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6月30日电 6月26日下午,常务副校长王希勤来到邺架轩,与医学院医学实验班医3班(2013级)全体共23位毕业生欢聚一堂,倾听同学们讲述八年医学生学习生活的收获和感悟,畅谈职业选择与未来规划。
王希勤讲话
王希勤表示,很高兴能够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与同学们座谈,同学们经过八年的学习,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王希勤肯定了同学们身上的医者情怀,不仅仅着眼于工作收入高低、待遇好坏,而是更多地去关注医者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这也反映了清华学生共有的优良品质。
王希勤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其中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包括人民群众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条件、健康保障和生活质量。我国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健康中国”在国家的长期规划中处于优先位置,这是我们需要把握的“大势”。
王希勤指出,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目前正在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大学制度,由此也将延伸至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医院制度。对于一所现代化医院而言,第一,应当以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为基本制度,医院管理要摒弃裙带关系和庇护关系,建立基于契约的现代管理制度。第二,应当在医院的管理中适当引入市场组织机制,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情况进行资源配置,按照能力和贡献给予优秀人才更好保障和激励。第叁,应当进一步强化科学思维,不仅注重经验的积累,更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发展、研究和推广新的知识。
王希勤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从今天起大家必须要学会逐渐适应身份的转变,从校园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要清晰地认识到一位医者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在工作中不断锤炼自己、收获成长与蜕变。同学们身上都带着“清华人”的光环,但要想在社会中立足,终究需要靠自身过硬的实力。王希勤寄语同学们将社会作为一所新的“大学”重新攻读学位,等到在社会这所大学里再拿到博士学位之时,必将会收获一个更加成熟的、崭新的自我。希望多年之后同学们对于整个医学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医学领域的改革,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座谈会现场
参与座谈的毕业生中,大部分同学即将成为一名医生,奋战在不同科室的临床一线,也有同学选择出国继续深造。同学们在座谈会上畅所欲言,讲述在校学习生活的故事,感恩母校的悉心培养,展望未来的发展道路。
毕业后拟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的陈浩提到,自己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一名护士,因此他很深切地感受到临床医务工作者最真实的工作状态,敬佩之意使他从小立志要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
毕业后拟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的王澍用“幸运”这个关键词来描述自己人生经历,他讲述了自己儿时因为先天性小耳畸形而接受手术的故事。王澍表示,许多跟他一样的孩子可能没有这份能够及时接受手术治疗的幸运,因此他希望成为一名耳鼻喉科医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幸运”带给更多的听力障碍患者。
毕业后拟就职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的季俊亦结合就读经历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包括希望优化就医及医疗报销流程、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增加体检机会等。
医3班腾雅群、施迈、马培文、沉可心、叶丞中、杨烈、杨琛轩等同学也分别就个人的学习经历和职业选择进行了交流分享。
医学院院长祁海、副院长李海涛、教授吴励、学生组组长王晗、医3班班主任刘津平分别发表毕业寄语。座谈会由医3班班长徐九洋主持,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赵岑、副部长兰旻参加座谈会。
王希勤与参加座谈的医3班毕业生合影留念
供稿:研工部
编辑:陈晓艳
审核:吕婷 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