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书》有言:“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清明是春之节气。记忆里家乡的清明正是多雨的时节,细密的雨丝浸润在树叶上,极嫩的绿色更透出盈盈的水光。然而清华的清明并不是这样。“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恰如温庭筠的诗中所描绘的一样,这一时节的清华,阳光明媚,春色满园。
我们一直盼望着的春天,我很幸运地见证了它的到来。最早是白玉兰和零星的迎春,紧接着是连翘、樱花、杏花。当我每日醒来从窗户望去,看见的是一棵新叶丛生的碧绿的树,而阳光掩映在枝丫交错间,清新,淡然,令人的心情格外舒畅平和。
这是我回到学校的第68天。刚回学校的那天晚上,我在颁楼遇到了很多同样行色匆匆的同学。老师们仍坚守在岗位上,细心地记录每一位同学假期里的行程和体温。我主动提起高铁在武汉经停了5分钟,但并未有人上下车。思虑再叁,老师十分温和地告诉我可能需要集中住宿健康观察14天,让我不用害怕。
新斋被紧急改造为集中住宿健康观察点。我从宿舍拿了被褥后就在新斋开始了为期14天的集中住宿生活。宿舍是原本的办公室,很大很空旷,放了一张小床和一套桌椅。初期因为准备不足,一些同学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在看到群里有人发言带着情绪后,我主动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和他分享自己的经历,互相鼓励打气。学校很快就考虑到了我们各方面的需求,在“严防严控”的筛选标准下,新斋的入住人员渐渐多了起来,被褥、晾衣架、盆、纸巾等物品也很快配备给了每一位同学。
我常常站在房间的窗前,望向熟悉无比的图书馆和西操。朝阳的蓬勃、日暮的温和、晚冬的飞雪,每日的光影与天气的细微变化都被框在窗间,成为一幅生动的画。
如今在校园的生活一切如常,上课、写作业、准备毕设,休息时候看看电影。但是当我出门戴上口罩,当我无论去哪都需要测体温登记,当食堂里响起“让我们共克时艰一起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的广播,当我在略显空旷的校园里散步的时候,我仍然强烈地感受到当前还处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刻。
面对未来的犹豫和迷茫、缺少同伴的孤寂不安,这些情绪都曾在某一时刻席卷过我。然而美景抚人心,人心亦暖。是不经意间发现可爱的小花的欣喜,是出宿舍时楼长亲切的叮咛,是操场上玩耍的孩童的笑脸,是身处学校的每一个人积极生活的状态。它们荡涤了所有的焦躁不安,让仿佛被按下静音键的我也不再沉默。
我的毕业论文选题与疫情期间医护群体的媒介形象有关,在提交完开题报告后,我时常阅读着抗疫一线的医护群体的故事。他们本是普通的子女、父母,是我们中平凡的一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毫不犹豫地筑起“白衣长城”,用最美“逆行”书写了历史中闪光的一笔。
“青冢静立忠魂宿,梨花风起正清明。”这个清明,举国下半旗志哀,深切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肃立垂首间,凝聚的是哀思,是纪念,更是力量。
清明风至,大地春和景明,万物吐故纳新。我们怀念,我们铭记,但我们永远怀有希望和信心。