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第十五次党员代表大会正在召开,这是在学校开启新百年第二个十年新征程、全校师生员工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肩负着汇聚智慧、形成共识、统筹规划、引领发展的重要使命,既要全面总结过去五年学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也要认真分析新形势新问题,为学校新百年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谋定方向、擘画蓝图。
值此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之际,我们特推出“我们奋进的五年·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报道,多维度、立体化地呈现学校及各单位近年来事业进步的新面貌,展现新时代清华人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气神,总结凝练改革发展的好经验。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对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决策部署,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开展一揽子力度足、见实效的工作创新,贡献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智库研究成果,服务决策咨询、舆论引导和公共外交能力显着增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实现整体重塑和全面提升,探索综合性大学建设高端智库的新路径取得重要进展,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智库建设整体迈上新台阶、进入新阶段。
一、五年工作概要
高水平智库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大学的名片,是大学人文精神和思想高地的体现。五年来,智库工作在学校的定位进一步明确。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智库中心积极推动智库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高校职能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已经形成符合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特点和高校智库规律的体制机制,聚集了一支优秀的队伍,形成了一个先进的文化,探索出一条综合性大学建设智库的道路,受到学校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一)承担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任务
2017年至2020年初,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国情研究院继续作为首批试点单位承担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2020年4月重组成立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以下称“治理研究院”)承担试点任务。两年多来,治理研究院主要考评指标均稳居全国各试点单位前列,学校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显着。
(二)学校智库网络初步建立
2017年,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智库中心正式成立,牵头协调全校智库机构建设。坚持智库建设“全校一盘棋”,整合全校战略研究力量,做到统筹兼顾、相互促进。2020年,遴选34家智库机构整体纳入治理研究院重点建设。探索建立智库机构政策影响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完善校级重点智库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切实提高智库建设水平。初步建成以智库中心为平台和枢纽、以国家高端智库为龙头、以重点建设智库为核心、以近百家高水平校级智库为支撑、适应智库运行规律和高校特征的新型高校智库体系,学校智库服务与管理职能进一步完善。
(叁)咨政建言成果丰硕
打造《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智库报告》《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信息直报》《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信息参考》等国家高端智库系列载体,为高效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决策报送了大批优质成果。围绕国家治理、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创新发展、社会建设与和谐发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五大特色研究板块,报送各类政策研究报告上千篇,承担国家高端智库委托研究任务200余项,受到中央领导和决策部门充分肯定。
(四)智库研究人才方阵初具规模
打造既有精深专业知识、又有战略思维能力和家国情怀的战略科学家队伍和智库研究梯队。率先在高校建立专职从事政策和战略研究的教师队伍,部署90个智库型研究系列教师岗位,现有在岗教师57名。组建智库专家库,聘请400余名校内教师任国家高端智库兼职研究人员。建立覆盖智库中心-依托院系-智库机构的教师聘任管理流程,推动将决策咨询成果纳入全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有清华特色的学术评价和激励机制。
(五)在公共舆论场发出响亮“清华智库声音”
积极配合国家重大政治、外事活动和重大舆情事件,五年来累计在中央媒体上发表文章或接受采访数百人次。白重恩、江小涓、朱民、董煜等多位专家就重大政策议题接受央视《新闻联播》专访。举办“中国公共管理高端讲坛”“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等多场清华品牌活动。
二、工作亮点
(一)国家高端智库整改、建设成绩斐然
2020年4月,重组成立治理研究院,按照中宣部和学校党委部署,整合全校之力高质量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整改任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整改成效得到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充分肯定,实现“高起点起步、高水平推进、高标准要求”,理顺了机制,实现整体重塑、全面提升和跨越式发展。2021年,成立仅一年的治理研究院获评2020年度“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先进集体”;当年8月,经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评估,学校高端智库整改顺利通过验收。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治理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国家高端智库2020年工作会议
