治成长和生活工作状况,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第五,积极推进体育场馆、设施和条件建设。
体育场馆、设施和条件建设,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硬件保证。尽管这些年我校先后新建了东区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射击馆,新建、改建、扩建了一批包括沙滩排球场、标准旱冰场、篮球场、网球场等运动场,但是仍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员工的需要,因此今后还要继续积极推进体育场馆、设施和条件的建设。在确保学校体育经费投入的前提下,要多方筹集资金,进一步改善师生员工的体育健身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