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第十五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在学校开启新百年第二个十年新征程、全校师生员工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肩负着汇聚智慧、形成共识、统筹规划、引领发展的重要使命,既要全面总结过去五年学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也要认真分析新形势新问题,为学校新百年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谋定方向、擘画蓝图。
为迎接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的召开,我们特推出“我们奋进的五年?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报道,多维度、立体化地呈现学校及各单位近年来事业进步的新面貌,展现新时代清华人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气神,总结凝练改革发展的好经验。
五年来,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深化教育工作讨论会和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大会成果,加快推进落实研究生教育改革要求,因势利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不断努力。
一、持续加强研究生基层党的建设
(一)分层引导,强化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
关注研究生新生、毕业生、学业优秀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重点群体,分层分类做好思想引领工作。着力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建立研究生新生“一人一档”,为新生系好思想上的“第一粒扣子”。关注毕业生群体,自2018年起办毕业生党员大会,由校党委书记讲授毕业生党员在校期间的“最后一堂党课”,同期举办毕业生主题党团日,引导毕业生坚定树立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努力发光发热的远大志向。关注学业优秀研究生骨干,开办“领航”培训班,现已组织七期,超过九成学员递交入党申请书,实现新时代青年“两种人会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向少数民族研究生举办六期“石榴籽计划”,超过八成学员成为积极分子。五年来,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比例自2017年的11.4%提高至2021年的32.9%;全校研究生党员人数实现较大幅度增长,2021年新发展党员1431人,较2017年增长177%。
2021年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
建立分阶段、分对象、有层次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2017年开始,每年举办预备党员学习班,2021年开始每年举办新党员学习班,面向全体党员开展年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面向党建骨干开展“领雁工程”党支书培养计划,结合阶段特点设置专项培训方案,实现对不同阶段党员常态化、全覆盖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对评议为“基本合格”的党员进行约谈帮扶。引导研究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在重大活动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守正创新,打造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推动优势资源下沉,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力。加强临时党支部建设,在非全日制研究生班、疫情期间在鄂学生党员群体、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志愿者团队和博士生必修社会实践支队中设立临时党组织,制定发布《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非全日制研究生临时党支部工作实施细则》,实现非全日制研究生和重大活动队伍中党建工作全覆盖。不断推进全国和学校层面研究生标兵党支部创建工作,持续抓严抓实高年级党支部和薄弱党支部整改工作。制定实施党团班提升“雁行计划”,面向党支部提供特色活动专项经费,累计立项222个项目,支持近300个研究生党支部结合特色开展理论学习、红色实践、志愿服务等,促进研究生基层党团班集体成长。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武汉学生第一临时党支部成立大会线上举行
(叁)育人为本,培养素质过硬研究生骨干队伍
开展骨干培养专项计划,构建全过程、专业化培养体系。自2017年起,实施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学生党支部书记培养支持计划(又称“领雁工程”),面向全校学生党建骨干开展集中培训、读书交流、红色实践等,已开展理论学习集中培训近300场,并在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等地建立10余个红色实践基地,组织开展红色实践40余次,各项活动累计覆盖党员骨干3.5万余人次。设立新生党支书专项支持计划(又称“新雁班”),现已开办五期,累计覆盖新生党支部书记182人,70%以上的学员已成长为“双肩挑”辅导员,95%的学员获校级荣誉。策划组织德育助理上岗培训及“研思工作坊”助理常态化培训,实现德育助理培训全覆盖。创设“笃行”研究生领导力培养计划,累计选拔培养400余名研究生骨干。开展“桑梓研修营”系列活动,加强对港澳台研究生发展支持,实现港澳台学生联络全覆盖。