(二)代表性成果和重大决策咨询活动成绩突出
2020年以来,我校政策研究报告获《国家高端智库报告》刊发数量稳居各高端智库试点单位前列。多位知名教授参加习近平总书记及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主持的专家座谈会。多家智库机构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双碳目标与政策、国际关系与国际治理、产业战略与政策、智能社会治理等方面为中央和国家有关决策提供了重要研究支撑。
智库中心组织“十四五”规划专题研讨会
(叁)充分响应中央交办和重大专项研究任务
2021年以来,组织公共管理、经济管理、法学、金融等学科的多位专家学者,开展有关重大问题的智库联合研究,成果获得重要批示肯定。2022年,根据中央要求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承担中国式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相关重大专项研究任务,组织多学科、跨机构专家开展联合研究,有关成果获重要批示肯定和中宣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通报表扬。
(四)积极扩大清华智库国际影响力
薛澜、贺克斌、傅莹等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主场外交”,服务国家重大外事活动;傅莹教授出席第56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薛澜教授出席“2020世界经济论坛”、第四届“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并发表演讲,积极发出中国声音;贺克斌院士担任全球能源评估研究计划(骋贰础)环境组组长、国际清洁交通技术委员会(滨颁颁罢)委员,过勇教授担任国际反腐败学院理事会副主席等职务,代表中国发挥影响力。2020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举办“世界和平论坛”“气候变化大讲堂”等多场重要国际会议,有力促进“二轨外交”。
(五)发挥智库育人功能服务学校人才培养使命
治理研究院广泛动员智库研究系列教师参与博士生、本科生社会实践等项目的指导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积极推动将长期政策研究成果和积累向教育教学素材转化,导入课堂。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国情研究院等智库机构面向全校开设“生态文明十五讲”“中国国情与发展”“中国与国际发展前沿”等多门课程;中国农村研究院、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等智库机构围绕“叁农”、绿色发展等主题,面向全校学生组织系列案例比赛、调研比赛;智库中心组织研究系列教师参与指导博士生社会实践,带领学生深化国情认知,夯实学术研究基本功。
智库中心研究系列教师指导博士生社会实践活动
叁、经验总结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智库政治责任
深刻认识高校高端智库建设的政治属性,以党中央对于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精神和要求为根本指引,全面推动学校智库建设工作。学校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工作协调会,学习贯彻中央对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要求,研究部署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等重点工作,突出强调将智库研究扎扎实实写在中国大地上。分管校领导组织相关院系专家教授深入研讨,举行全校智库建设工作会议、全校智库人才工作专题会议等,以党中央对于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精神和要求为根本指引,严格对标对表,深入分析查摆,从学校、职能部门、院系党委、研究机构等各个层面将智库建设的政治责任压紧压实。
(二)坚持党管智库,加强统筹协调布局
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智库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发布《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对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智库建设。重组成立治理研究院,由校党委书记担任理事长、校长担任院长、分管校领导担任执行院长。定期召开治理研究院院务会和办公例会,部署发展规划、政策研究、项目管理等各项重点工作,谋划形成高端智库建设的合力,着力提高智库成果质量,打造清华高端智库品牌。在智库人才引进、研究组织、成果报送、活动开展等各个环节严格政治把关,强化党组织监督,落实党对智库工作的全面领导。
(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依靠专家办智库
将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与完善高端智库治理结构统一起来。成立由12位理事组成的治理研究院理事会,作为规范研究院建设与运行的决策与协调机构;成立共聘有26位委员的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作为研究院学术研究的指导机构;围绕五大特色研究板块,共聘请13位首席专家,与学术委员会共同发挥学术指导和把关作用,牵头组织研究规划、课题选题、结题评审等工作,确保智库研究学术水平和质量。
(四)严格质量把关,构建成熟高效的知识生产体系
发挥多学科优势,突出综合性、战略性、时效性打造国家高端智库系列研究报告产物,形成一批形态多样的智库研究成果。与中办、国办、教育部、北京市委等决策部门建立常态化成果报送机制和供需对接机制,引导综合性战略研究和战略性、前瞻性选题,打造紧密链接供需的智库平台。坚持智库研究学术性,处理好理论研究和对策建议的关系,杜绝“万金油”式、“点子公司”式的报告,倡导专家学者深耕专业领域,基于专业学术积累和科学严谨论证提出战略性思想性研判。建立完善“叁审一校”流程和集中审稿会等审稿机制,对重大选题建立专家论证机制,严把研究质量关口,形成一套运转规范的报告撰写机制。组织动员全校教师开展战略和政策研究、文理融合的交叉研究,推动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开展合作研究,促进文理工互相渗透、紧密结合,汇聚了一批开展政策研究的专家学者,致力打造政策研究学术共同体,形成强大的政策研究创新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