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路”漫漫其修远兮
——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李志纯
道路交通环境好坏关系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对道路交通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汽车、火车到飞机,以往科学家们致力于发明更快、更便捷的交通工具,当各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如何协调好道路、交通工具和行人叁者之间的关系,实现道路交通的良性运转,这成为像李志纯这样研究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的学者的任务。
事先以为约访李志纯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近几天他一直忙于准备“全国博士生论坛”的报告,能不能有时间接受我的采访再我心里打了个问号。直到见到他,我心中的疑团才慢慢消逝。李志纯是个懂得协调和安排时间的人,就像协调和安排我们的道路运输一样。翻开李志纯的个人简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位有志青年的奋斗史,从中南大学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经历了人生的一次飞跃,学术造诣也越来越显现出来。从获得湖南优秀硕士论文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在国内外发表2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拥挤道路使用收费的理论构架》、《弹性需求下拥挤道路使用收费的模型和求解算法》、《网络扩容和拥挤道路使用收费的组合模型及求解算法》叁篇论文已成为道路拥挤研究方面的经典作品,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肯定。这是我更迫切想了解眼前这位稳重、坚毅的青年才俊。
理论依托 实践先行
李志纯的研究方向是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建模和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这一方向很贴近现实,研究成果往往很快就得到应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在前几天,他还参加了北京市交通委的专家听证会,对北京市交通状况的改善提出了诸如限制私家车的交通量、征收拥挤费、发布交通信息等措施,其中对道路繁忙路段征收费用和发布交通信息等新举措得到交通委领导的肯定,可行性很强。
一提到应用性强,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在理论支持上比较欠缺,经不起长期考验。也许大家还不知道,李志纯的本科学的是数学,这就为他以后建立各种模型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像他说的“是数学给了我起飞的翅膀”。他提出的各种措施都是以科学的数学模型为依据的。从建立数学模型到算法设计,再到例证,形成完备的体系,经得起实践检验。
勤于思考 敏于观察
这次博士生论坛鼓励创新,而创新也是众多青年知识分子成功的重要法宝。李志纯也体会到这一点,但他对创新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创新不是来自一时灵感突现,而是长期思考的积淀;创新不是来自闭门造车,而是来自对现实敏锐的观察。
李志纯是个爱读书,巧读书的人,图书馆里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而且每次都带回来厚厚的笔记。在他看来读书不仅是为了向先辈学习,更重要的是从中获得启迪,获得思想的水滴,随着水滴的渐渐融聚,新的思想就会占领你的大脑,创新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李志纯已经找到了自己在学术上创新的规律,于其中游刃有余。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创新总是青睐善于观察的人。在长时间的阅读和思考中,他发现以前对交通运输的研究多是一种理想条件下的研究,缺乏外界干扰因素的引入,但在现实中理想条件很难达到,于是李志纯以地铁换乘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引入数学模型对地铁的换乘的频率进行分析,找到了地铁班次的合理数量。这就形成了他参加这次论坛的报告《汽车与地铁混行交通系统中换乘问题的研究》。
踏实做事 真诚做人
“外面的世界好精彩,可有时你必须耐得住寂寞”,他望着窗外意味深长的说,“在学术的世界里,容不得有一丝的弄虚作假”。朴实的两句话折射出李志纯内心的平静,这是他的生活态度,一种宠辱不惊的精神状态,也是他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原因。苦恼也经常有,尤其是当你有了新的发现却难以付诸实行时,“学术的道路永远不是一帆风顺的,关键是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他,可能你再努一点力,你就成功了”。在采访临近结束的时候,我终于走进了他的精神世界,发现那张真诚的脸上流露出平和的、坚毅的笑容。
我走出了宿舍区,眼前的路变宽了,在心里我为李志纯,以及像他一样的学术殿堂的朝圣者感动,这才是民族的脊梁。
(首届全国博士生论坛执委会 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