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人,对于那些事
●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席玥
“啊年轻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在这里没有一流的音响设备,没有一流的歌唱演员,然而有的却是那一种真实的情感与回忆,当80级的老校友们在离校20周年后又从世界的各个角落聚回他们熟悉而喜爱的清华园中时,他们情不自禁的齐唱起了这首当年在校园中最最流行的歌曲。当音乐响起时,会场中这些中年人们即便已经是在社会中举足轻重的教授、董事或是领导,也都重回了那个梦一般的年代,脸上荡漾出的那一抹年轻的笑容无一不在向我们诉说当年的那些人,那些事……
一位化工系的学长回忆起当年一些印象深刻的老师的时候依然感觉十分亲切,虽然现在他早已转行去从事了传媒方面的工作甚至连当年老师们所传授给他的知识现在也不太能用上太多了,然而每位老师在他看来却都对他的生活轨迹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是他们的班主任也是平时生活中与他们相处时间最长给他们帮助最大的老师,“对,还有物化的薛芳渝老师,把那么‘名捕’的课讲得那么清楚又极其的逗。”,“还有那个交电子调磁的老师,哈哈,讲课那么深奥,经常就完全一头雾水了……”一个问题立时引得讨论热烈了起来,这些当年的好友们,这些如今每天都在严肃地工作着的中年人们在这一刻又都露出了孩子般的狡猾笑容,对于当年的奇闻轶事,哪个老师发明了一种多直观新奇的演示教学法,哪个同学上课又睡着了还打起了呼噜……对于那些人和事的话题总有他们聊不完的故事,聊不完的青春……
与他们不同的是,另一些清华园走出的莘莘学子们,他们选择了重新回到这一片教育过他们的土地去培育新的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们。从学生到老师的感受是奇妙的,也是极为深刻的,那些在学生时代所不能感触不能体会到的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在点点滴滴的教学生活中都会慢慢的显现了出来。遇到一位精仪系的校友就对此感受颇深,他大学毕业留清华任教多年,后又远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在讲到中德老师的不同时他最为强调的两点就是中国老师的“包容与责任”。“作为一个老师你应该有包容你学生的一方面,这也是师生显着不同的一点。老师需要对他们负责任,需要宽容的理解,而学生往往大都可以不注意这些,因为有着另外一些人在呵护着他们。”清华园里的每一位老师都会自然而然的觉得他们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把所要讲的专业课知识传授给大家或是教会一两个定理设计一两个模具,他们所要做的往往是对学生整个一个人全方面负责。正像另一位工物系的校友(现留校于图书馆工作)所说的:“你上清华最重要的不是学会一两门的专业课,甚至将来走上社会你很可能改行,这些都都无所谓,但你一定要学会的是做人,做一个真正的‘清华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不认为有什么所谓印象“最”深的老师,因为每个老师都对你人生这一课给予了巨大的帮助,那是一段不可磨灭经历,即便是当时所忽略的细节在今日也可能依然历历在目。
那位精仪系的校友还介绍了在他当老师后给他触动很大的一件事,也就是当年的推荐学生保研。由于当时清华的研究生只有保送的,因此竞争及其激烈,作为班主任的他,一方面他爱这些与他天天相处的每一个学生,希望他们每一个人都好,都能实现梦想,然而另一方面就是现实中他只可能推荐叁个学生进行保送,这便让他十分的头痛。也就是这么一件普通的事唤起了他对老师的真正的理解,老师有时候的行为当我们做学生时往往不能理解甚至会误解,但也许只有当你有了亲身体会之后才能真正懂得清华的老师,这便是从学生到老师的最明显的过渡。至于谈到中德老师的不同,这与整个教育体制的差异有关,像德国那种纯学术性的教学利弊又是如何,他认为虽然也许那样会给整个学校减轻大量的负担,但同中国的社会现实来讲并非最优。
提到与当年老师相关的问题,今天到场的每位嘉宾都有很多话想说,从这些话中能看到很多很多不同教师的闪光点,但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反映出来清华教师所共有的博学、严谨求实和对学生的责任感,这便是80级校友脑海中那时最最真实的校园。
(编辑 蒋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