“领雁工程”小组赴嘉兴进行红色社会实践
创设“深耕计划”因材施教研究生培养项目。2017年起创设“深耕计划”,面向公共服务部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已成功招募五期共计133名学员,在全校32个机关部处的岗位服务师生,基层锻炼足迹遍布新疆、云南、广西等全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个地市,海外方向学员远赴亚洲、欧洲、非洲的9个国家。成立功能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学员在庆祝建党百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国家重大任务中积极作为。深耕五期学员集体参与冬奥志愿者专项服务,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先进集体”;深耕二期学员俞逸晨荣获“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通过岗前培训、工作锻炼、研究生培养、职业发展规划等分阶段、全过程、系统性培养,全面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和地方党政机关、国际组织输送人才,一期毕业学员公共服务部门就业率近90%。
二、因势利导开展研究生思政教育
(一)把握契机,上好新时代“大思政课”
把握重要契机,激发青年爱国情怀。积极组织动员研究生参与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深情献礼祖国70周年华诞,参与组织4200名师生参加群众游行、技术保障等专项任务;积极参与建党百年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动员600余名师生参与庆祝大会及文艺演出活动;组织冬奥志愿者对外联络分队200余名研究生志愿者服务国际奥委会、残奥委会委员等重要外事场合。结合重要契机因势利导开展主题教育,组织“青春祝福祖国”宣讲团、开展“冬奥师生进支部”、举办“师说”系列微报告等,紧扣时代主题上好“大思政课”。组织开展“百年接力、强国有我”研究生集中主题党团日,1.6万余名研究生现场参与。开展“实现伟大复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师生联合主题党日,覆盖508个师生党支部,近1.2万人次参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和我的祖国”“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每学期覆盖约400余个研究生团支部,累计受众10万余人次。
组织研究生积极参与建党百年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者对外联络分队出征合影
(二)凝聚合力,构建导学思政工作体系
把握研究生培养规律,提出导学思政育人理念。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认真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基于对研究生培养规律的科学分析,结合优良导学传统,提出将思政引领融入导学互动全过程的导学思政理念。2017年以来,组织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教育工作研讨会等30余场,每年面向研究生及导师开展问卷调研,深入探析研究生培养规律。现已建立由校党委统一领导、20余个部处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基于导学互动和导学关系保障的两类工作框架和八项工作体系。拓展导学互动场景,广泛开展师生联合主题党团日、红色主题实践,探索设立师生联合党支部,覆盖师生近3.6万人次,深入引领师生思想互动。设立“导学热线”,40位育人经验丰富的离退休教师为青年师生提供咨询支持。建成22处导学交流空间,开展“导学开放日”“师生夜话”音乐会等活动,多措并举推动导学交流提质增效。树立导学共进典型,开展“良师益友”评选,共有近700余位教师、1000余人次获评。出版《师途——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导学故事集》,收录60余篇稿件共计近20万字。原创《大先生》沉浸式演出,将清华导学传统与现代光影技术融合,受到广泛好评。
“导学热线”年度交流会暨新任专家聘任仪式
同听一场“师生夜话”音乐会
(叁)聚焦宣讲,掀起朋辈思政学习热潮
扎根中国大地,生动讲述这十年历史性成就与变革。党的十九大以来,博士生讲师团累计开展宣讲4000余场,覆盖近70万人次。发起成立全国高校青年宣讲联盟,联合42所高校启动全国高校接力宣讲党史活动,近32万人次参与宣讲学习。聚焦重大时代命题组建专题宣讲队,形成70门精品课程,覆盖17万余人次。启动“这十年·青年讲”全国高校宣讲联赛,130余所高校、4200余名选手参赛,引领青年学生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博士生讲师团荣获2021年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第五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特等奖、2021年度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四)紧扣时代,创新网络思政教育载体
