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清瑞:踏实清华人
(新闻来源:校友总会 学通社记者 黄泽琼)
“我的经历实在很简单。”问起他的经历,岳清瑞学长立刻笑了。他是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80级校友,曾就读于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现任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副院长。想到名片上一长串的显要的职务,简历上一大堆辉煌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曾主持过的重要工程,这样的回答有点出乎记者意料之外。“我这人比较踏实。”朴实的话语,随和的微笑,睿智的眼神,岳清瑞学长侃侃而谈。席间飘着淡淡的茶香,在北京叁月回暖的天气里,他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忆往昔峥嵘岁月踌——清华园里双肩挑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的一大特色,就是一代代清华人相传承的 “双肩挑”的传统。如果要在校里“华山论剑”,那么只有那些学习成绩优异并且社会工作突出的人才能“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历年来,从学校学生干部的队伍里涌现出了很多后来都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的人物,岳清瑞学长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位:在校时,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曾担任校第23届学生会副主席。
清华生涯给岳清瑞学长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尤其锤炼了他的能力与品格。“学生时代,生活特别充实。中午同学都在午睡,我还是忙忙碌碌;晚上下了晚自习,常常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虽然忙,但是日子总是特别有意义。”有一年学校里的无偿献血活动他记忆犹新:那是每年举行一次的无偿献血活动,他一马当先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刚刚拔掉针头,虽然感觉身体很虚却也顾不上休息马上从椅子上蹦起来,因为作为校学生会的干部,他还要带上慰问品看望参加献血的同学,对他们传达学校的问候和关怀。
“因为做学生干部,总是有很多机会和其他院系、其他年级的同学交流,这是很好的一个机会,这种交流也许比与本专业、本班同学的交流更有启发,更有收获。”岳清瑞学长深有感触地说。在校园里大家互相学习交流,不仅仅碰撞出绚烂的思想火花,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直到毕业以后,校友之间的互相指点、交流,往往会指明人生的机遇,点出个人的事业发展的契机。
弹指二十年,清华园里的日子永远是心底珍藏的美好回忆与财富。大学象牙塔里的日子,曾经风清云淡,也曾经风起云涌。而今回想,惟留最深挚最朴素的对母校的感激与热爱。 “清华给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像大多从清华毕业的学生一样,总之是不甘心碌碌无为,总有一个目标,想好好做点事。点点滴滴, 体现在后来的方方面面,受益匪浅。”他满怀深情地说。
“踏踏实实从最基层做起”
结构工程是一个需要深入一线调查勘测的行业,岳清瑞学长总是冲在第一线。他的第一个工程项目是在做研究生的时候,检查首钢的车间。穿着工作服,带着头盔,扛着沉重的设备,起早摸黑就是一整天。 “晚上洗澡,那水冲下来都是黑的。”
硕士毕业后,岳清瑞学长进入了当时的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一干就是二十年。 “刚来的时候,当然从最最基层做起,打扫卫生、擦桌子什么都要自己干。”岳学长爽朗地笑道, 笑声里透出自信与自豪,“我那时做一线的工作,爬高、查勘,做得多也确实做得比较好。”他向记者讲述了他工作中的几个剪影:91年武汉钢铁公司检修时,他独自一人爬上高120米的大烟囱。“那个烟囱直径7米,烟囱壁有30厘米厚吧,我背着笨重的仪器,系着安全带,行动也不太方便。我就在烟囱壁上来来回回走,里里外外做检查,测数据,看着像个演杂技的。”“紧张吗?”“那时候真的不紧张,”他笑道,“这时候一紧张就真的完了。”
海阔凭鱼跃——中国土木工程应用领域碳纤维材料应用第一人
碳纤维是继玻璃纤维之后出现的第二代纤维增强塑料,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特种纤维,其含碳量一般在90%以上。它在50年代初应火箭、宇航及航空等尖端科学技术的需要而产生,如今已广泛用于体育器械、纺织、化工机械及医学领域,在经济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碳纤维在土木工程应用的研究始于80年代的日本,可是在国内,直到97年人们仍然对此知之甚少。岳清瑞学长敏锐地意识到碳纤维应用于土木领域的可行性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立即投身于碳纤维产物的研究开发和市场推广中。
“那时候国内碳纤维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起步比较艰难。”他先是扎扎实实搞碳纤维的技术研究,着力提高改善碳纤维的性能,开发新品种;随后又组织人员开拓国内市场,努力推广碳纤维在土木领域的应用。他们的努力功绩卓着:2004年,中国碳纤维材料市场销售额达2个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韩国在发展碳纤维中,因为一拥而上鱼龙混杂,导致市场混乱,这是我们的前车之鉴。我们吸取了他们的教训,一开始就注重市场规范,追求质量,建立了完善的标准,所以市场一直稳定健康发展。”岳清瑞学长对土木行业用碳纤维投注了无数的心血,也当之无愧这个领域的先行者与权威:他主持编制了国家标准《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应用技术规范》,建设部产物标准《加固修复混凝土用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用粘结树脂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结构加固用玻璃纤维布》等一系列相关的标准、承担及完成了十余项国家及部委科研项目,如“863”项目“高性能低成本复合材料在现代土木工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与材料研究开发”、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项目“碳纤维材料加固修补混凝土结构试验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基础研究”、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基金项目“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型材极其关键应用技术研究”等,并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纤维增强塑料(贵搁笔)及工程应用委员会主任委员。
天安门和人民大会堂的“医生”
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我们祖国神圣庄严的象征。若是它们“病”了,谁来诊治呢?2000年,建成于1959年、已历经了40年的风雨沧桑的人民大会堂万人观礼堂招标检测与维护。40年来,由于建筑技术、材料科技日新月异,加之大会堂在使用中的老化,她有些方面已经落后于时代了,亟需注入新鲜的血液。在参与的众多方案中,由岳清瑞学长主持的方案脱颖而出,一举中标。“为了这个项目,我们是全力投入连夜赶工。记得有时候为了测量有荷载时的数据,就必须在有人开会的时候勘测。这要求就难了:既测得精确又不能影响开会。我们做得很谨慎认真。当然最后结果非常成功,”岳清瑞学长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后来人民大会堂及一些其他的重要项目都交给我们了。”
在北京市的十大建筑中,由岳清瑞学长主持诊治的就有7个。他还主持了共和国建国50周年大庆时天安门城楼的诊治工作。如今他是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是建筑物们“妙手回春”的名医。
寄语清华人
“我这人太踏实。”回首自己走过的路,岳清瑞学长露出了像孩子似的纯真的笑容。扎根国企一干20年,与此同时他有很多同学选择了出国或者改行。“我那时对出国没什么兴趣,而且客观上我原来学的是俄语。我一直觉得,在国内扎扎实实地干不会比出国差。我们有世界上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整个中国就是个‘大工地’,我们有希望,有未来。”
当记者询问岳清瑞学长,有没有人生信仰可以和清华的同学分享时,“对清华的同学说几句,那可不敢当。”他摆摆手,“我们的同学都很优秀,能力很强。我只是希望,同学们不论干什么,都要踏踏实实地去做,要相信脚踏实地,一定会有成绩。”
短短一个小时的访谈结束了,岳清瑞学长敏捷的思维,沉稳的风度,和蔼的笑容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岳清瑞学长,人生是一曲奋斗者谱写的歌,是一幅实干家描绘的壮丽图画,是献给祖国人民的满意答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精神哺育了他,他也诠释着清华人的精神!
(编辑 顾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