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第叁届国际工程教育大会 - 正文

无标题文档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培养新一代工程师是一个社会的责任

——访中国工程教育委员会委员沉士团教授

新闻中心通讯员 金冉

  9月7日下午,第叁届国际工程教育大会依据不同主题以分组会的形式在三个会场分别进行。在第二会场中,围绕继续工程教育及其传送模式的主题,来自国内外的学者们以ppt演示、录像放映等多种形式报告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3Q”研修模型、工程教育的在线模式等有益的尝试和成功的经验。担任此主题分组会第二时段主持人的是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长、中国工程教育委员会委员沈士团教授。在分组会结束后,记者对沉教授进行了访谈。主持风格颇为沉静的沉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却侃侃而谈,分外和蔼。

  记者:本次大会是首次在中国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对于中国的工程教育在世界工程教育中所处的地位,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沉教授:我认为还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数量上非常大。第二,我们建国50多年来,各个行业的建设和发展,都是我们自己培养的工程师。你看现在我们造铁路、造桥梁那是拿手好戏,过去,50年以前,造个桥可不容易了。航天领域,核工业领域,船舶啊,大型的重工业领域啊,我们都靠自己。我们自己应该相信自己,认识到我们的工程教育在世界工程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

   但是应该注意到,过去有很多专业性的工科大学和综合性的工科大学,而现在工程教育的意识上,我认为有所退化和减弱,我们也不得不看到这个事实。这个问题我认为还是比较严重的。我可以举几个例子,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像北航,30%是在公司和工厂进行的,校内也有生产实习,工科学生出校门时就有了二级工程师的水平。而现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情况有了一些变化,学生实习没处去,国营公司不接受,民营公司没这个能力。培养工程师,培养人才是一个社会的责任,这一点是我们社会的公司家们,甚至是一些高层领导,都还没有认识到的,这一点我们和西方国家有非常大的差距。培养人才是社会的责任,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我想,通过我们这次国际工程教育会议,跟国外交流,两个目的,一个是我们借鉴别人的经验,第二个也是要推动观念的改变。我们中国工程教育,在往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应该有一个新的气象。这也是教育界很关心很期望的事情。

  记者:大会的主题之一是工程教育改革,您对中国目前的工程教育改革有何看法?

   沉教授:对于目前的教育改革,我是非常不赞成高等学校都往一个模式去发展,把学院改成大学,把历史形成的专科性大学全都改成综合性大学,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我之前在北航当校长,一贯主张,办学校不在大学,所以不要去盲目攀比,清华和北大是永远不可攀比的。不要盲目攀比,要办出特色,这是我们国内高校应该做到的事。所以我们就提出,北航就是北航,不是清华北大,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工程院也非常支持这种做法。但是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有某种指挥棒,评估的导向啊等等引得高校都往一个模式发展,这个是非常不利的。这是一个导向问题,另外还有一个认识问题,也就是说社会上对工程、对科学都有误解,就像上午吴部长讲的,学工程的人越来越少。这还有赖于我们大力的宣传。

   还有一个问题,高等学校内部提出要推动工程教育改革,但我个人认为,到目前为止,像样的工程教育改革还没有出现。我在2002年暑假给徐匡迪院长写过一封信说,我认为真正的工程教育改革还没有进行,唯一值得学习的是材料工程教育的改革。它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认识和导向问题以外,还要有钱来支持。我在信中说,美国MIT航空航天系进行的工程教育改革,主要是教育计划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一共投入了1600万美元。所以说改革是很费钱的事情。我们呼吁教育主管部门来支持这个事情。当然这也很难,要牵动方方面面。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想历史总会根据本来的面貌往前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的问题一定会逐步地解决。今天我们的青年学生,我们的年轻人,他们的知识能力各方面,也会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地锻炼充实,成长为新一代的工程师。

  记者:您刚才提到,进行工程教育改革不仅仅是高校的事情,但是我们本身作为高校的管理者,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呢?

   沉教授:作为学校的领导阶层,要根据学校的特色,来规划和发展,千万不要放弃自己形成的特色,追求某一种潮流。因为学校内部的小环境有很多方面还是可以自己掌握的,比如专业和学科的安排,工程学科和理科学科怎么发展等等,都是学校内部的事情。但是这一点也不太容易。这是一点,另外一个,在学生方面,还是要想办法引起他们对于工程的兴趣,青年人的可塑性是很强的。第叁个我认为值得注意的,我接触过航天领域的一些领导和工作人员,从神州飞船发射成功看,我认为非常可喜的一件事情是,神州飞船培养了一批队伍,现在研究所的所长,工程组长,一些研究院的院长,已经有80年代中期的大学毕业生来担任,这些人挑起了大梁,我认为这非常可喜,这就是我们高校培养的新一代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例子。所以我说,我们的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记者:工程教育的主要目标也就是培养新一代的工程师,那您认为学校在工程师的培养方面应该具体做到什么呢?

   沉教授:工程院有个调研报告,提出了工程师的7条素质,我想培养工程师也就是从工程师所需的素质来出发。我不赞成并列地说专业、知识、素质……专业不是素质?知识不是素质?素质是什么,它本身就是全面的要求。工程师这7条素质,把人文方面的素质,工程方面的素质,继续学习的能力,人际交流的能力,语言的能力,写作的能力等等全包括进去了。它不仅仅是道德、作风,而是非常全面的要求。我赞成“又红又专”,我想一个人要是连专业都掌握不了,他也不可能是“红”的。

  记者:您今天下午主持的是继续工程教育及其传送的分会场,您对这一主题有什么见解?

   沉教授:继续工程教育非常非常重要,但是目前还开展得不够,有些学校还把继续教育变成了创收的手段。我想除了学校的具体操作外,随着公司对于人才培养的迫切意识提高以后,继续工程教育也会逐渐发展起来。日本的私营公司对于公司文化非常重视,台湾人也会花3000台币来听一场报告,而在我们这里如果一场报告收多一些钱就没人来了,但从这点就能看出差别,当然我们比前几年也有了很大进步。继续教育非常重要,学校对学生毕竟只能教授基础和入门的知识,而技术在不断发展,社会的整体进步还要靠继续工程教育。十六大提出要营造全民学习的环境,作为学校,要用多种方式接受社会成员,成为对他们进行终身教育的主要场所。这一点我们还要向前走很大的一步。


(编辑 魏磊)

2004年09月08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闻中心版权所有,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