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为大学教育正名
北京青年报 2004-6-14
图为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校长顾秉林院士正在给学生上着《走进量子世界》课
&苍产蝉辫; 首推新生研讨课一改传统教学模式
高考结束了,又一批中学生就要跨进大学校门。相对于高中时单一的学习模式,大学应该教会他们什么?应该引领他们向什么方向去发展自己的兴趣与特长?2003年11月,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出了一门新的课程———新生研讨课(贵谤别蝉丑尘补苍厂别尘颈苍补谤),也就是由知名教授专门为全校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讨论课程。其主要教学方式是:学生以小组方式与开课教授就某一专题共同开展研究,在教授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进行口头辩论和写作训练。在经历了近半年的实践之后,新生研讨课正成为清华新生从高中生到大学生这一蜕变过程的重要环节。
■为什么要开新生研讨课?
在孙家广院士的记忆中,有一件事对他的触动特别大:前几年印度一所大学的教授带领两名本科生发明了一种新的算法,在国际上引起很大的轰动。这一直让他在思索:清华拥有如此优秀的本科生,为什么没有做到?我们的课堂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他谈到了杨振宁先生曾经说过的话:中国的教育是填鸭式的,一定要把这个框框打破,才能使得我们的创新人才培养出来。要做到这点,首先就是把学生从课堂上解放出来。“中国的学生特别缺乏创新精神,哪怕在课堂上举手提问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都不能做。这就特别需要像新生研讨课这样的环节,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见解。”他说。李衍达院士则讲述了一个自己的故事:他在大二时参加了一次科技活动,是几个学生和老师一起,就当时提出的“电磁场出现和物质消灭了”的观点通过看书、查资料进行讨论。此次活动对他以后的学习过程影响很大。李先生认为,如果学生在大学期间对一个问题很有兴趣,而且能够去深入探讨,可能会对学生影响很大。
据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教务处处长胡和平教授介绍,在国外,新生研讨课有多年的历史,如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许多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已有20多年开设此类课程的经验。而在我国,新生研讨课却是一个新生事物。“清华的生源很优秀,如何让学生尽快融入到研究型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氛围中来?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开设新生研讨课。”教务处副处长张佐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拿到了一张清华2004—2005秋季新生研讨课课程表,40门课程涵盖了建筑、水利、物理、人文等多个领域,而开课教师里则赫然有钱易、李惕培等院士以及顾秉林校长。谈到“知名教授”给新生开课的意义,胡和平教授说,大学一年级是人生中一个特殊的至关重要的转折期,新生们能够有机会与这些知名老师一起研讨,亲身感受他们为人为学的魅力风范,会潜移默化地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或许能让他们受益终生。同时,也让新生们认识到,这些“名师”也是普通人,揭开“名师”的“神秘面纱”,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他们将来成为“名师”也是有可能的。
■怎样上新生研讨课
崂山道士穿墙的咒语是真的吗?1995年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穿越长城是怎么回事?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会是什么意思?还有多媒体屏幕上奇特的薛定谔的猫……随着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画面,清华校长顾秉林院士与15名大一新生一同探讨量子物理世界,为这些神奇的故事和现象寻找科学的答案和解释。
这是校长顾秉林院士主持的新生研讨课《走进量子世界》的一个场景。在新生研讨课上,这样的场景绝非罕见。5月18日晚上,记者亲历中国工程院吴澄院士的新生研讨课,15名学生就“中国的工业化之路”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其热烈程度不亚于一场小型辩论赛。而作为“主持人”角色的吴澄院士则适时给予点评,原本8点多钟就该结束的课程推迟了半个多小时才打住,学生还意犹未尽。“首先要让他们从自己原来的专业跳出来思考问题,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培养一种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二是给他们一个学科的总体轮廓感,让他们不至于找不到方向而感到心虚。”吴院士如是说。
新生研讨课的最夺人眼球亮点之一就是开课教师。据了解,2003年11月首批开出31门新生研讨课的32名教师全部为正教授,其中31名是博士生导师,还有教育部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等。大师出手当然不凡: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希光教授利用国庆七天的长假,把新生研讨课开进了内蒙古科尔沁右盟,让蒙古包变成了他们的课堂,《走在路上的叙事艺术》这门新生研讨课恰如其名。七天的实践教学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那里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状况,同时还会有论文集、摄影集等成果问世;熊澄宇教授开设的《认识电影》课程一半时间到电影资料馆观看电影,另一半时间在课堂讨论;彭林教授则宣称“在10周的时间里让学生成为半个青铜器专家”,他开设的《青铜器研究初阶》不仅涉及青铜器历史、用途等基本知识,还结合古器物学、考古学开展冶金专家访谈、参观博物馆等活动;樊富珉教授的课程《生涯发展规划》事先涉及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游戏,根据不同题目采取不同的分组讨论形式,以真诚的心和心的沟通和交流,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事实上,要想上好这个15人的新生研讨课,这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们都表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确立研讨的题目,让这些刚入大学校门且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着实让老师们费了一番脑筋。新生研讨课没有固定的教材,因此传统的教法不适用于新生研讨课,需要针对这些没有专业背景知识的新生设计新的教法。更让老师和学生们看重的一点是课堂上那种平等、自由的研讨氛围。钱易院士在自己开设的《环境与发展》课上进行对于“先发展后治理”还是“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课堂辩论,结果当她在同学发言中插话时,“遭到”了学生的“抗议”。
■新生研讨课能否推广开来
据胡和平教授介绍,新生研讨课课内总学时一般为16或32,学分数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的具体实际确定,为1或2学分;新生研讨课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确定,一般为考查。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出勤、平时作业、小组工作、课堂表现、口头报告或书面报告等,对选修研讨课的学生以书面形式作出“优秀、通过、不通过”的考核评价并且归档。开课教授上课期间每周也要保证与学生见面的时间,指导学生开展研究。为保证小组讨论的效果,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限制在8人词30人以内,各门课程的具体人数由任课教师确定。此外,全校学生不分专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一门新生研讨课。例如选修校长顾秉林院士《走进量子世界》的15名学生中,就有来自包括信息学院、机械学院、土木水利学院、经管学院、理学院等五个学院12个系的学生。
那么新生的反映又是如何的呢?一学期结束之后的调查显示,最初学生是抱着对课程涉及领域及课程专题本身感兴趣、弥补没能进入理想专业学习的遗憾、想近距离了解自己崇拜的名师甚至从众心理等念头选择新生研讨课,但收获却远远超出了预期:无论是教授的人格魅力、新的主动的学习方式,还是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某一方面的兴趣,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自动化系03级的吴雪兵在上完《后基因组信息学》后说,最大收获是尝试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即基本上完全自主地查资料、分析、思考、讨论,并在此过程中领会到了什么是大学里的学习,锻炼了对陌生领域的领悟能力。2003-2004学年度共开设新生研讨课70门,2700余名新生申请选课,其中1000余名幸运地成为首批受益者。
对于先行者的清华来说,新生研讨课正步入正轨。那么,对于其他尚未开设类似课程的高校来讲,什么时候才能让刚入学的新生们明白:他们,正进入人生的另一条轨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