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追随小平足迹,投身复兴伟业”出行日记之七:
来自民办高校的声音
“民办高校”,这个名词对我们来说也许并不新鲜,但民办高校有何特点,发展空间如何,以及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也许我们大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我们上海行的第一站,恰恰是一所民办高校,而且是一所新兴的,公司家办学、后来居上的民办高校。它是上海建桥(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也是上海市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单位。我们并没有参观他们的校园,但阳光下雄伟壮观的校门、眼前美丽整洁的教学楼已经将“上海建桥学院”几个金色大字映入了我们的脑海中。
接下来与建桥学院领导、师生的座谈更是将这几个字映入了我们的心中。建桥集团副总裁董圣足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建桥学院的发展历程、现有规模、师资、教学、管理等各项基本情况,在我们接收了与自身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之后,谈了他们办学的体会。首先,他认为机遇很重要。在国家鼓励民办高校发展的形势下,他们抓住了这一机遇,甚至运用了市场管理的冒险精神,从而成功的将市场机制引入教育领域,创办了建桥学院并使之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其次,创办民办高校要尊重教育规律,不以盈利为目的。董老师很坦诚的说,办学是不赚钱的,它“赚”的是无形资产,即社会效益。他们将集团的目标定位为叁个阶段:以产养教,以教养教,以教促产。第叁,“以人为本”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进行人性化管理是公司管理的一个重点,办学亦是一样。建桥学院人才引进的力度较大,而他们人才引进的时候遵循“不看胡须,不看文凭,只看能力,只看本事”的原则,希望有计划的引进一些学科带头人,他们也希望清华能够提供帮助。
作为一所民办高校,建桥学院有自己的特色。如它的管理体制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院长全权负责一应事务,董事会只决定院长的人选、学院预算以及对外办学。这样各司其职、关系明确,使学院得以快速发展。此外,其运行机制灵活,职务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其后勤管理完全市场化,由集团管理,学校只是一门心思抓教育。这样,后勤的一应事宜均由后勤负责人负责,与学校无关。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完全以就业为导向,是按照市场需求来优化专业设置的,直接向公司输送一线技术人员。同时,他们将就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学生入学即开始提上日程,临毕业时更是全面动员,从院长到辅导员,全线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从而民办高校的就业率很高,甚至超过普通高校。
当然,民办高校如建桥学院也面临着很多困难。一是民办高校被定位为“高等职业教育”,即“大专”,其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小;二是其自身的专业学科建设尚在形成之中,计算机、外语等专业均为大众化专业,民办高校尚需发展具有其自身特色的专业;其叁,其人才结构不合理。目前,学院的教授以公办高校退休返聘的教师为主,年龄偏大。尤其是有些教授懂研究生、本科生教育,但对职业技术教育也许并不了解。尽管如此,董老师表示,民办高校是一项颇有发展前景的事业,他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们也已制定了建桥学院近几年的发展目标。
随后,我们上海团的团长赵岑同学及副团长刘运辉同学介绍了我们博士生报告团及此次出行的目的及意义。建桥学院的几位老师还与我们交流了对于人才需求、人才引进、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的区别、就业等问题的看法。我们的随队老师孙海燕老师也就人才的派出、引进问题做了富有激情的发言。建桥学院的学生干部还就学生工作,出国等问题与我们进行了沟通。
几个小时的座谈会不知不觉走向了尾声,大家似乎还意犹未尽。建桥学院师生的热情,留德归国的朱老师的直言直语,同学们的期待都已在我们心里烙下了印痕。相信我们的同学也给建桥学院的师生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们表达了合作的愿望,并欢迎我们以后再来交流或者工作。
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今天,民办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已经不容忽视。听听来自民办高校的声音,思考一下民办高校的发展,或许我们不能再置之度外。
研通社记者 程荣 上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