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晓霞
“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有意义”。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经管学院2019级本科生林万东很喜欢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这句话。四年前的夏天,这个来自云南宣威贫困山村的青年因为在工地“搬砖”和713分考入清华的励志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四年过去了,曾经的“搬砖”男孩即将毕业,迈向下一段新的人生征程。四年里,他过得怎么样?毕业后,他选择奔赴何方?
走出大山,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林万东
“坦然”是有些选择困难症的林万东认为最契合自己特质的词语。
他的坦然既源自对生命磨砺的深切体悟,也源于脚踏实地达成目标的笃定。《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林万东很喜欢看的书。他的坦然是不虚张声势、不畏难而退,就只是一步,一步,再向前一步。
今年23岁的林万东,出生在云南省深度贫困地区的小山村。由于贫困和父亲疾病等原因,家里大小开支、包括林万东在内叁个孩子的生活学习开销,基本依靠母亲在昆明打工维持。从小就很懂事的林万东对“寒冷”“贫穷”“辛劳”有深刻的感受,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帮家里干活,高考完去帮在工地打工的母亲“搬砖”在他看来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
“用心或者坦然去做一件事,在过程中把所有精力投入其中,就不会感到后悔。”林万东说,“我不要求自己做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求日拱一卒,脚踏实地。”他这样说,也这样做。
初入大学时的林万东对大学很陌生,课业生活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大一下学期各大类开始进行专业分流,林万东进入经管学院信息学习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身边同学已经可以用计算机编程,他还只会使用奥辞谤诲、笔笔罢、贰虫肠别濒等;尽管对计算机很感兴趣,但仍然在颁语言等课程学习上很吃力,考试成绩也不理想。
林万东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去弥补差距,最终学业成绩也有了很大提升。“我到大叁才真正很好适应了大学生活。”林万东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参加活动
清华逐梦,收获满满——“传递爱心是必须要做的事”
“唯有自强不息,我们才会有日后的无限可能。”林万东曾将这句话默默写在笔记本上。抱着这样的信念,林万东四年间在清华探索着自己的“无限可能”。“胖了”是林万东和四年前比最直观的变化。这个第一次走出大山的少年入学时只有90多斤,又黑又瘦,如今体重增长了30多斤。入学后,游泳是他最大的收获之一,在“无体育、不清华”的校园文化影响下,林万东从20多年的“旱鸭子”变得爱上了游泳和跑步,比入学前“搬砖”照片上健壮了不少。“思想更成熟”是林万东评价自己最大的成长。在清华的学习生活让他更深入思考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他看来,自强不息蕴含着人生需要不断奋斗的道理,这种奋斗不是去争取名次、奖项,而是要有目标,然后真正的前进,也许进展很缓慢、进步不明显,但是对目标的追求过程很重要。
林万东在学习
“善良、传递爱心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接受过别人爱心和温暖的人必须要做的事。”林万东多次提到给予他各种帮助的老师同学的名字,他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厚德载物的思考。
2020年,林万东积极参与到“春霖”公益助学行动中,对口帮助两湖地区受疫情影响的贫困家庭高叁学生,用行动把感受到的温暖传递下去。
学成归来,不忘桑梓——“化作一团小小的炭火”
“共鸣”是林万东在2021年4月参加《“炭火教授”赵家和》新书首发式的强烈感受。翻看书中一篇篇感情真挚的文章,他就像看到了“从过去走来的自己”。直到赵家和逝世4年后,他匿名资助贫困学子的故事才为人所知,这也给了林万东很大的“震撼”和激励。林万东更加深刻理解“何为人生价值,何为共产党人”“我们是如此相似,又是如此幸运,在人生艰难的时刻有机会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有机会得到赵教授一样善良前辈的帮助。”
穿着毕业服的林万东
毕业后的林万东既听从内心的召唤,也考虑距离家庭和母亲近一些,毅然选择到基层部门,未来将就职于昆明市东川区委办公室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的东川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7%,曾经是昆明唯一的深度贫困县,也是昆明唯一一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急需更多像林万东一样的少年投入到家乡的建设发展中。大四的林万东时刻准备着,他将毕业论文的主题聚焦在东川区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未来,林万东内心有个坚定的声音。“做好本职工作,能够为人民作点贡献,让这个地方变得更好,就非常有意义。”
“有意义”“好好活”,林万东现在做到了,相信未来也是。
(清华新闻网6月29日电)
编辑:王晓霞 陈晓艳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