紧扣网络时代特点,创新研究生主题教育形式。打造新媒体宣传矩阵,推出“这十年·青年讲”等系列宣讲短视频,点击量超2000万。推出“初心学堂”党史、校史系列短视频,全网播放量超35万。联合百所高校青年学子共同发起“鞠躬!青年们最深沉的致敬”祭奠英烈活动,活动视频《致敬!永远记住你》总阅读量达453万次,点赞量超2万次。开发“点亮掌上清华园”小程序等线上学习资源,吸引近1.4万名用户参与答题。组织“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全网播放量超过3000万,被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这十年·青年讲”全国高校宣讲联赛授旗仪式
叁、积极营造优良学术学风环境
(一)双线并抓,完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树立学术高线,严守学术道德规范。围绕“学风建设年”创新开展系列工作,强化研究生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破五唯”原则,开展学术新秀评选,深化学术榜样影响。组织学术学风主题宣讲、“学术人生”讲座、学术新秀分享会等活动160余场,覆盖师生8000余人次,形成“学术新秀分享日”“学风建设宣讲周”“学术人生讲座月”相结合的贯穿式活动体系。组织开展全国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论坛,吸引全国50所高校研究生共建新时代学术共同体。邀请诺贝尔奖得主等着名专家学者累计举办50余期“巅峰对话”活动,为研究生树立学术成长高标杆。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弗雷泽·司徒塔特做客第55期“巅峰对话”
(二)朋辈引领,助力学术软环境建设
强化朋辈引领,优化学术软环境。每年组织学科交叉“学术微沙龙”4500余场,覆盖师生5.2万余人次。建立“清研学术”平台,推广优秀朋辈故事,传递实用科研经验,联动院系累计开展“学术之路”系列朋辈分享160余期。成立学术之路工作室讲师团队,围绕“基础课程答疑”“学术学风建设”“实用软件技能讲解”“科研工作展示”等主题开展答疑咨询服务,累计组织200余次答疑服务,开展100余场咨询授课,覆盖研究生5000余人次。累计举办40余期颈罢补濒办活动,邀请研究生围绕自身国际经历进行朋辈分享。
(叁)深化改革,提升博士生论坛品牌影响力
完善博士生论坛运营体系,规范博士生论坛管理制度。关注学科前沿、国际议题,促进跨学科性交叉,累计举办近700期博士生论坛,开展2.7万余场学术报告,覆盖师生6.9万余人次。连续叁年举办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研究生论坛,2020年1月,习近平主席给联盟学生代表回信表示赞赏。2021年10月,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合主办“气候变化中美青年对话活动”。
(四)激发活力,打造青年科技创新社群
推进“探臻2035”科技社群建设计划,激发学生科技创新活力。指导研究生成立自主科技社群“探臻科技评论社”,邀请科技杰出人才、领军人才作为顾问委员,指导社群成员专业化、个性化成长发展。建立集成电路、碳中和、人工智能等12个主题科技社群,覆盖全校2000余名师生,累计发布7期《探臻科技评论》纸刊,“探臻科技评论”公众号累计发布原创科技文章近300篇、总阅读量超104万。
《探臻科技评论》过刊一览
四、促进研究生“五育并举”全面成长
(一)明确导向,提升实践育人实效
持续完善实践基地布局,切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四个面向”,围绕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地域结构分布,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基地较2018年提升75%。平衡地域分布,实现京津冀、长叁角等重点城市群全覆盖,东西部基地均衡分布。围绕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丰富基地建设类型,公司和科研院所的比例较2018年提升133%。明确基地育人导向,强化专业特色与就业引导,契合重点就业单位的院系基地数量较2019年提升87%。
引导研究生运用专业所学解决一线问题。引导博士生前往产业一线,发现真问题,解决大难题,切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五年来,共计派出博士生7300余名,本着“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在数千个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和文化服务工作,累计解决技术难题4200余个,申请专利260余项,深刻践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时代号召。运营“初心服务团”,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科研实践,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基层党建和法治等领域,累计招募团员130余人,足迹遍布青海、内蒙古等十余个省市。
电子系博士生(中)在中科院深海所实践期间出海科考
依托丰富实践项目,全面提升青年胜任力。开展“洞察中国”全球胜任力社会实践,累计组织300余名国际学生和中国学生“1+1”协同合作,在中外融合视域内调研中国改革发展之路。开展“知行计划”海外实践,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国家发展调研,累计前往2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启航计划”系列就业实践,通过启航沙龙、启航讲堂、实地参访、公司招聘等活动,累计组织550余支就业实践支队赴基地实习,开展各类讲堂沙龙300余场,覆盖研究生近3万人次,指导简历投递700余份。
