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名师走近学生,学生走上讲台
——走进新生研讨课
● 学通社记者 刘嘉楠
在大一就试过只有15位同学的小班课堂吗?试过在课堂上与名师进行面对面的零距离交流吗?试过自己搜集资料,发挥创意,在讲台上做报告吗?这些,在新生研讨课上都能实现。
新生研讨课是本学年度开始的一项新的教学尝试。上研讨课的老师都是学校知名的教授、博导或院士。刚进入清华园的本科生,一般很少有机会上这些教授的课,而其他系的教授所授的与自己本专业无必然联系的课程,参加的机会则更少。新生研讨课提供了一个让大一新生接触名师、更快熟悉大学学习生活的机会。类似的课程在国外很多大学都有。
这样的课程有何新意,是否吸引同学,会有什么效果?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了电子系王京教授“无线通信发展历程”的课堂。
王京教授是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以前,只有本系的学生才有机会上王教授的专业课,而参加王教授的研讨课的十五名同学,就来自八个不同的系!
记者结合这个课程在这些同学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虽然来自不同的系,但大家对课程的难度基本能接受,认为难度一般或浅显的占79%,只有少数同学认为课程“较难,但可以接受”,没有同学认为课程很难。研讨课是小班上课,老师除了“讲”,还进行各种演示,让同学接触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设备或仪器,让同学参与讨论,同学也走上讲台做报告演讲。这种授课形式受到所有被调查同学的赞同,绝大多数同学都赞成学生走上讲台。而走上台做报告,对多数同学(近90%)的同学都感到有“较大压力”或“一点压力”。
研讨课的作业与大家平时所接触的有所不同,例如该课程的同学刚刚完成一项作业:进行移动相关的业务描述,可以是已有的业务、想象中的业务、或是未来可能的业务。这些作业要同学们查阅、搜寻很多资料,而且发挥自己的创意——很多同学对“未来业务”的想象丰富多彩。这些自主性、发挥性较强的作业做起来颇费心机,超过一半同学认为“很困难”或“较困难”。但准备作业让不少同学得到锻炼,受到启发,有些同学认为:“有去研究、完成的热情,而不是单纯地完成任务”、“思想极为自由”、“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王教授的研讨课要求每位同学都走上讲台做演讲报告,已有五位同学做了尝试。这五位同学都认为自己得到了“较大”或“很大”锻炼,提高了表达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也初步有了科研的尝试,一位同学说:“能够在同学面前挥洒自如地演讲,使自己对一件事的准备程序更加合理化,还加深了对所讲问题的理解。”对于这些同学的演讲报告,王教授是这样说的:“查阅资料,动手整理、归纳是科研最基本的素质,如何提炼资料,在十几分钟内讲清楚是能力的体现。当然更鼓励创新,有新想法最好。以后布置作业也可以继续改变形式,让同学们直接创一些东西,刺激他们提出新东西。”
记者就研讨课采访了王京教授。
王教授说:“我认为研讨课并不是对学生有特别的知识要求,而是让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熟悉交互,学会交流。进了大学,这种交互、交流会越来越多。”“专业的技术不着急学,有的是时间。但如何做科研,研究有什么方法、过程如何,希望同学能(通过研讨课)有所了解。因为做科学研究的规律、方法都差不多,对所有新生都是适用的。我们就是希望把这些规律提炼出来。”
对于课程效果,王教授认为不是短期可以看出来的,“如果到了大四或研究生,同学们做科研时能很快进入状态,回想起当初的研讨课,觉得有帮助,这就行了。”
虽然我校教授大多有很重的科研任务。但王教授认为:“无论做什么,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教授不和学生接触,怎么培养?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求教授走上一线。开专业课是一种形式,而研讨课可以让新生体会到科研的环境,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这是更重要的形式。我们希望新生以后能更快适应科研领域,而不必等专业课或毕业设计才匆忙上阵。”
毕竟研讨课是一种新尝试,很多具体做法、形式都尚在摸索中。这届三字班的300多名参加研讨课的学生是第一批受益者。今后随着研讨课在全体新生中的逐步推广,新生们都将有机会接触名师,感受科研的魅力。
(编辑 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