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博士生导师谈如何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系列报道之一
导师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新闻中心讯 记者冬梅】“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瓶颈主要在导师。”中国科学院-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胡鞍钢教授在全国首届博士生论坛期间道出了部分博士生导师的共同感受。
我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皓明教授就认为,博士生的培养过程有两个阶段,一是课程学习,一是研究,而在研究中间进行学习和锻炼才华尤其重要。他说,目前我国博士生课程的水平和数量还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在研究中间,导师不能让学生总是参加项目研究,而不提出科学问题。项目应当是培养博士生的载体,不是我们研究生的目标,研究生的目标是要从项目中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研究,来提高自己的思维深度和理论水平。如果仅仅是以完成目标为终极的话,就同一般科研机构搞科研差不多了。做过这类事情,同没有做过这类事情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就好比我们骑自行车的人与不会骑自行车的人的感觉是不一样,不会骑自行车的人会认为这两个轮子怎么能够站得住呢?会骑的人会在两个轮子的自行车上潇洒自如,甚至还可以撒开把往前骑。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个很大的毛病是只做项目。只做项目,会使研究生做得没有兴趣。导师应当把项目作为一个载体,并把学生带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中去。这样的学生培养出去以后,就不会怕任何挑战。
他强调,要想创新,首先在思想上不能是一个懒人,懒人是不会创新的。导师要培养学生对很多东西的兴趣,要培养学生提炼问题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还要着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人和人之间个体差异是很大的。要引导学生对各种事物都有探索的欲望。创新不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结果。只有当一个人对某一种事情或某一种现象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才会去创新。
经管学院李子奈教授认为,学生要超过导师,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导师毕竟要起到引导作用。导师可能不能掌握学生最后的研究结果,但是选择的研究题目是不是前沿的、具有创新性前景的题目对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很关键。同时,导师要管学生的课程学习,要把学生的课程设置好,还要管学生的研究方法。
力学系郑泉水教授认为,在学生投入的前提下,学生成长得如何关键在导师。如果导师没有做到前沿,学生做到前沿的机会只有百分之几。导师队伍上不了世界一流,研究生培养就上不了世界一流。除上述普遍规律外,还有许多手段方面的问题,如一名好的导师要想办法让学生不断有成就感,有继续研究的兴趣,要把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此外,不同人的才能是不一样的,做的课题不一样,培养风格也不一样。不能说一位老师对学生什么都关心到了,这就是好老师。这样的学生短时间内也可能很快乐,但他的独立能力可能会很差。有的老师管得少,让学生独立做事的机会多一点,让学生自己摸索的时间多一点,你不能说这位老师就差。这位学生做的时间长一些,但是他的独立能力强。张维先生就主张学生要自己找课题,自己进行研究。他培养的学生里面出现了不少院士。
他说,要想使导师队伍上一流,导师就要拼命往上走。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导师究竟有多少时间是在做研究。现在事务性环节太多,耗费了教师许多精力,教师缺乏全身心投入研究的学术环境,这是致命的。在美国,老师群体是第一位的。美国大学有两条腿,一条是行政腿,一条是学术腿。跟教学、研究直接相关的,就是教师群体说了算,行政来服务,比如老师群体说,我们这门课要开,那就开。研究生毕不毕业基本上以导师的意见为准。而我们的行政人员都很聪明,又要积累政绩,结果是行政人员脑筋动得越多,教师要应付的事情就越多,投入教学和科研的精力就越少。美国是行政人员服务、配合教师的工作,我们是教师服务、配合行政人员的工作。这一点不改变,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就无从谈起。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要建世界一流大学,没有一流的教师,建世界一流无从谈起。而教师水平的提高也在于教师的投入。各种各样的评估体系,各种各样的政绩工程,分散了教师的大部分精力,教师队伍的水平如何提高?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应该深入研究如何破解这些瓶颈问题。(邵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