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问答之二
二、流行病学
14.非典型肺炎的传染源有哪些?
近期发生的非典型肺炎最初的传染来源或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传染源有以下几种:
(1)非典型肺炎患者。
(2)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也就是已感染了病原但尚未发病者)。
(3)其他传染源。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显示:广东省部分城市的首发病例(多位厨师或市场采购人员)以及少数聚集性病例中的"首例病例"和一定数量的散发病例并没有同类病例密切接触史,由此推测本病可能存在其他传染来源。
15.非典型肺炎是怎样传播的?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该病的传播途径可能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以及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和密切接触造成传播。传播模式为:
(1)直接吸入含有病原体的空气飞沫和尘埃造成传播。
(2)通过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所污染的物品、用具、玩具等,经口鼻而传播。
(3)密切接触传播:指治疗、护理、探视病例,与病例共同生活,直接接触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
16.非典型肺炎医院内传播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医院内传播与病房环境、治疗经过、患者病情、暴露时间、医护或探访人员个人防护等因素关系密切。病房环境通风不良、患者病情危重、经过吸痰或气管插管抢救、医护或探访人员个人防护不当使感染危险性增加。
17.非典型肺炎病人在发病多长时间才会传给别人?
非典型肺炎病人一般在出现症状,如发热或咳嗽时最容易传染他人。但目前还不清楚症状出现后第几天才具有传染性。一些病人在一定条件下(如通风不良、气管切开等)传染性可较强。
18.非典型肺炎的高危险人群是哪些人?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人群对该病普遍易感,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但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如家庭成员、同一病房的病人、同一病区的医务人员、护工和探视者等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医护人员发病占有较高比例,是本次所暴发的非典型肺炎不同于以往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特点之一。医护人员高发主要与它在发病初期人们未充分认识到该病的传染性、部分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还不够严格有关,此外与医护人员在救治病人时,不得不长期与病例近距离接触,加上工作紧张劳累又休息不够,身体抵抗力降低等因素也密切相关。
19.此次非典型肺炎的人群分布特征是怎样的?
(1)职业分布:全国报告病例数中,各种职业均有,但医护人员的比例较大。
(2)性别分布:男女性别间发病无差异。
(3)年龄分布:报告病例的年龄在2月龄至92岁之间,年龄与性别各年龄组人均均有发病,但以青壮年(20-49岁)为主(约占80%)。死亡病例中,老年人比例较大(60岁以上者约占41%)。
20.影响非典型肺炎流行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非典型肺炎流行的因素尚未完全明了。不同株病源的传染力、致病力可能不同,少数病原株的传染性、致病力特强。传染源的远距离传播:国际航空旅行增多,病原在国家之间、地区之间通过旅行者而传播,导致了流行活动的显着增加,输入病例并可能引起当地传播。社会因素方面如人口密度高、不良居住卫生条件、卫生知识水平和习惯,有利于疫情蔓延。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及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不落实等有利于发生医院传播。
由于病原尚不明确,目前病例的诊断主要依赖流行病学、症状体征、临床检验以及肺部影像学结果,没有实验室确诊方法,难免存在漏诊误诊,一旦漏诊,容易造成传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