(二)弘扬传统,彰显体育迁移价值
传承清华体育精神,拓宽研究生体育锻炼覆盖面。建设“清动圈”体育社交平台,累计注册超4万用户。依托“清动圈”构建体育俱乐部集群,建设支持体系助力400余家体育俱乐部,覆盖研究生1.2万余人。举办“下午四点半”跑步周、毕业长跑等活动,累计覆盖200余家体育俱乐部、参与达3500余人次。
(叁)创新载体,构建常态化美育体系
创新载体,形成“有美育,更清华”的大美育体系。在110周年校庆、五四青年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开展青春诗乐会、“一二·九”革命歌曲演唱会等文艺演出10余场,覆盖师生4万余人次。开展“研创梦工厂”原创作品支持计划,支持并孵化《水木道》《未来归来》《THU Superhero》等50余件学生原创文化作品。将艺术带入公共空间,与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组织开展文新论坛、文新工作坊等美育课堂100余场,覆盖师生1万余人次;切实帮助研究生在日常场景中感受美,开展近20场“英华艺术时光音乐沙龙”、16场“校园艺术快闪”活动,覆盖师生4000余人次。
2022年“五四青春诗乐会”活动现场
(四)内外结合,笃学力行强化劳动教育
依托日常场景,形成劳动风尚。依托“清研爱劳动”品牌活动,对接9个部处单位整合劳动岗位资源,鼓励研究生参与校园劳动岗位实践,活动累计覆盖党团班集体200余个、研究生3700余人次。立足“爱上实验室”特色实践,与实验室管理处联合设立实验室清理日,充分挖掘课题组劳动积极性,活动累计覆盖35个院系、268个课题组。立足宿舍场景,开展“寓你同行”宿舍清理、研究生宿舍21天清洁挑战、学生楼长等系列活动,累计覆盖研究生2700余人。
“爱上实验室”特色实验室清理日活动
五、构建全频谱发展指导和服务支持体系
(一)关怀身心,构筑温暖集体
创设心晴计划,完善身心健康教育体系。创建心晴工作坊,结合学生成长重要节点,围绕学生常见困扰,每周开展一次主题活动,自2019年起累计开展心晴工作坊75次,覆盖近3000人次。创建研究生朋辈训练营,提升德育助理身心健康工作专业化水平,现已举办叁期,共141人参与,实现“一院一人”全覆盖。依托朋辈训练营,打造心晴讲师团,营造温暖集体。
(二)立足大局,做好职业发展引领
面向国家战略需要,优化毕业生就业结构。近年来学校就业率高位稳定,保持在98%左右。以定向选调为引领,加强重点地域全口径人才输送,中西部、东北地区就业人数近年来持续提升。面向国防科技、制造、能源等重点行业,构建新型合作关系,加强向重点领域输送毕业生。深化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推送工作,与12家国际组织签署实习合作备忘录,五年来累计输送300余名同学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毕业生京外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50%,每年有超过八成的毕业生到重点单位工作,一批毕业生扎根新疆、西藏等边远艰苦地区。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关心一生”理念,完善校友发展支持体系,疫情后第一时间联系湖北抗疫一线校友发放防疫物资及慰问金。2022年首设“笃行励业奖”,表彰233名公共部门、国防科技等重点领域基层校友。
校党委书记邱勇向2022届重点领域和地域就业毕业生代表授旗
开展全覆盖生涯辅导,实现就业指导向职业发展指导的转变。2018年起实现新生入学职业发展教育全覆盖,职业辅导年覆盖学生人次数从2016年不足1万人次提升到近年来超过5万人次。完善职业生涯教练计划,每年200余位教练指导1000余名学生。首创校友导师计划,邀请百位校友提供“一对一”行业信息咨询。面向困难群体开展辅导与服务,每年为约5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定制一套西装。疫情期间提出“天天有咨询、周周有讲座、班班有辅导、人人有方案”的辅导理念,通过“一对一”个体咨询、职业课程、职业辅导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持续对学生提供职业辅导。
(叁)优化结构,扩大奖助支持范围
完善研究生奖学金体系。落实落细以德为先、分类评价、“破五唯”、“五育并举”等要求,修订《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制定《研究生院(系)管奖学金实施细则》《奖学金评定细则修订指南》,42个院系全部完成奖学金评定细则修订。加大筹款力度,推动研究生奖学金总体覆盖率逐年提升,2021年提升10余个百分点。校管综合优秀奖学金覆盖率、获奖人数较2018年增长超过一番。
(四)勠力同心,深入细致做好疫情防控
贯彻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做好研究生管理服务工作。应对疫情挑战,为保障校园师生安全,动员在校研究生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近3500人次,排查处置涉疫情研究生6000余人次,服务保障12轮疫苗接种、72次核酸检测、3次返校接站,组建战疫“清”年突击队,设立核酸检测、乘车引导等岗位,各项志愿保障活动累计服务师生6万余人次。
组织研究生志愿者参与校园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新征程上,学校将继续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教育部及学校党委决策部署,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度势而思,乘势而上,因势而动,谋势而为,通过持续深入的改革攻坚推动事业实现新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
(清华新闻网9月22日电)
供稿:研工部
编辑:陈晓艳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