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93周年校庆 - 正文

无标题文档

研究型教学之路:深化与发展

——聚焦本科教育改革新亮点

●新闻中心记者 顾淑霞

近年来,我校立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按照“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造性地提出了“研究型教学”的理念。围绕这一理念,我校推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随着“985”二期的启动,我校研究型教学理念也迈入进一步深化实践和逐步完善的新阶段。

 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积极推动按大类招生与培养

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久前,在全校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副系主任会议上,副校长兼教务长汪劲松进一步阐述了我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他指出,根据十六大提出的人才培养的要求,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上。在《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2001—2005年教学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确定了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人才为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目标。围绕这一总体目标,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每一阶段都应有各自明确、清晰的定位。我校的本科教育处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先导性、基础性地位,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即实施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完成学科交叉和综合背景下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个性化培养,以探索和研究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学会认知和创造,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为高层次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的本科毕业生应当具有健全的人格、创新的思维、宽厚的基础、适应的能力和领导的潜质,毕业后能在学术上继续深造或进入社会并开展终身学习。

 根据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我校本科教育将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逐步推进本科生按大类培养的模式。自2002年以来,我校经管学院、理学院、信息学院已先后实施了按大类培养人才的模式;机械学院计划于今秋开始实施全新的按大类培养模式。目前学校正在进一步修订2004级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探讨设立本科生选课指导教师制度,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更宽松的环境和进行更直接有效的指导。为了使教学管理工作切实支持按大类培养的新模式,教务处和学生部正在积极探讨大类培养模式下的学生管理与思想教育的有效方式和改革的可行方案。在积极实施按大类培养模式的同时,按大类进行招生的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在2004年本科招生中,精密仪器系和工程力学系分别将过去的几个专业整合,各自以“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和“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专业招生,实现了按大类招生;热能系和化工系则分别新增设“能源动力系统与自动化”和“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两个专业,并根据新专业重新设置按大类培养的课程模式。

 率全国之先开设新生研讨课,推进“互动研讨型”教学模式

 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经验,我校经过多方调研、论证、筹备,于2003年秋在全国高校中首次开出了31门新生研讨课。这是我校推进研究型教学理念的又一创举。

 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是由知名教授专门为全校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讨论课程。主要教学方式是,学生以小组方式与开课教授就某一专题共同开展研究,在教授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进行口头辩论和写作训练。在国外,新生研讨课有多年的历史,如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许多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已有20多年开设此类课程的经验。而在我国,新生研讨课却是新生事物。《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生研讨课手册》列出开设新生研讨课的三大目的:一是建立一种教授与新生沟通的新型渠道,提供教授和新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缩短教授与新生之间的距离;二是为新生提供在合作环境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鼓励新生在小组中进行思考、交流,启发新生从入学伊始就体验研究型学习方法和氛围,尽快适应研究型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建立基于教师指导下的探索研究的学习模式奠定基础;三是推动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 新生研讨课由开课教师自行确定选题,全校学生不分专业可以自由选择。经过首批31门课程的教学实践,这种崭新的课程模式受到了开课教师和学生们的一致欢迎。教师和学生普遍表示,新生研讨课是带领新生走进大学之门和研究之门的一个良好“通道”。新生研讨课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合作精神、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精神和探索精神等方面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在上学期开出的31门新生研讨课基础上,本学期又开出了39门新生研讨课。目前,教务处正在积极广泛地听取师生各方意见,进行总结,计划将新生研讨课作为常规教学活动高质量地坚持下去,并将研讨型课程扩展到高年级,如开设专题研讨课(Seminar)和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讨论课,使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本科生在学期间一直保持研究性学习的良好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 加强课程体系和内涵建设,精品课程数列全国、全市首位

 2003年,在北京市和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中,我校有19门本科课程获得北京市精品课程,9门本科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共涉及本科课程21门,是获国家级和北京市精品课程最多的高校,其中袁驷教授主持的精品课程《结构力学》通过网上专家评审获得了97.55的全国最高分。此次获奖的精品课全部为我校在建精品课程。

 课程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集中体现。早在2001年11月,我校就启动了“本科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目前共有116门本科在建精品课程。精品课程是我校课程建设的龙头,对提高学校课程整体水平和构建研究型教学体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精品课程良好的发展态势下,教务处将重点加强课程体系和内涵建设,根据大类培养的模式,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提高课程质量。今后将重点加强基础课、公共课、大类平台课、文化素质等课程建设,从知识结构和能力训练两个方面,注重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课程的衔接。以引进课程、外派教师学习、建设精品课程、开展本科生研究训练(SRT)、开设研讨课、进行项目训练、实施案例教学、推动外语及双语教学、强化外语训练等方式,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推进研究型学习方式的建立。

 实践教学环节是我校教学的一个特色。随着综合性大学布局的建立,实践教学环节也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对此,学校正研讨和分析我校不同类型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特点以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开展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加强我校学生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加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实施方案。

 鼓励“名师”上讲台,使本科生与大师面对面交流

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生命线。俗语说:求学先求师。好的老师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他们的治学态度、人格魅力更是对学生心灵的涤荡甚至会产生一生的影响。“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近些年来,学校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并制定积极政策,鼓励教授给本科生讲课。2003年,在北京市和国家首届高校百名教学名师奖评选中,我校有6位教授获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奖,其中5位又获得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奖,是全国获奖人数最多的高校。目前,一大批知名教授走上了本科生讲台,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在建的116门精品课中,有力学专家杨卫院士、新闻学者李希光教授、国际问题专家阎学通教授等一大批知名教授。这些课程涉及专业课、公共课、基础课、人文素质课等各种类型,每一门精品课都有一支在科研与教学上有成就的教师梯队。在去年开出的31门新生研讨课中,32名教师全部为教授,其中31名为博士生导师。校长顾秉林院士亲自主持“走进量子世界”新生研讨课,钱易、李衍达、孙家广、赵玉芬、李惕碚等院士也纷纷为大一新生开设研讨课。本学期又有39名教授承担了39门新生研讨课教学任务。

 教学需要投入、需要奉献。这些在科研与教学上颇有建树的教授倾心教学工作,对人才培养呕心沥血。为了鼓励教授上讲台,学校也采取了一些激励机制,今年年初,学校设立了教学附加津贴制度,对部分承担大量公共和基础类课程教学的院系教师发放教学附加津贴。同时,一些新的激励措施正在积极建设之中。此外,为了培育年轻教师,学校将对青年教师实行培训计划、派出计划,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 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教学改革需要持续不断地推进和深化。当前,我校“985”二期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在建设一流大学的战略攻坚阶段,“985”二期教学工作力争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加速向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有所突破,研究型教学理念逐步向彼岸的目标靠近。

(编辑 文清)

2004年04月25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闻中心版权所有,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